张平原:投资中的艰难时刻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0

投资中的艰难时刻 2023-06

现在的市场比较像结构性的熊市,指数虽然跌的不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个股已经跌得很多了。我这么多年做投资,有三个时间段是感觉比较难受的。

第一个时间段就是12、13年,因为当时我持有的都是大蓝筹,但是当时创业板涨得很厉害,当时那个时间是比较难受的。因为持有的、认为好的公司不涨,认为不好的飞到天上去了,那个时间是非常难受的。

第二个时间段就是18年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那时也是跌得很凶,最关键的是对未来好像有一点点迷茫,也不知道将来国家前途怎么样,当时也是有一点点迷茫,不过这两年过去后现在看也还挺好。

第三个时间段就是现在,现在我也感觉挺难受的,这就是三个我认为都是比较难受的时期。

现在我不敢讲是极度的熊,但我个人认为是至少也是中等偏深的程度,就是下跌的空间应该有限,但是也许还有更疯狂的下跌,但是我感觉现在持有一些好的公司,应该输时间不输钱,这是我的理解。

历史上每一次“崩溃论”来的时候都有它的事实基础,就是他们讲的现象的确都是存在的,因为凭空讲的话别人不相信,肯定是由事实基础推导出来的,信服的人才能多。

虽然每一次问题都是存在的,在当时看能导出“崩溃论”也是有可能的,甚至说能推出来也是符合逻辑的。但事实上证明中国就是前面像有雷区一样,这么多年我们也都走过来了。

可能更需要研究为什么中国这么多问题还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这答案或许可以得诺贝尔奖,很多人都讲不清为什么,我也讲不清为什么。

但是我个人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讲,事实证明我们中国是学霸,学霸将来大概率还是学霸,当然也有可能变成学渣,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是小概率事件。

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许将来解决了,又有新的问题出来,说至于是什么问题我现在想不出来,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或者说我相信,能解决。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假如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投资也没有意义,你干什么都没有意义,买房子也没有意义,假如解决不了,国家就没有未来,那将来你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作为投资人来讲就是乐观主义吧。

彼得·林奇的那本书里面也讲过,每次经济学家讨论的那些问题都很大,美国也是经历了那么多的,每一次的经济危机看起来萧条好像都没有终点似的,最后事实证明美国也是走过来的。

人类社会总是有超强的纠错能力的,就像人体一样,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你过得也挺开心。我想社会和国家好像也有这种能力,虽然有各种问题。其实美国现在问题也不少,但是事实证明美国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觉得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概率能解决。

关于风险控制

市场的疯狂程度往往是超乎想象的,有时你感觉这已经到极限了,实际上可能还没有。经常讲地狱有十八层,地狱下面还会有地下室,还可能往下跌,疯狂起来的的确确是超过我们理解的。

一般来讲,我个人单只标的的仓位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因为太高的话我可能就睡不好觉了,风险太高了。毕竟自己的分析也好,计算也好,总是有错误的概率的,我们投资就是要承担风险。

每一笔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假如你说这笔投资一定没有风险,那说明你肯定有东西没看到,不可能没有风险。任何一笔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要构建一个组合,我个人是七只左右的标的,因为太多的话我可能就照顾不过来了。但是每个人不一样,也有人喜欢十至二十只,每个人都可以找合适自己的组合的数量。

另外就是行业也要尽可能的分散,不仅是标的分散还要有行业的分散。例如就算是我很看好的行业,总仓位也不会太多,就是还要有其他的东西。因为单买一个行业的公司,其实它们的相关性是很高的,有可能一起跌。

假如再加了杠杆什么的,有可能最终过几年看你的选择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过几年以后看的机会了,因为你已经爆仓了,这种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还是要尽可能的分散一些,不建议加杠杆。

对标的近期业绩的思考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重要的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不是某一个年度或某一个季度的盈亏数据。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不要被某一个年度和每一个季度的营收数据影响我们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例如我关注的一家企业,同行推出的竞品,技术是低于预期的,也就是至少在三年以内,传统产品的竞品几乎还可以讲没法跟它竞争。就是它的主要产品在未来的三年内还是没有竞争对手,我的理解它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说近期的营收有所下降,我觉得就像还是学霸们考试也可能有考得不好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疫情的影响,疫情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另外一个公司的体量越大,肯定营收的速度不可能保持原来那么快;公司现在估值还是比较低的,估值能把这些不确定因素给逐步地补偿,至少目前从公开数据的跟踪和调研来看,我觉得对我来讲还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个标的。

投资嘛风险肯定是存在的,我的理解就是,因为它现在价格比较低,给予了足够的补偿,假如我现在持有,相信亏钱的概率不是太大。因为它估值很低,未来几年哪怕竞品也出来但它至少守住现有的阵地,大不了就不挣钱或者少亏钱,这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另外一个可能性,竞品竞争力还不如它,它还可以继续成长几年,另外它还有做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其他产品和业务,公司也没闲着,我理解还有几年的安全期,就这几年内它还是没问题的。

这几年内假如它什么都没做成,还是维持现状,我觉得到时候我也亏不了多少钱,但假如它现在做的那些东西有一项成功了,那我觉得这公司又发展进入另外一个增长曲线。

至于风险可以用仓位来控制,我的仓位一般单只标的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仓位最好不要超过百分之三十,不过也不要太少,因为买得太少了对我来讲没有意义,买百分之五涨了十倍又怎么样。当然大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

关于股东减持

大股东减持这件事情,首先它肯定不是好消息,但是事实证明并不一定是坏事。

像很多大公司,看美国比尔盖茨,也是不停的卖自己公司的股份,事实证明他的微软也是非常牛的大牛股。国内的马化腾,那也是在上涨过程不停地减持自己的股份,腾讯还成了香港的股王。

所以对于大股东减持的公司,只要不是那种清仓式的减持来讲,我会保持关注,但是我不会因为这就卖掉或者说就不买了,对我影响不大,但是我会保持关注、密切跟踪。因为股东减持的确也不是一个决定性的事情,影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对医药行业的思考

医药这么多年都是高高在上的,估值都很高,就最近这两年是非常的卑微。随着人类社会,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走向老龄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医疗费用支出要增加,而且大家都想活得长一点,过的生活质量好一点,这客观上都导致医疗行业的需求肯定是不断成长的。

咱国内有集采,会导致一部分医疗企业的逻辑受到影响;但是还有另外一部分竞争优势好的、竞争格局比较好的,不受集采的影响,但是这一次也是屡杀屡下都跌下来了;另外还有一部分参与国际竞争走向世界的那一部分药企,因为有中国工程师红利,在国际市场竞争几乎是一个降维打击,它们的市场份额在急剧的扩大,但是因为受到国内医药公司这一波下跌影响估值也跌下来了,我觉得这部分企业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医药类在美国市场这么多年的经验也表明,医药就是牛股频出的一个行业。我相信中国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医药类企业走出来,人家讲千金难买牛回头吧,现在就很有可能是医药类牛回头的一个黄金时期。

强周期行业和公司

事实证明自己对强周期行业和公司的认知还是有偏差的,就是认知还不是准确的,但是万幸的是大方向还是对的,就是没有亏钱还赚了不少钱,只是盈利大幅缩水。

我觉得最终,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你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公司的认知有偏差,就可以肯定赚不到和自己的认知不匹配的钱。

关于坐冷板凳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行业能永远高速成长下去,甚至成熟期都不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人需求的变化,产品一定会随着渗透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再成长下去。

正因为任何行业、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坐冷板凳是投资的常态,没有冷板凳就不会有高光时刻。

林园有句话讲得好:“股票只有百分之五的时间上涨,其余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下跌的。”其实他说的这个比例和我们大家的观感也差不多。买一只投资标的,除非是短线高手几乎可以说是经常赚、每天都赚钱,但是像我们特别是做价值投资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状态的。

我们做投资不可能每天都是高歌猛进、账户大红,只有坐冷板凳是我们的必修课。

业绩,一定是业绩

业绩,最终决定股价的一定是持续增长的业绩。这是我做投资的最根本逻辑。

如果以这一逻辑为出发点,即使你的成功概率只有50%,仍然可以获取不错的收益。

因为做对获得的收益会远远超过做错所造成的损失。

短时间内,会有热点、概念等上涨原因,但这些东西在我的能力圈之外,我对抓住这样的上涨无能为力。

时间越长,股价和业绩的相关度会越来越高。

希望和等待

虽然最近自己的投资看上去有点惨不忍睹,但我却根本没有什么焦虑。这种情况我们这种风格必须面对,而且我们也都曾经经历过。

13、14年创业板涨到天上,而茅台等大蓝筹被称为大烂臭,一直到17年大蓝筹才等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要自己持有标的当初买入的逻辑还在,就要坚决持有。因为他们都是时间的朋友。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

还是一句老话送给自己,希望和等待。

张平原,雪球ID : 张平原

南京春谷私募创始合伙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MBA,雪球知名大V(ID:张平原),将高成长、高确定性、低估值有机结合,利用优秀公司遇到暂时困难股价大幅下跌的时机,抓住“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于2022年4月29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产品备案——春谷大视野平原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春谷大视野平原1号,基金编码:SVK928),基金经理张平原先生本着与投资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运用个人资金出资1000万元领投该基金。

张平原老师2000年进入资本市场,偶然读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此皈依价值投资,十几年来,资产增值数十倍,自己也变身为职业投资人,收获满满。主要关注有增长行业的垄断寡头,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抓住投资标的低估的机会,获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收益。

基金开放日:3月8日,6月8日,9月8日,12月8日;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春谷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