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10万亿日元投资电气化战略,能成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芝能汽车出品

本田发布了全面的电气化计划,目标在2040年实现全球汽车销售全面电动化,本田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约10万亿日元,用于研发、生产设施建设和电池采购等方面。

本田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战略举措:

一系列新的电动汽车车型,包括小型、中型和大型车型,本田0系列将是本田电动汽车战略的核心,将于2026年率先在北美推出,并逐步扩展到全球其他市场。

将建立以电池为核心的电动汽车综合价值链。这包括与合作伙伴合资建设电池工厂,以及投资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领域。

将推进生产技术的升级,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加拿大建设专门的电动汽车生产工厂,并将在现有工厂中引入新的生产技术。

本田将利用软件和数据,进一步提升其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将利用从车辆中收集的数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因为在中国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所以本田希望建立强大的电动汽车品牌和业务基础,同时应对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

Part 1

本田的电气化目标和战略方向

电动汽车是小型移动产品(如摩托车和汽车)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某些地区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但本田依然致力于其2050年碳中和目标。

到2030年,公司计划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占全球销量的40%,年产量目标超过200万辆电动汽车。

1

本田的战略重点包括以下三大支柱

推出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Honda 0系列是本田致力于创新的标志性电动汽车系列。该系列将从小型到大型共计七款车型,计划在2030年前全球推出。亮点包括今年早些时候在CES上展示的Saloon和Space-Hub概念车,强调本田“轻薄智能”的设计理念。

建立以电池为核心的价值链:本田计划通过垂直整合和战略合作,到2030年将电池成本降低20%以上。特别是与LG能源解决方案的合资企业将在2025年使美国新电池工厂投产,年产能达40GWh。

推进电动汽车生产技术和设施:本田将利用现有制造基础设施同时生产内燃机(ICE)和电动汽车,计划到2028年过渡到专门的电动汽车工厂。电池外壳和模块化生产系统的创新预计将使整体生产成本降低约35%。

2

钱从哪里来?财务策略和投资计划

为迎接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本田准备进行大规模财务投入。

未来十年,公司将投资约10万亿日元(910亿美元),以推动其电气化努力。这包括用于软件定义移动性解决方案研发的2万亿日元,以及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主要市场建立综合电动汽车价值链的2万亿日元。

投资明细如下:

软件定义汽车的研发:2万亿日元

建立电动汽车价值链:2万亿日元

生产和开发:6万亿日元,包括建设下一代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摩托车电气化、新电动汽车模型开发及模具制造投资。

通过运营现金流来资助这些投资,强化其内燃机/混合动力(ICE/HEV)业务,并回报股东,已启动7800亿日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旨在通过核心业务产生大量现金流,以支持未来增长和股东分红。

Part 2

扩展电动汽车阵容和全球布局

电气化布局

根据全球战略,本田将在2026年前在北美推出Honda 0系列,随后全球推广。同时,公司通过推出Ye系列增强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阵容,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本田品牌电动汽车,并在2035年实现电动汽车占中国汽车销量的100%。

本田还将推出小型电动汽车,以满足特定地区的需求。

今年秋季将在日本上市商用微型电动汽车N-VAN e:,随后在2025年推出个人使用的迷你电动汽车车型,并在2026年推出强调“驾驶乐趣”的小型电动汽车。

而且本田将扩展其移动电源包e: (MPP) 技术,计划在2024年推出由两台MPP驱动的电动摩托车,并在2026财年末在日本推出配备四个MPP的微型移动产品。

混合动力技术的进步

公司继续改进其混合动力技术,包括更新e:HEV系统和引入电动全轮驱动(e-AWD)系统。创新技术将提升燃油效率,改善驾驶体验,并承诺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混合动力车型。

制造技术和兼容性

本田将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ICE和EV车型,并逐步引入“薄、轻、智”概念的先进技术。这将为未来建立专门的电动汽车工厂奠定基础。

在俄亥俄州安娜工厂,将安装6000吨级的大型压铸机,大幅减少电池盒零件数量,并结合搅拌摩擦焊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本田是日本首家在栃木县生产技术研发设施中安装6000吨级大型铸造机的公司,并正在验证量产能力。

电池组装线将采用本田的“Flex Cell生产系统”,灵活应对生产模式和产量变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优化生产效率,本田能够及时供应市场需求。未来,我们将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覆盖所有电动汽车生产线。

这些举措将在2028年在加拿大投入运营的专门电动汽车工厂中达到顶峰,目标是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将生产成本降低约35%。

小结

本田这560亿美元砸下去,确实是决心很大,但是否能顺利执行下去,我们还需要不断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