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总结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0

写今年总结之前,回顾了去年的总结及文章,绝大部分的观点都被啪啪打脸,留下那些幼稚观点的证据,用于警示未来的自己。重创(仓)的南极电商继去年下跌49%,今年又下跌了29%,最难受的是,继去年腰斩的利润,今年利润继续腰斩,在GMV并没有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利润变化这么大,实在费解,当初认为GMV没有下滑公司基本盘就是稳定的看法,现在看来完全是错误的。张总还在不断的寻求转型和变革以及开拓新业务,说明了旧模式的增长遇到了瓶颈,而新模式能否成功,也实在不好下定论,信心也没那么足了,逐把大部分南极仓位分给了自以为确定性更高的牧原,以4.8元的南极换48元的牧原,正好10股换一股,希望这次换股几年后不会被无情打脸。仍保留一部分南极,是认为南极最差的情况下也能盈利几个利,向下是有保底的,如果张总能找到新的盈利点,小市值的票翻倍也是容易的,再持有二年看看吧。

对于南极的教训,开始是受财务造假被证伪而关注,再被漂亮的财报所吸引,轻资产高毛利无负债高增长,谁人不爱?众多大V一致看好,产品随处可见,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懂公司真正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成长性,以及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只是后视镜觉得公司和张总历史很优秀,其实就是不懂装懂,也不应该下这么大仓位。类似洋河前几年的财报很漂亮,看财务数据都会选洋河而不会选五粮液和老窖,事实洋河这几年增长停滞,2021年老窖利润就超过洋河了,五粮液近几年更是开启了高增长,这是历史财务数据给不了判断,投资只靠历史财务数据线性外推不靠谱,血泪的教训。

今年把一套房子卖了,绝大部分都换成了沪深300指数,成本在3920点,小仓了腾讯,飞鹤,伊利,海螺。重仓沪深300,主要是认识到自己没有过硬的选股能力,先求不败,宽指数是不用担个股的黑天鹅,又能很好的根据指数估值的高低进行加减仓的决策,还可以通过股指期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小仓个股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热情。

回顾过去的自己,感觉就是个刚愎自用,狂妄无知的傻瓜,还好有句话可让自己稍为安慰一点,如果你不认为过去的自己是个傻瓜,那你现在就是个傻瓜。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改进错误,不断的多方位的学习思考,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的过程。

今年主要的收获,深刻认识到不能依赖漂亮的财报做线性外推未来业绩并做出投资决策,识别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因素最为关键,不懂不买或一揽子买入行业ETF。深刻认识到生意模式和增长前景最重要,没有这个前提条件,静态估值再便宜也不能买。认识到耐心是投资最重要的一项素质,持币耐心等待市场过激反应时再买入,往往有更好的收获,我把半仓定义为要么赚,要么赚更多,因为涨了有仓位赚钱,跌了有钱以更便宜的价格扫货可赚更多,这样的心态会更好,适当分散持仓也有这样的效果。放弃平庸机会,底部买的筹码要握紧,估值不便宜时要舍得卖出,并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这次买生猪期货是个巨大教训,本来赚钱出来了,看生猪价格下跌几块了又进去了,结果把利润都亏没了,还亏了一些本金,这种就是鱼尾行情,不是特别有安全边际的机会,就不应该再继续参与了,特别是近期合约。减少买卖的决策,每做一个买卖决策,一定剖析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轻信他人观点影响,还是自己真的懂了,还是因为闲钱多了,是不是真正的好机会,对自己买入的逻辑要认真推敲,反复找漏洞,并要留有余地,再有信心个股仓位不能超过30%。自己会经常骗自己,只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看到的,或者是禀赋效应,沉没成本效应,锚点效应,赌资心理效应,避免懊悔效应,高杠杆急于求成心理,过度自信等等,这些心理应当极力识别和避免。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认知以外的钱赚不到是正常的,不要因为错过某个大牛股而懊悔,因为赚不到说明认识不足,也就没有必要懊悔。

再看目前的持仓逻辑,重仓持有沪深300,就是相信国家能继续中速向前发展十多年,历史上沪深300年回报率在8%左右,结合低估值买,高估时卖,相信可以获12%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就是先立于不败。再精选个股的机会,比如牧原,成本和规模为行业第一,明年出栏目标8000万,已建1亿头出栏量产能,未来1亿头出栏可期,按每头均盈利200至300元,年利润在200亿至300亿,合理市值在4000亿至6000亿,2500亿市值有安全边际,作为猪肉的最大消费国,国家也需要一个像牧原这样的优秀猪肉龙头企业不断带动行业创新发展,以增强国内猪肉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猪肉食品的安全。这个论断主要参考了牧原的优秀发展史,业内人士的看法,吴伯庸老师的文章,得出2500亿的牧原大概率有一倍左右的收益。

明年计划,严格按原计划执行操作,如遇有大涨至目标价,只卖不买,少看少动。努力看懂一二家公司。继续学习,修炼内心。利用指数赚市场估值修复的钱,精研个股赚企业成长的钱。用小仓位捕捉优质公司的超跌反弹。今年唯品会跌破净值时,就小仓买了一点,半年多涨了80%多。新冠头疼第四天了,今天才感觉好了一些,勿勿写下今年的总结。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明年开启正常的生活。

全部讨论

2023-01-21 20:35

我也同感,投资买股票债券如果仅靠财报,各种数据计算结果来推算,那这么多财务专家各个都能赚大钱。

2023-01-01 14:46

价投开始懊悔,见底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