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言除巨头外不值得并购,下一步喝口燕京啤酒?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33喜欢:88

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华润啤酒”和“百威英博”的双雄争霸时代。

通俗讲啤酒行业版图,未来很有可能被华润啤酒和百威英博两家瓜分,在马毛看来,这是基于表象而得出的表象结论,啤酒行业的大变局,并非在此,而是在于燕京啤酒这块“最后的好蛋糕”上,即燕京啤酒的去向将影响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格局。

华润啤酒通过一点点的渗透,成为目前第一大啤酒厂商,这种运作实力是市场证明的,在今年年中管理层表达过:希望以自然增长及并购争取市占率,但承认除了四大啤酒商外,内地没有值得并购的对象。

为什么国内唯独看好华润啤酒成为巨头?

华润啤酒一贯的策略是:“先打市场”,运用低调渗透战略运作,通俗的话讲就是打枪的不要,悄悄滴进村!决不能小看“渗透战略”,在华润成长路上,多次上演蛇吞象的故事,尽管其已经变成大象。

华润啤酒的大渗透

一个例子就是大连市场征战!

其在大连市场与棒棰岛啤酒的厮杀,最终拿下大连市场!回到十多年前,华润啤酒当时在大连非常弱小,而棒棰岛啤酒当时每年利润都有几千万,整整五倍于华润大连公司,但依然敌不过华润的渗透战略!

另一个例子就是西南啤酒市场!

从2000年开始,华润啤酒的掌舵人王群先生曾多次从东北启程赶赴四川成都,寻求与当地霸主蓝剑啤酒集团合作,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华润再次采用渗透战略,先悄悄打市场,最后硬是把蓝剑啤酒拿下,从而实现了继东北大市场布局之外的西南大市场布局。商场如战场,不得不佩服华润的策略!

而此后收编金威啤酒,再度实现了华南大市场的战略布局。

而如今,华北大市场尤其是中国北方市场,无疑是华润志在必得的一个关键市场布局,而燕京啤酒的大本营就是北京市场,那么短兵相接已成必然。

$燕京啤酒(SZ000729)$ 凭什么被“拿下”?

一、巨头中燕京的业绩下滑严重,14年年报、15年年报、16年半年报数据可以佐证!

二、对于中国啤酒行业来说,主动出击就是最好的竞争。燕京啤酒由于其“保守策略”以及资本的“有限性”,导致燕京主动出击收购动作很少,而其他巨头却频频出击并购整合,目前啤酒市场基本瓜分完毕,燕京啤酒已经“丧失了”最好的“主动出击”一搏到底的机会。

或许用“英雄迟暮”来定义燕京啤酒的“大势”显得过早,但燕京啤酒存在的国企通病,激励机制缺失带来的活跃性缺乏,如果一直不改变运营效率偏低、发展策略保守以及人员整体激励不足等问题,内在驱动力与变革力一定是弱的。

因此,摆在燕京啤酒面前的道路依然是有两条:

一条就是燕京啤酒人的 “自我革命”,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以及红筹股北京控股的背景与优势,不破不立;

另一条就是“主动结盟”:同是红筹的北控和华润,或能有促使华润雪花与燕京啤酒两家“结盟”的可能性。

毕竟,燕京啤酒的市场占有率在10.7%,十分诱人,行业的“阿基米德基点”。

中国啤酒的“大棋局”已然处于随之发生着悄无声息的改变之中。

@今日话题 @进化论一平 @飘仙的个人日记 @梁宏 @漫步者华越 @杯酒人生 @中国资本市场 @Jacky_He @唐朝 @狮峰紫玉 @不明真相的群众 @江涛 

精彩讨论

马毛2016-09-21 21:15

分析啤酒的帖子几乎都是我写的,码了好几篇,啤酒区域割据会越来越少,最后结局被巨头整合

飘仙的个人日记2016-09-21 10:30

确实有点实业家眼光

全部讨论

2016-09-23 18:25

2016-09-22 08:18

一直看好青岛,但很多饭店想喝也喝不到,西南市场更是稀缺,这青岛的渠道建设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2016-09-21 21:26

华润…拉肚子酒,不敢喝

2016-09-21 21:10

最近雪球上陆续很多人分析啤酒行业,我也来瞎说两句。第一现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说白了就是老百姓不好糊弄了,开始消费质量较好的商品了(相对于中国以前的产品而言),各行各业莫不如此,啤酒如果还是大米酿制的话,我敢肯定的说永远PK不过国外麦子酿的啤酒(具体原因可以看网上各位大神的分析)。第二中国市场如果不实行充分竞争那么各地的保护主义无法造就像茅台那样全国的名牌,只能是以地域划分的土霸王。

2016-09-21 19:51

华润雪花吃下燕京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现在是华润,青岛怎么兑付百威+哈儿滨

2016-09-21 18:04

一起哈皮

2016-09-21 16:48

想起当年在酒吧当服务 员,喝客人的科罗那,感觉不好,可能不是自己消费吧,但从口感上说,几家啤酒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还是觉得白酒公司好。

2016-09-21 16:32

进口精酿啤酒崛起了

2016-09-21 15:29

华润的啤酒是垃圾中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