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读后感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

作者,霍华德·马克斯,1946年4月23日出生,美国投资大师、美国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也是另一本著名投资书籍《投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霍华德·马克斯以21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1517名,平均年化收益达到19%,平均年化收益率和巴菲特相当,比巴菲特小16岁的他,在1978年开始投资高收益债,即著名的垃圾债券,是第一批垃圾债券专业机构投资者。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71%是债务投资,其不良债权投资管理规模全球第一。

霍华德·马克斯每年都会仔细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也经常阅读霍华德·马克斯写的投资备忘录,而且非常欣赏他的见解。霍华德·马克斯和投资圈内的大佬都有非常多的交流,比如格雷厄姆,芒格等人,是个投资的集大成者。他写的书巴菲特都要仔细看二遍。背景交待完毕,下面谈谈我对《周期》这本书的读后感。

万事万物皆有周期,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事物的发展总是曲线前行,周期就像钟摆,在中心停留的时间很短,总是交替的向二个极端运行,历史的结局会重复相似,但是历史的过程细节却不会重演。经济周期,政府调节逆周期,企业的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和情绪的钟摆,信贷周期,成功本身也有周期,投资者心中要周期意识,最能够终识别和利用周期获利。

我个人理解,周期的运用更适合于大盘或者指数,而不太适合个股。因此,股指期权和期货是比较适用用周期思维来构建组合。

投资者要善于利用周期所处的二个极端,判断周期所处的大概位置,做好投资布局。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事情的发展的随机性很强,特别是资本交易市场,因为有人的参与,而人的心理和情绪是变化无常的,因此,市场大部分时间的走向是随机的,只有在二个极端点的走向可以大概率判断,因此,要在二个极端点敢于下注大概率事件,并且要有坚持到周期反转的信心和资金,避免倒在黎明之前,有时候非理性可以持续几年时间,但最终周期还是会起作用的。

牛市的三段论,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相对应的是熊市三段论,只有少数觉得市场不可能持续这么涨,大多数人觉得认识到市场还会跌,每个人都觉得,股市已经没有希望了。因此,和大部分人反过来行动,逆向投资,是获取额外利润条件之一。聪明的人最先做,愚蠢的人最后做。

涨之后,必有回撤,股市中幅上涨之后,必有回调,牛市之后,必有熊市。大泡沫之后,必有大崩盘(个人觉得切不可据此去做波段,只是知道了这个原理,可用平常心看待小涨小跌)。把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每年增长10%,也就是一年的增长只值一个涨停,如果股市大涨30%,那么超过10%的涨幅,将在某一年通过下跌或横盘来回补,如果股市大涨20%,那么落后的涨幅也将会在未来的上涨得到回补。投资者的情绪总是把股价往极端方向推进,要么过度助涨,要么过度杀跌,聪明的投资者应该避开过度上涨的股票,因为利好都反应在股价上了,应该关注过度下跌的股票,只要基本面没有问题的公司,过度的下跌就是利好,过度下跌的股价也已把利空反应在股价里了。

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信贷放松,资金泛滥,必然会推高股市,当信贷收紧,股市将迎来回调。

牛市是当最后一批乐观的人买入这后,卖出的数量超过买入的数量,股价就开始下跌,熊市是当最后一批悲观的人把股票割肉之后,买入的数量超过卖出的数量,股价就开始迎来上涨。

成功也有周期,当资金量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要维持原来的高收益率就太难了。巴菲特最近20年的复合收益率为8.25%,标普为7.48%;最近十年巴菲特的收益数据为11.2%,标普为13.9%,也就说最近10年巴菲特已经跑输标普。因为老巴现在的资金量太大了,要找到巨额的高回报的资产太难了,这也是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的原因。

市场不会永远好下去,也不会一直坏下去,投资要防止过度乐观,也要防止过度悲观。要在大部分人乐观的时候谨慎,在大部分人悲观的时候乐观。不断下跌的股市风险在减小,不断上涨的股市风险在累积。成功了不必沾沾自喜,这很大程度是运气,暂时的落后和失败也不要悲观,长期坚持做大概率的事,长期结果一定也会不错。

关注每日的涨跌是愚蠢的,这是芝麻般大小的事,也是浪费时间的事,抓住十年一次的大周期,敢于在二个极端点下大注,这才是投资者要捡的西瓜。但要注意仓位控制,千成不能因为被平仓而倒在黎明之前。

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有效;没有什么投资方法、投资规则、投资过程能够一直战胜市场。第一,大多数证券和投资方法,在某种投资环境下,在周期的某阶段是有效的,但是换作其他投资环境,或者周期发展到其他阶段,就不灵了;第二,过去的成功本身会导致未来的成功变得不大可能。
20世纪60年代,投资股票第一次在美国社会流行起来,大家重点关注的是龙头企业,把这些龙头企业的股票称为“蓝筹股”。这些大家非常关注的蓝筹股,都是股票市值规模很大的大盘股,而那些股票市值规模小的小盘股,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当时的投资大众忽略了。但是后来,投资大众终于注意到小盘股了,于是开始买入。因为市值规模小,即盘子小,即使进来的资金不是特别多,小盘股也会大涨,这导致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市场表现得更好。投资人注意到,在小盘股股价水平追赶大盘蓝筹股的阶段,小盘股的涨幅远远超过大盘股,投资收益率也高得多,于是更多人追涨买入小盘股,而买盘增加又进一步推高股价,结果投资人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上涨行情,自己给自己创造了投资收益,就这样不断地良性循环……直到小盘股的股价估值水平完全追平大盘股。到这个时点,风水轮流转,投资人的兴趣又转回到大盘股,大盘股又重新获得市场领头羊的地位。
大盘股和小盘股交替流行,后来成长股和价值股也这样交替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长股和科技股涨得很火,市场表现远远超过那些传统行业的价值股。这种巨大的反差在1999年达到最大化,成长股那一年超越价值股近25个百分点。但是成长股急速上涨,导致它们的股价被过分高估,结果2000年到2002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市场大幅回调,成长股大幅跑输价值股,这是因为此前价值股受到冷落,股价低迷,非常便宜。
换句话说,“跑赢”这个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不过表明一个东西比另一个东西的价格涨得更高。很明显,这种情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不管优点多么大,A的价值不可能永远比B的价值高出很多,这意味着只要A的价格上涨的速度持续超过B,那么肯定会遇到天花板,因为A相对于B开始变得估值过高了。持有B的人,因为它表现太糟糕了,纷纷卖出B,转而去买A,自然B的市场价格越跌越低,A的市场价格越涨越高。等到最后一个持有B的人也卖出了,市场就再也没有人卖出B了,B的价格就再也跌不动了。而A也因为再没有人买,价格也就涨不动了。这时候,B比A的估值水平便宜很多,投资吸引力自然大很多,B跑赢A的机会也就来了。
有些非常强大的力量会形成一种趋势:投资策略、投资人、投资管理机构,持续成功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中止。我前面讲过,大多数想法都不能被无限拓展。关于投资,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真相是,一般来说,基金经理和投资策略的业绩很好,他们就会变得很火,引来很多资金追捧,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资金规模增长会拖累投资业绩,投资策略往往在资金规模小的时候有效,而在资金规模变大后就不灵了。如果基金公司允许这些绩优基金规模疯长,放任不管,基金规模就会变得过于庞大,投资业绩就会变得很差。原来的投资成功创造了后来的投资失败。
21世纪初,可转换对冲策略很快流行开来。投资人并不看好某股票的前景,却愿意购买这只股票的可转换债券,只要他们能够按照一个合适的“对冲比例”卖空其对应的股票(请参阅我在2005年6月所写的投资备忘录《恰当的例子》)。投资人在进行可转换债券对冲操作,并获得了非常高的风险调整后,不管市场环境是好是坏,投资业绩一直都很好……直到后来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竞争对手受到吸引也采用这种投资策略,结果导致过去那些市场定价很有吸引力的可转换债券,现在一个也找不到了。
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在一个互相连接、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世界里,任何东西,如果其市场表现持续良好,且能够产生非同寻常的利润回报,就会吸引资本不断流入,直到市场变得过度拥挤和完全机构化了,其风险调整后的预期收益率才会回归均值(甚至可能更差,比均值还低)。
与此相对应,任何东西,如果其市场表现持续糟糕,就会使其价格变得非常便宜,这是因为它们相对而言涨幅更小或者跌幅更大,投资人缺乏兴趣,而这也为估值水平过于便宜奠定了基础,让它们将来能表现优异,跑赢市场。像这样好资产变成坏资产,坏资产又变成好资产的过程,就是周期循环。投资成功的关键就是懂得周期,万事万物皆有周期,因而周期内肯定会有起起落落和重复循环。投资成功的关键肯定不是相信大家都认为的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股票,因为这就像相信树会长到天上一样愚蠢。
一切都是周期循环。对于投资而言,有些事情一直很有效,后来就变得不再有效了。就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负责管理保险业务的阿吉特·贾恩曾经和我说的那样:“有些投资方法用来赚钱一直很容易,后来就变得不再容易赚钱了。”

过去十年,股市表现得很糟糕,自然会导致现在股票一点儿也不流行,但是这意味着现在股票价格很便宜,估值水平很低,而这么低的估值水平预示着股票将来会有良好的市场表现。而就在《商业周刊》1979年刊登《股票已死》这篇文章之后仅仅3年,也就是1982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牛市就开始了,这篇文章实质上说的不是股票已死的充分理由,而是股市即将雄起的充分理由。1979年8月13日在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标准普尔指数才站上了107点,到2000年3月,标准普尔指数涨到了1 527点,21年累计涨幅超过14倍,年化收益率高达13.7%。这些数字还没有计入股息分红,如果计入股息分红,那么这21年的总收益率会超过28倍,年化收益率会达到17.6%。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教训非常简单:投资人应该极力避开那些十分流行的资产。相反,那些一点儿也不流行的资产反而是投资买入者的好朋友。简单地说,流行程度与赚钱机会成反比。

周期的研究其实是基于概率的。毕竟我们没有人能够完全看清未来周期可能的走向。我们应当把未来看作是一系列由概率构成的区间,而我们就是在其中寻找概率最大的那一个方向。卓越投资人和普通投资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对未来趋势的理解、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概率的分布掌握明显超出了一般投资人。

当然了,概率永远只是概率,相关性永远无法替代因果性。所以,概率只能让你占据优势,但是你依然无法确定未来的走向(当然,你也不需要确定,只要占据概率上的优势,那么长期来讲你就会获得超越平均的收益)。

评估市场所处周期的位置主要看两点:市场的估值水平,大多数投资人的行为。

三大投资任务:识别周期现在的位置,评估周期将来的趋势和应对周期做好组合布局。短期投资业绩表现其实主要是流型程度大比拼。投资人应该极力避免那些十分流行的资产,相反,那些一点儿也不流行的资产反而是投资者买入的好朋友。

    周期的未来。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世界最危险的五个字。人总是会把情绪和性格上的弱点带进自己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中。我们这个世界存在周期的基本原因是人类参与。深入理解情绪和情绪导致的过度行为。大牛市:贪婪、乐观、极度兴奋、自信、信任、胆大、风险容忍、进攻性。熊市:恐惧、悲观、不确定性、怀疑、谨慎、风险规避、沉默寡言。

卓越的投资并不是来自买的资产质量好,而是来自买的资产性价比高——资产质量不错且价格低,潜在收益率相当高却风险有限。满足这些条件的最佳买入机会,多数是在信贷市场处于其周期中不是那么兴奋地扩张,更多的是恐惧地收缩的阶段。信贷周期猛地关上大门的阶段,最有助于形成到处都是便宜货的状况,比其他任何因素的作用都要大。


全部讨论

2022-11-16 08:21

谢谢分享!

2022-01-10 16:48

这么好的文章,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