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CEO被东方甄选直播间拉黑!“校园贷鼻祖”转型卖预制菜狂揽2.5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场19个小时的直播让趣店集团创始人、CEO罗敏以及新创业项目预制菜火出了圈,18日晚,罗敏给东方甄选直播间狂刷礼物,却疑似遭到刚要下播的董宇辉回怼一事更是不断发酵。

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对标“东方甄选”。口水仗之外,更多的思考点还是围绕着预制菜是否是一门好生意。7月18日趣店美股盘中一度涨超80%,刷新近一年来的高位,收盘报1.67美元/股,上涨40.34%,总市值4.22亿美元。

罗敏,是纽交所上市公司趣店集团(NYSE:QD,简称“趣店”)的创始人,也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趣店”这个名称虽有些陌生,但其主营业务“趣分期”却是被称为国内校园贷鼻祖。继新东方直播间转型爆火之后,罗敏也卷起袖子亲自上阵,在直播间卖起了预制菜,他在直播间表示:“我和新东方的俞老师一样,在做业务转型。”

01

狂刷礼物被拉黑,董宇辉:导演小哥大学刚毕业,有私人恩怨

7月18日晚间,在完成一场发布会的罗敏走进了“东方甄选”直播间,连续为董宇辉送了上“嘉年华”“火箭”等礼物(某短视频平台的虚拟礼物)。按照平台规则,价值30000抖币,一块钱可以买十个抖币,所以一个“嘉年华”就是三千人民币。

面对不断刷屏的礼物,董宇辉在直播时直言“不要再刷了,这是卖菜的直播间,新东方现在还是上市公司,我们的财力还是比较让大家放心的”。

另外,董宇辉表示,不提倡大家刷礼物,另外所有刷的礼物的收益都会捐给基金,帮助那些遇到天灾人害的农民。“如果真的关注我们,可以把这些钱买一些农产品,发给自己的员工,做一件善事”,这样“农民能挣钱,企业能挣钱,快递小哥也能挣钱”。

或许因为罗敏多次未听劝阻的打赏行为,事后,“东方甄选”对其进行了拉黑。

7月19日,罗敏本人发布视频回应:“我在自己下播后来到东方甄选直播间,刷了一些礼物是表示董老师直播很辛苦,我感同身受。想回应的原因,是董老师昨天在直播间的一些言论,可能会让一些朋友因为董老师拉黑我这件事误解我……很遗憾,被董老师拉黑后再也看不到直播。”

董宇辉在近期的直播中解释:“东方甄选是公司的号,跟我个人无关。导演小哥因为大学刚毕业,有时候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听完之后觉得挺合理的。”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02

校园贷起家,多次转型受挫

罗敏通过抖音打赏和直播的ID叫“趣店罗老板”,其简介一栏写道:2005年北漂创业,创业12年2017年带领趣店(QD)在美国上市。2021年,二次创业预制菜,期望能为全球数亿消费者提供方便好吃干净的食品。

公开资料显示,趣店于2014年4月创立,从为大学生提供信贷解决方案起家,经营包括校园贷在内的小额信贷产品。趣店于2017年10月1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发行价24美元/股。赴美上市时,趣店合计发行3750万股,募资约9亿美元,市值高达83亿美元。上市首日,趣店的股价曾一度上涨至35.45美元/股,市值达到122亿美元。

据广州日报报道,趣店从2014创立至今,其一直在转型之中。趣店是以校园贷起家,彼时叫趣分期。在2016年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校园贷、现金贷等业务的监管、管理措施后,2016年7月,趣店宣布终止校园贷业务并解散原有校园地推团队,将贷款业务转向线上。

趣店IPO,图源:罗敏个人微博

不过,近年来,趣店营收连续两次腰斩,2019年、2020年、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88.40亿元、36.88亿元、16.54亿元。

面对困境,罗敏曾多次寻求业务转型,但屡屡碰壁。这些夭折的项目包括汽车新零售项目“大白汽车”、奢侈品电商项目“万里目”、K12教育项目“万里目少儿”等。

根据趣店集团今年4月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在厦门启动了一项关于食品的新战略业务计划,并决定逐步关停金融业务。

在7月18日的“趣店预制菜”品牌召开战略发布会,罗敏提出了趣店预制菜未来三年的品牌创业伙伴战略规划,同时在当天晚上的直播间中更是进行了“招商”介绍。

对于未来三年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的概念,罗敏否认其为加盟模式。“我们不收取任何加盟费、保证金,不能算是加盟。”

罗敏进一步解释称,所谓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与常规的加盟模式不同,趣店预制菜将以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形式向用户授权品牌,公司将进行供应链端等方面的支持。

除此之外,未来将会在全中国设计30个生产加工工厂,覆盖全国市场。产品方面,在目前上线的14款产品基础上,年底达到100个SKU。未来在预制菜的基础上拓展食品产品种类,初期仍然聚焦预制菜领域。

03

趣店转型预制菜,19小时直播卖出2.5亿元

近日,39岁的罗敏在抖音直播间开卖预制菜,一连播了19个小时。在这场直播里,观看人次达9587万,单日累计销量为956万份,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单日累计涨粉达397万人,其连续15个小时在抖音直播间带货榜排名第一。

“0.01元的酸菜鱼”、1000台iPhone……这场直播在奖品现金的大力补贴和罗敏的卖力吆喝下,造就了一场狂欢:共计场观人次达9587万,累计销售额达2.5亿元,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单日累计涨粉397万人。

7月18日下午,趣店集团创始人、CEO罗敏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趣店目前已全面转入预制菜项目,原上市主营的金融信贷业务将逐渐被边缘化。“趣店未来将会是一家食品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

此外,罗敏还透露了两项内容:一为7月17日举办的“717吃货狂欢节”的直播带货成绩;二是将在下半年启动10万家线下开店计划。

受消息刺激,7月18日趣店美股盘中一度涨超80%,刷新近一年来的高位,收盘报1.67美元/股,上涨40.34%,总市值4.22亿美元。

7月17日,罗敏与明星贾乃亮、傅首尔一起在抖音个人直播间(“趣店罗老板“)带货预制菜,还打出了“1分钱抢购酸菜鱼,500台iPhone13免费送”的标语。

根据趣店公布的数据,该场直播长达19个小时,共计场观人次达9587万,单日累计销量为956万份,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单日累计涨粉达397万人,其连续15个小时在抖音直播间带货榜排名第一。

其中销量的主力军是59.9元的水煮鱼,单款商品的销量就超过了100万,销售额达到7507.3万。除此之外,酸菜鱼、水煮肉片、啤酒鸭等共9款菜品的销售额都超过了千万。蝉妈妈数据显示,此次直播累计销售额达到2.5亿元。

根据报道,贾乃亮在直播中提到,售出20万单商品,在“刨去物流、刨去成本”的情况下,趣店的亏损约500万元。“亏钱就是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去品尝我们的预制菜。”罗敏现场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份商品19.9元的价格来算,加上冷链配送的快递费,每售出一份商品,趣店要亏十几块钱。

04

趣店业绩疲软股价低迷

有投资者质疑,趣店这轮赶上预制菜风口,是否在“蹭热度”、有投机之嫌?

罗敏曾说,公司今年4月发公告宣布,慢慢淡出信贷业务,趣店未来会成为“一家卖菜的公司”。

趣店对预制菜蓄谋已久。今年第一季度趣店就推出了预制菜业务,并开启了直播带货。4月14日趣店曾发布公告,未来或将终止信贷业务,推出新的即食食品业务,其实就是“预制菜”行业。

业务启动后,6月15日晚,罗敏在其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开启直播,向全国推广公司的预制菜业务。

罗敏表示趣店计划在三年内将以线下店形式支持10万用户创业,今年的目标是10000家。线下店将不会采用加盟形式,商家还可以享受1年期的免息贷款,主要面向认同品牌的消费者用户。

罗敏表示,预制菜项目尚处在补贴期,投入将在“董事会许可范围内,不设上限”,目前已累计投入数亿元,未来希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趣店近几年业绩并不好看。财报显示,自2019年开始,趣店业绩逐年下滑。趣店在6月13日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趣店实现总收入2.02亿元,比2021年同期的5.16亿元减少60.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2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784亿元。

由于交易价格长期低于1美元每股,今年2月,趣店宣布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警示信函。3个多月后,趣店第二次收到退市警示函。

在7月18日冲高至2.18美元每股之后,最近3个交易日,趣店股价连续大幅回调,最新收盘价只有1.36美元每股,较短期高点回撤37.6%。上市不到5年,公司股价较高点已累计下挫超90%。

05

“预制菜”是一门好生意么?

国海证券预计,未来5年,预制菜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5%,至2026年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广阔的市场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趋之若鹜。不仅仅是趣店、瑞幸,越来越多的巨头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对《商学院》记者表示,任何一个快消品的出现,尤其是餐饮领域,与市场大众结合非常紧密,它的出现一定是满足了部分社会需求。

但是在王鹏看来,预制菜行业已经逐渐从蓝海走向红海。“不同的厂商在这一领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要想取得较好成绩,企业就需要有一条良好的供应链,真正能控制上下游市场,这样才能控制成本。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梳理企业自身的品牌,提供好的品质,否则即便是再好的产品,如果产品价格高昂,也无法获得受众认可。”王鹏说道。

如今,多地出台刺激政策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扶持,许多巨头资本纷纷入局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老牌食品品牌如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湛江国联水产等等也纷纷加速对预制菜领域的布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不过,预制菜行业目前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

高级经济师、产业经济投资专家邓支东认为,影响预制菜行业的因素是:1.行业因素。预制菜市场进场门槛相对较低,目前入局预制菜市场的企业数量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入局的预制菜生产商以同类型中小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居多,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集中度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2.品牌因素。预制菜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较多,竞争激烈。但由于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覆盖的区域与客户范围较小,不是品牌,使得其产品的推广力度有限。品牌影响力较小,决定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认知度,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

3.冷链技术。相当一部分预制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的要求限制了单个企业的产品配送半径,目前一般一个预制菜企业通常只能覆盖一定地区,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预制菜龙头企业。

4.质量因素。预制菜生产商数量众多,但多数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标准化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及品质难以保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告诉《商学院》记者,预制菜整个产业都处于一个相对零散的状态,各地企业都在各自为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趣店入局预制菜,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趣店这样的“外行”来说,“跨界”到预制菜这个新领域可能会有什么风险呢?国家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智库专家、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对《商学院》记者表示,企业跨界尝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造成:1.新业务与主营业务关联度很弱;2.没有构筑起新业务需要的通畅的供应链,包括上下游关系;3.在营销与传播手段上也是非常欠缺,没有打开自身品牌传播的通路,只能局限在原有的会员体系里,其发展就会极其受限。

但从趣店多次的转型来看,其与自己的主营业务关联不大。

“如果想尝试新赛道,还需要有一定基础。比如,第一,新赛道与自己主营业务的关联程度;第二,新赛道所需要的资源和自己原有的资源是否能够互相支撑;第三新赛道所面临的受众和自身原有的受众体系是否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张德欣说,“如果完全去开拓一个新的用户体系与市场,所耗费的周期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投入都会相当大。”

张德欣对《商学院》记者表示:“趣店作为一个金融公司,进行多元化尝试是想挖掘自身的存量客户,给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增加一些信心,并在资本市场有机会继续讲故事。”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商学院》杂志(记者 王倩)、证券时报、界面新闻、华夏时报、北京商报、每经App、证券时报、广州日报

往期回顾

新能源火爆,是不是昙花一现?

世界首富,不娶何撩啊!

斯里兰卡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周杰伦新专发布——腾讯吃饱、网易跌倒、快手岁月静好

财富如何定义?什么才叫真正的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