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忘2019,财经郎眼十大事件(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历史,总是被无数个偶然事件共同推动。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两千多年前,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时不会想到自己会自刎于乌江边。公元751年,葛逻禄部在怛罗斯之战中突然反叛时也不会认为,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唐朝乃至中国后世的许多王朝退出对中亚地区的争夺;明成化年间藏起郑和海图的刘大夏也不会预料到,中国将因此淡出海洋,错过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巨变。历史,总是被无数个偶然事件共同推动。2019年,也是如此。

这一年,有人被裁、有人退休、有人离世;这一年有公司上市、有公司退市、有公司破产。这一年股市总是在牛市的边缘徘徊;这一年国际局势的变迁也像“混沌摆”一样无法预测轨迹。驻足回望,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偶发事件造成的必然影响比曾经的推测大的多。根据事件产生的影响力,财经郎眼评选出2019年度十大事件。它们有的影响已经显现,有的仍在发酵酝酿,但无论如何,历史的进程中的每一簇火花都可能酿成满天山火。

格力混改

改革与发展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的“主旋律”。而国企改革则是其中不可被忽视的重要一环。

10月28日,格力电器为期半年的“混改大戏”正式杀青,高瓴资本正式入主。至此,格力电器这家市值近4000亿元的明星企业,大股东由国资变成社会资本。而此次混改被业内誉为“混改3.0标杆”并非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

有人说,格力混改方案是一个从钱到权,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方案。通过其中三层结构的设计,董明珠团队获得了约11%的份额,及三人董事会中的一个席位。

但如果只是考虑到了原管理团队的利益,那么这个混改方案则不值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一次的混改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民进国退,也不单单是格力为了更高的实现多元化、全球化布局所作出的选择。这场混改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为国企改革提供借鉴。

管资本,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意图在于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次混改在未来关注点仍然是在管资本上是否能探索出新的经验。周其仁在《突围集》一书中说:“当下盈利的国企如果不深化改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妨碍国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那些实际问题,代价将不但是一个经济部门的,也是国民经济全局性的”。而2019年以来,前有南北船重大资产运作、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后有格力国有控股权发生出让,这些事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国企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阿里巴巴回归港股

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回归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

此事的前因后果在此不多做赘述。一种观点认为,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是为了在当时的局势之下给港股打一支“强心针”,提振国际市场对港股乃至整个香港的信心;另一种观点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阿里巴巴在中美局势变化之下想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为将来回归A股做准备。

两种目的孰重孰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在纽交所有100余家中国公司,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在中国香港或大陆上市。其中不乏与阿里类似的优秀科技企业。在阿里勇敢的吃了二次上市这个“螃蟹”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有机会的话,谁不想来试试看呢?

根据目前港股《上市规则》要求,市值达400亿港元方可“二次上市”。以最新的收盘价格计算,目前在美股的中概股大约有36家符合市值标准,而排除非新兴行业和已经在港股上市的公司,符合第二上市新规要求的中概股约21家。其中不乏京东百度网易携程等名气较大的公司,累计总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据香港某投行人士向时报君透露,在美上市的携程、网易、百度等多家内地科技公司均有意回港二次上市,并且已经与港交所进行洽谈,百度目前已对赴港二次上市进行了内部评估。

中概股回归,未来可期。

科创板开市

回顾2019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除了阿里巴巴回归港股这一颗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星团——科创板。

7月,科创板正式开市,尽管有着50万的入市门槛,但依然没能冷却投资者的热情。2019年全年,科创板共受理申请上市企业205家,过会企业达109家,已提交注册企业107家,上市企业70家。

科创板的巨大意义并不单在于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也不仅提升对拟上市企业的包容性,让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IPO。

其核心价值是真正实践了A股市场呼唤了多年的“注册制”。注册制在科创板推行五个多月以来,既出现了不予注册的案例,也出现了上市破发的企业。整个市场不论是上交所受理科创板企业节奏,还是市场中交易的频率与不同公司间股价的分化都呈现出日趋理性的特征。

从“小”的层面来说,因科创板推行注册制,上市企业采取市场化定价打破了此前A股23倍市盈率的“隐形天花板”。而从更“大”的层面来说,科创板可以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块“试验田”。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板块上实验性的推行“注册制”,既为我国未来在主板推行该制度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又是我国稳步实施注册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坚实的第一步。

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例破冰

一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资不抵债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重组,而个人所面对的债务问题则有可能要搭上一生的时间来偿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恶意拖欠借款的行为令人发指。上征信、限制高消费、清算财产、被称为“老赖”都是合理的做法。但那些因受公司破产拖累、并非恶意拖欠,却实在无能为力偿还的人怎么办呢?

2019年10月,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出现在浙江。浙江温州中级人民法院在通报中称,债务人蔡某由于没有清偿能力,214万余元的债务只需在18个月内按1.5%的比例一次性清偿3.2万余元。

据悉,蔡某所欠的债务是因其曾作为股东签署过《第三方连带责任书》,而后该公司破产所产生的连带责任。蔡某名下的财产只有公司的1%股权,以及一辆报废的摩托车和零星存款。夫妻二人每月收入不足一万元,并且蔡某长期患病,同时孩子也正在读大学。

以上全部条件都证实了一点,他是一个“诚实而不幸”的人。而这,恰恰是个人破产法所要保护的主要人群。

知其一也要知其二,知道了个人破产法是什么,也要知道为什么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难道数十年来,都没有这样诚实而不幸的案例吗?

如果说,个人破产制度是一条创业失败者的退出通道。那么“修路”的原因一定是有人要走。一方面,创新创业之风吹了几年,失败几率99%的现状也开始广为人知。幸运的成功者去科创板享受红利,不幸的失败者坦然接受破产,从零开始,从头再来。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转型已成定局,供给侧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并非每一个旧产业都有机会升级。但“羊毛圈地运动”的悲剧不用重演。早一天放手,就有可能早一天找到新的出路。

戈恩逃亡

有的人创业失败,不幸破产,有的人打工成功,却沦为阶下囚。2019年最后的日子,我们吃了一个商业界的大“瓜”。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在被日本检方先后四次逮捕、“控制”超过一年后逃离了日本。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戈恩涉及的四项罪名包括——隐匿部分薪资(有两项指控是未能披露超过8000万美元的延期赔偿金)、挪用公款,以及将个人投资损失转嫁给公司(违反信托指控)。如果罪名成立,将面临15年监禁和高达1.5亿日元(约合140万美元)的罚款。真正的勇士从来不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卡洛斯·戈恩选择在这一年最后的日子藏身乐器盒,充满戏剧性的逃离日本。

选择不惜代价的逃亡真的是因为司法不公吗?具有美国情报机构背景的日本东京地检特搜组为什么看不住一个年过六十岁的男人?

此事造成的最大影响并非日产-雷诺-三菱汽车联盟的未来,也并非国际车企格局的重新洗牌。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美、日、法三国势力的角逐。日本东京地检特搜组的失败是日本司法界的耻辱还是美国在日本控制力的削弱?戈恩的逃亡又是否代表着法国已放弃这一枚“棋子”?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或许在国际贸易局势依旧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家的选择都是“闭门造车”。

网页链接

精彩内容早知道

新年伊始,商业界就曝出大新闻。此前被日本检方四次逮捕的全球车坛传奇人物,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藏身乐器盒中逃离日本,成功抵达黎巴嫩老家。作为曾经一手推动了“日产复兴计划”、主导推动了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成立、执掌日产17年的公司跨国车企掌门人,究竟为何沦为阶下囚乃至逃亡者?在这场逃亡闹剧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伴随着戈恩逃离,未来国际车企江湖会有怎样的变化?今晚21:10,郎咸平、黄生和主持人王牧笛邀您收看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第556期《日产CEO逃亡记》,我们不见不散!

 精彩回顾 

“南”忘2019,财经郎眼十大事件(上)

“南”忘2019,财经郎眼年度十大人物(下)

“南”忘2019,财经郎眼年度十大人物(上)

时寒冰:债务是一条带血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