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23喜欢:23

$联易融科技-W(09959)$ 近期,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我们知道最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那就是Valiant Varriors正妄想做空联易融(Linklogis)——一家头部的、在港股上市的供应链科技公司。

-- 事实上,如果您不在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领域,您可能根本不了解,联易融是谁、联易融在做什么,联易融在行业里处于什么地位。实际上, $联易融科技-W(09959)$ 是中国最头部的供应链金融以及产业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

--即使您在金融、产业、科技领域工作,如果并不是对供应链金融非常了解,那可能还真会去思考Valiant Varriors提出的“怀疑”。您可能会认为,“莫非不是真的?”或者“有点道理”。

--如果对“做空”这个概念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做空者“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揭露了行业真相”,把做空者放在了一个默认的道德高点。殊不知,做空者的目的是谋取大额做空收益,而做空报告里面透露着的是血淋淋的“布局”和“赚钱”。

做空报告出来之后,我看了好几遍,发现其中错漏百出,甚至达到“吃相很难看”的地步。但是我却发现,迄今为止,竟没有人认真分析该做空报告,只是转转做空报告了事,坐着吃瓜。即使在雪球等投资平台,也是出现很多似懂非懂的评论。思考再三,我终于打开电脑,开始码字,未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直接码了近万字。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和思考也随之而出,同时把对供应链金融乃至产业互联网的专业理解也分享出来,与各位共同探讨。

我个人在供应链、互联网金融领域有着多年的经验,曾经核心参与某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设计;在应收账款、票据、在线数据融资、动产融资等领域设计相关的产品,合计约5000亿以上业务发生额;也为不少互联网平台、大型核心企业量身定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我是非常了解联易融和市面上大部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和相关的科技公司。

一、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

简单来说,银行业务的核心是通过低价获取个人和企业的储蓄资金,并且放贷给急需资金的个人和企业,从而赚取储蓄和贷款之间的利差收益。同时做好风险控制,使得因为风险事件的损失和其他运营成本小于利差收益,这样银行就可以实现稳健盈利。

银行给企业放贷款的传统方式是找到一家企业,由银行的业务人员(客户经理)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收集资料、交由银行的风险部门去审批。审批成功之后,银行即可放款给企业,等企业到期还款。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优质的、具备融资需求的客户是一个难题。但如果不是单个单个地去寻找客户,而是通过顺藤摸瓜、一网打尽的方式去寻找客户,是否可以?

按照这种思路,大企业的上下游、一个产业的全链条、一个地区的产业聚集区,就成为了“批量获客”的手段。

除了批量获客这种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好处之外,供应链金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基于供应链本身的“信用传导性”。也就是说,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让信用度非常低的客户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例如,客户的资质只能贷款100万,但通过供应链场景的传导,这个客户就可以贷款1000万。

具体来说,供应链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应收账款(票据的逻辑与之类似)融资:某产业链中有一个某规模很大、市场地位很高、地区、行业的龙头企业(一般叫这种企业是核心企业)。但因为其地位很高,所以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给核心企业供了货,它们却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钱。这时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例如保理公司)可以先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6个月之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再向核心企业要钱。在这个场景下,只要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资信情况是非常良好的,那么6个月之后就一定可以给钱。因此,上游中小企业即使没有太高的信用,也可以获得大额融资,正合适因为这笔融资看的不是中小企业的信用,而是看核心企业的信用。

这种业务的风险在哪里呢?

(1) 风险1:核心企业选错了,核心企业到期资不抵债、付不出钱了

(2) 风险2:贸易争议——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付款协议说的不清楚,到时候一方不愿意付款。因此做这业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核心企业可以在到期时付钱。

2. 另外一种是货押融资:客户可能本身资质一般,但其仓库里存有价值5000万的铝。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是可以给予融资:只需要客户把价值5000万的铝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会愿意放款3500万给客户,期限为6个月。只要在这6个月中,这批铝的价值不降低到3500万以下,此业务就是安全的。6个月之后,客户还钱便可以把铝取回。但如果客户还不起钱,银行可以把铝卖掉变现。这个业务模式实际上和房屋抵押贷款类似,只不过房屋是不动产,铝或者其他商品是动产。动产容易移动,虚高更高的保养和管理成本投入。

在整个仓储管理体系中,有一个文件或者凭证叫做仓单。持有这个仓单,就意味着拥有货物所有权——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不动产里的房产证。因此货权的抵押,本质是通过仓单的质押来实现。另外,仓单还有标准仓单、非标仓单的区分,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货押业务的风险在哪里呢?

(1) 货物的丢失:本来在仓库里面,忽然没有了。

(2)重复抵押:同样一批货物在不同银行和机构做了多次抵押。由于信息不通畅,本来只能融资1000万的货物,却分别在5家银行融资了总共5000万。有一段时间,有些钢贸企业铤而走险,在很多融资机构重复抵押融资。到最后出了问题的时候,提供融资机构被“火烧连营”。

(3)还有一种就是经销商融资:上面提到的规模很大、市场地位很高、地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就是核心企业)也有很多经销商。以手机行业为例,经销商需要进货,因此需要钱来买。但是它们没钱,也没有足够的信用可以从银行轻松贷款。如果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冒险给经销商融资,经销商可能还不起钱。最可恶的是,有些经销商可能会把资金用于炒股、买房,根本没有用于日常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销商融资设计成这种模式:

1. 经销商获得银行融资之后,银行马上将融资款项支付给核心企业,再由核心企业给经销商发货。

2. 经销商把货卖了之后便可以给银行还融资款项。而且经销商卖货收钱的账户,就是银行控制的账户。这样一来,经销商就没法挪用资金了。因为在这整个过程中,经销商根本“摸”不到钱(当然,经销商是可以把卖货产生的利润装到自己的腰包里)。如此,经销商就盘活了资金,而银行也控制住了风险。

具体来说,经销商融资也有多种变种形式,一种是银行也会监管货品,防止经销商把很大价值的货品直接卖掉换钱。例如,在汽车供应链融资领域中,银行会把车钥匙和汽车合格证管起来。还有一种是根据数据融资,也就是根据经销商往年进货数量、销售额发放融资。而核心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会给经销商提供担保、或者货品调剂、差额补足等。

这个业务的风险在于:

这个业务是直接给下游中小企业融资。但是下游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很一般,银行必须根据过往的数据对经销商进行筛选,并通过流程标准化和账户资金闭环去控制风险。一旦在对经销商的选择上出了问题,或者流程没有控住,也可能会出现风险。

以上三种一般被称为应收、存货、预付。但实际上,供应链金融也有其他形式:

4. 其他供应链金融形式:①融资租赁:在很多对供应链金融的认知中,租赁是不被纳入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中。但实际上,个人认为,租赁是供应链金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租赁物是动产的一种。但它和商品存货不同,租赁物是实际参与生产、产出价值的动产。例如,机器设备的租赁融资可以认为是按揭付款买机器设备,或者把机器设备抵押后融资并分期还款(但机器设备的使用权依然在使用者手里)。②票据和其他:票据是一种受票据法约束和保护的、特殊的应收账款凭证。它是基于产业链场景的小贷,是基于B2B电商平台的各种服务(例如,极速到账)。此外,供应链的支付结算也是供应链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就不特别展开赘述了。

这些,其实基本上应该就是供应链金融的全部了。

说到底,供应链金融就是给大企业的上游、大企业的下游、持有生产原材料的主体、持有生产设备的主体去做融资,这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了。

虽然供应链金融的市场很大,但是过去几年,真正取得最快速发展的,就是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问题来了,为什么应收账款融资发展的最快?

二、应收账款融资的发展

因为应收账款的融资有几个很重要的特点:

1.只要核心企业明确自身的付款责任,应收账款融资就最为标准化和风险可控。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的风险等同于核心企业的风险。

2.对金融机构来说,做应收账款相对轻松,因为它们可以不用直接接触货物、设备等一些需要更多线下管控的动产。毕竟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去看看货物在不在,这对于金融机构的人员来说可能是个苦差事。相反,在应收账款业务场景中,金融机构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做业务了。

3.在应收账款融资中,应收账款可以电子化。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就是应付账款。核心企业的ERP和财务软件本来就有标准的应付账款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导出或者系统对接。

4.上游供应商的融资需求非常旺盛。

于是,一批企业出现了,它们在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领域搭建数字化的系统,用以连接供应商、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例如银行)。

这些公司在国内有:

联易融、中企云链、TCL金融、泽金网等。

在国外有:

Tradeshift、PrimeRevenue、C2FO、Taulia等。

这些公司的业务逻辑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做应收账款融资管理系统(简称ARM。Account Receivables Management)。

1.首先,这个系统能够直接连接核心企业的ERP、财务或采购系统,从而应付账款的数据可以被批量接入到这个系统。应付账款的数据包含了供应商名称、欠款金额、期限、供应商联系方式。

2.然后,供应商接入到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供应商登录了之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有多少应收账款记录。供应商如果想提前获得资金,就选择相应的应收账款并申请融资。

3.最后,资金方(例如银行)也会接入到一个系统。它们可以看到哪些客户提交了哪些应收账款,并审批这些融资申请。这样,融资款项可以发放给供应商。

有了这个系统之后,供应商从以前融资无门、被歧视,到被金融机构主动服务。在这个场景中,供应商可能会收到短信通知:“您的应收账款可以融资,只需要到以下网址www.供应商服务门户.com登录、选择应收账款、申请融资就可以”。这大大提升了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融资体验。

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供应商更早获得了融资,便可以更好地准备原材料、部件等,从而优化整个供应链条。同时,核心企业自己的应付账款也不是提前支付,而是由金融机构融资支付——用银行的钱来帮助自己的供应商,这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增加任何负担。因此,核心企业也愿意配合去做ERP等系统的直连、信息共享、业务模式宣传等工作。所以,这个业务就快速地做起来了。

随着业务的发展,核心企业的管理层也会看到:自己提供了信息,银行赚了利息,供应商获得了融资。

但有的核心企业认为:“既然这个钱银行可以赚,为什么我不能赚呢?见者有份!”于是,不少核心企业也会成立自己的供应链公司或者应收账款融资管理公司(即保理公司)。它们用自己的钱,或者自己组织的钱(也有可能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给供应商发放应收账款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核心企业、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的保理公司、金融科技服务商(提供供应链金融系统)就成了一个稳定的网络。在这个模式下,各方均有收益,从而形成一个帕累托架构。

三、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的进一步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演变也在发生:

1.在资金来源方面,应收账款ABS打开了银行、保理公司自有资金以外的融资通道。

2.在产品和科技创新领域中,“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脱颖而出:虽然核心企业的上游需要融资,但是核心企业的上游有可能也是大企业或中型企业,不缺钱,可上游的上游依然可能是缺钱的。因为,能不能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二级上游、三级上游的“多级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如果把应收账款的债权(未来能收到账款的权益)电子化、凭证化,并且可以沿供应链向上游,甚至多级的上游支付,那么,在需要融资的时候,上游企业持有这个凭证,就可以随时在系统中进行融资,岂不美哉?于是,可以支付、可以融资、可以拆分的应收账款的债权电子凭证诞生了。

有了这个电子凭证,应收账款融资系统就不再是核心企业和一级上游供应商的事情,而是成为了可以辐射整个核心企业上游的支付、融资的体系闭环。

这些创新和变化,让应收账款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进一步被各大核心企业、财务公司、银行、供应商、ABS业务相关的券商和投资者等认可、重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含应收账款质押、转让-即保理)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大企业、包括不少国企央企都成立了保理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应收账款的电子凭证也被叫做各种名字(例如“X单、X证、X信”等等)。它们甚至会打通采购系统,在不同产业链上打通核心企业与上游的数字化和融资脉络——试想,谁不想高效、全面的管理自己的上游供应商资源呢?

在国外,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如火如荼做同样的事情,例如Tradeshift、PrimeRevenue、C2FO、Taulia、Orbian。只不过表述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国外就比较强调“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的概念:

1.对核心企业:

提供营运资金动态折扣交易方案,这不会改变核心企业的发票处理流程,唯一改变的只有付款日期和实际付款金额。流程不变,只是速度更快、金额减少,不需要新增人数,也不会新增额外工作量。

2.对供应商来说:

供应商可以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改善现金流,无需任何费用和附加流程,按需控制财务指标,随时可以获得付款。

在国外,对于核心企业,增加了一种“折价付款”(一般叫做动态折扣Dynamic Discount)的方案。即核心企业如果有钱,不需要银行介入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前付款给供应商;但是核心企业不付100%的货款:如果供应商希望越早拿到钱、就要损失一些款项:

例如:

l 供应商选择当下拿到货款,只能拿到货款93%,

l 供应商选择3个月之后拿到货款,可以拿到96%,

l 供应商选择6个月之后拿到货款,可以拿到100%。

也就是说,即使保理公司、金融机构不介入,核心企业也可以通过“减少支出”的方式获得收益,而“选择权”在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来说,虽然是无奈的选择,但是相比于遥遥无期等待、甚至“没有明确的付款时间”等情况,动态折扣列明了所有的条件,而且供应商可以快速在线办理,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都需要做贸易背景资料、客户身份认证和调查、资料标准化、向相关登记系统提交资料等等很多繁琐的工作。这些年,应收账款领域的科技金融公司将这些材料不断电子化、标准化,通过OCR、NLP等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合同、证照、人脸、表情等;通过电子合同签约;通过在线的智能客服解答问题等;通过智能语音给客户进行融资、还款的提醒等等。这些都大大减少了人工、文书类、审批类的工作,也是一系列非常非常大的进步。

而这些工作,让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的整个体系越来越标准化、自动化、线上化、批量化,可以说是供应链融资领域的重大进步。

Valiant
Varriors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对这些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和科技的融入视而不见,整体的逻辑均在试图“在鸡蛋里挑骨头”。

1. Valiant Varriors质疑联易融产品和系统的逻辑:这些年应收账款融资系统、应收账款电子化等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是联易融和市面头部科技金融公司不断创新迭代的结果。后来,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布局相关系统。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科技与金融的渗透越来越强,客户接受度越来越高。而在Valiant Varriors的逻辑下,这样一个一个快速发展的科技金融模式被认为是萎缩的市场——因为他们认为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都在自研相关的系统,所以市场减少了,这种逻辑简直荒谬。

现在更多的企业愿意部署系统,这一方面说明这个赛道科技研发、产品创新方向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会采购成熟的系统运营或者二次开发,而不会完全从零自研,甚至会把部分运营外包。这都是联易融类似的供应链科技金融公司的潜在客户。

2. Valiant Varriors质疑联易融有房地产客户且占比高:房地产客户也有供应链,而且很多金融机构的应收账款、票据融资都有不少房地产供应链客户存量。虽然整个行业在根据“房住不炒” “三条红线”的导向在优化结构,但是房地产上游也有建筑类企业、装修类企业、施工设备企业、园林类企业也有农民工群体,而这些企业也是需要供应链融资的。

3. Valiant Varriors认为过桥融资等融资杠杆过高:10万元钱、融资期限为一天、一年融资360天,则融资的发生额为3600万元,但余额依然是10万元。其中,可能有风险的是10万元的风险、可能的收益也是10万元的收益,而不是3600万元,这种简直就是金融基本常识。但Valiant Varriors把“发生额”强说成“余额”,不知道是基础知识缺陷,还是掩耳盗铃,或者根本就是为了欺骗那些对业务不了解的吃瓜群众。

4. Valiant Varriors质疑联易融虚增收入:一般来说,做供应链金融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需要涉及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联易融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揽子“科技+金融”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需要集成各方的服务,而非独立的、断点式的、非整合化的“散装服务”。但Valiant Varriors却非要说联易融因为集成了这些服务,抬高了收入。供应链金融基本上是和投行业务一样专业的金融服务了。没有对长期专业的经验并整合各方资源,解决方案根本落不了地,更别说规模上量了。因此,这方面的服务集成是必须的。

个人判断,未来几年,在应收账款业务逐步标准化的基础上,经销商融资、货押融资、设备租赁等场景,也一定会快速的发展起来。一般来说,行业发展都遵循“先易后难”“先标准后个性”的逻辑,先从C端的互联网再到B端互联网,也是这个道理。

1. 在经销商融资领域和B2B行业电商客户融资领域,数据建模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货押融资、设备租赁的运营、物联网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 这些场景和融资场景,更需要科技资源和专业的、真正了解产业、了解供应链金融的精英团队。

所以对于联易融等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来讲,未来的创新空间会更大,也有更多的金矿可挖。这不仅仅是对于联易融一家公司,还有联易融的诸多同行,对于这些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都存在非常大的机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四、对于软件、互联网和数字化

联易融是一个供应链金融的SAAS服务公司。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链在线软件服务商;用专业的话说,就是基于B/S架构的可在线更新订阅式的软件服务。

这个业务的鼻祖、或者鼻祖之一是Salesforce。Salesforce做的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即储存客户的信息,并且推进销售管理的信息化系统。Salesforce的市值是2000多亿美元。

Salesforce等管理软件的相比,联易融提供的是供应链金融的SAAS服务。首先,供应链金融SAAS也是一个管理软件,管理应收账款、客户融资、客户信息等一系列信息。同时,因为这个SAAS上面跑的是金融资产,所以业内同行的做法是根据金融服务的金额收取软件以外的服务费用。另外,在对接资金的时候,SAAS也会产生金融相关的收益,而这方面的业务收益和客户粘性会更强。

此外,在客户使用系统时候,调用AI的服务,例如OCR、NLP、人脸识别、数据模型等功能时,也可以产生AI服务的收益,以及存储和区块链等方面的收入。

也就是说,供应链金融的SAAS,有可能实现四方面的收入:

1. 软件订阅收入

2. 金融服务收入

3. AI能力的收入

4. 区块链、存储等其他基础设施类收入

现在SalesforceAtlassian、Shopify、ServiceNowWorkday等SAAS服务,在管理软件领域获得了成功,特别是Salesforce具备较高市值,成为SAAS的代表企业。

和仅仅管理信息流的管理软件的SAAS服务相比,供应链金融的SAAS具备更加多维的想象空间,同时需要管理信息流和金融流,做深做透的话,是一个巨大的一个蓝海。

在这方面,应收账款系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更好的经销商管理系统、更好的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更好的设备管理系统、更好的资金管理系统、更好的票据管理系统等等,都有大量的客户需求。如果把这些系统真正整合起来,其威力是巨大的!在此方面,联易融等公司具备的潜力是超级巨大的。

当然,挑战也是客观存在:

1.一方面是如何把系统、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场景能够不断把新的产品线打通起来。

2.第二方面,是B端的产品高度定制化,联易融必须要能够全面完成产品的模块化、微服务化——总体来说就是低代码或无代码化。让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够快速配置出符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系统。

3.第三方面,就是对接各种资金方,让用到联易融产品的客户,可以快速获取融资。

4.第四方面,联易融可以有更多的行业专家,深入行业,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去做数字化和金融方案。

如果这些做到了,联易融等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在整个供应链金融SAAS服务方面的能力将会变得超强,而这种服务的粘性也会超乎想象。

从科技角度来看,建立一个一个低代码的、AI接口完毕的、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做出各种供应链金融系统、把金融产品和专家经验能够数字化内化到系统的供应链金融SAAS平台,这个数字化平台是充分值得我们期待的。

对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解,我给Valiant Varriors的吃瓜群众们列一个课表,可以研究以下这些SAAS和PAAS平台,补点基础:

SalesforceHubSpot、Tableau、Odoo、Sendcloud、shopify、Slack、OutSystems、Mendix、Fundbox…

五、产业互联网与嵌入式金融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有很多种理解,一种是给企业的供应链做数字化系统,另外一种理解是做B2B电商体系,或者做其他的撮合平台。也就说说,一个是内部系统(给内部管理用的,也包括供应链的管理),另外一种是外部系统,甚至类似一个市场。

我个人认为,产业互联网更偏后者,更偏B2B市场。它可能是销售商品的B2B,可能是销售耗材的B2B,可能是把运力仓促和需求匹配的B2B等等。

未来的一个蓝海市场将是为有产业资源、但是缺乏运营和科技能力的行业、地区主导企业,提供各种B2B平台(电商的、租赁的、耗材补充的、维修保养、仓储运输对接、集中采购等等)。这个比软件和供应链数字化更近了一步,而且其实已经到了运营互联网平台的层面了。但是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会越来越旺盛,像找钢网、满帮、货拉拉、欧冶钢铁、百布、震坤行等等这样的平台则会越来越多。

1.一方面,如果联易融给这些平台对接提供融资服务。

2.更进一步,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平台的科技开发、运营支持可以由联易融提供,把这些需求整合成一个可配置的产业互联网的Shopify——但是是面向B2B市场的,并且提供嵌入式的金融服务,那会是什么情景?联易融的估值会达到多少?

六、区块链和隐私计算

Valiant Varriors也提到了区块链。这些年,我对接了不少区块链的项目,思考了不少区块链的场景,跟踪了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公链和联盟链的主流技术,Defi、NFT、合成资产等场景,甚至对于硬件的矿机和操作系统,乃至冷钱包也有诸多深入、专业的研究。

区块链用于国内供应链的一般是联盟链。联盟链是没有币和Token的,没有传统数字货币类似的激励体系。最早Hyperledger在联盟链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同时,各个主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联盟链,联易融也开发了自己的TrustBee区块链平台。

没有币的联盟链,主要实现信息传递、权限管理的作用。大部分联盟链的应用场景来说都是类似的。在这种场景下,如果对计算机科学比较了解的会感觉到,区块链不可篡改、可以溯源。传统的数据库难道可以跨越权限随意篡改吗?难道不能留痕溯源吗?

茅台酒通过区块链可以溯源,但如果通过传统数据库,设定足够的安全权限,都录入茅台物流体系,完全不允许修改数据,也可以支持安全的溯源。

的确,对于单一主体,溯源和信息存证,意义都不大。实际上联盟区块链在金融当中的应用,最核心的实际上是解决多个主体在隐私计算和零知识认证等领域的应用。

什么叫隐私计算和零知识认证?举一个例子:

1. 有一个客户,在A银行和B银行和C银行都有贷款,分别为300万、600万、700万。

2. 客户的还款能力只有1000万元,A、B、C银行都想知道客户是否过量贷款,也就是客户的贷款总额是否超过1000万。

3. 但是A银行和B银行、C银行基于保护客户隐私、同时保护银行自身秘密的考虑,不想共享业务信息。

4. 如果把信息加密传输,在完全不读取各自客户信息的情况下,三家银行可以判断客户融资金额总和大于1000万。这就是区块链加密隐私计算和零知识证明的能力。如同ABC三家银行把不开封的信都放到一个黑盒子里面,在不打开信、不知道每封信的字数的情况下,却能精确测算出信上所有的字数的和是多少——这就是隐私计算或者零知识证明的能力。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有不少信息是需要验证、却又不能共享的。因此,通过区块链的存储、再通过隐私计算,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通过区块链将隐私计算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资产的重要信息记录、传递、在加密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共享和验证,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联易融的Trustbee平台相关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对于前面提到的多级流转的电子应收账款价值凭证,区块链也是非常有用武之地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数字资产、逐级流转。而且贸易背景等资料也可以全面的存储在区块链上。

此外,未来数字人民币和其他国家的主权数字货币相继推出、广泛应用之后,区块链化的供应链金融资产和场景就可以与相关的主权数字货币挂钩,连接内贸和跨境贸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布局。

七、为什么有人要做空?

很多人对于做空不甚了解,不排除一部分人认为做空者就是在揭露真相,但事实上,做空者的目的只是为了盈利。

主要的步骤:

1.建立空头头寸,简单来说就是购买空头期货、或者借入大量股票。

2.发布做空报告,指出目标公司可能存在各种问题,造成股价下跌。

3.只要股价下跌,他们就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

4.股价跌到最低之后,做空者也可能会反向做多,再赚一笔钱。

在Valiant Varriors做空背后,实际潜藏巨大的盈利企图,通过各种“似是而非”、“莫须有”的手段对联易融的污蔑,同时也间接诋毁了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赚取自身做空的利润。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

我翻开Valiant Varriors的做空报告一看,这报告没有常识,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尊重事实、促进透明”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四个字是“诋毁、赚钱”!!

最后,作为供应链金融领域多年的深耕者,一方面,对于Valiant Varriors的诋毁感到愤怒和震惊,也发自内心祝愿联易融和业内其他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能尽快度过过这次风波,早日成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Salesforce+产业互联网的Shopify,或者更为强大和创新的公司。

对Valiant Varriors之流,不值一辩!

联易融加油!供应链金融与科技加油!

作者:唯一价值发现者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2021-07-29 18:52

这家公司就是帮助最差的房地产公司负债出表的白手套,自己跑到前海问问,圈内都知道,浪费一堆时间码一堆毫无逻辑的字,真悲哀

2021-07-29 23:17

人家分析讲的很专业啊,怎么一查看这公司的信息,总会遇到楼上那些所谓圈内人士/业内人士酸来酸去的评论,看来看去就那几句酸不溜秋的讥讽话,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提供些有建设性的信息啊,还圈内人士,感觉圈都混不好的那种

2021-07-30 02:48

本质上来说,挣得是金融业务的钱,要了个SaaS公司的估值

2021-07-29 23:59

有个别人说是软文、还说文章质量一般。事实上,我是以大家都了解的通俗语言介绍行业、业务的情况。很多时候,大部分人都不一定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专家。如果讲深了,讲FTP、RWA、讲巴塞尔3、讲保理监管、讲应收账款受让的法律关系、讲银行的线上线下与保理公司线上线下、讲买方保理和双保理、讲供应链服务费用的科目、私有化部署、PAAS、IAAS、Tenserflow、paddlepaddle等等,这些非常专业的东西都可以讲。但是我讲的东西都是比较实质的方向,而且大家都能听懂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像做空机构这种“一封信、八毛钱、让人恶心两年”的操作,实际上都是空头布局赚钱的技俩。我看了空头的网站:没有地址、没有公司、连网站都是那种自动生成的Wix自助建站服务做的、网站的免责声明还挂个“美国队长”——只能说司马昭知心,路人皆知。  个别觉得自己是保理或者供应链专家去踩$联易融科技-W(09959)$ ,其实是在给别人空头数钱。

2023-03-19 23:03

虽然这文章显而易见是软文,但也还是学到了一些知识。还是非常感谢的。
       但是,文章对做空机构的指责有几个地方是有点避重就轻的。
      问题一:房地产公司收入占比过高。。
      作者答非所问。回答的是为什么房地产公司也需要供应链金融。而没有回答为什么占比过高?是不是房地产公司的表外融资的白手套呢?以及单一行业占比过高带来的潜在风险?当然2022年年报已经证明了确实有风险。

      问题二:联易融的估值是否合理?做空机构觉得贵了,作者并没有回答!
    (1) 联易融是集成商也好、自研核心技术也罢。其实都不能说这个公司好和坏。但的确会影响其估值!但集成商的营收高毛利低,如果按saas公司 ps 估值肯定会要打折扣。
   (2)联易融有科技+金融服务(保理、助贷、担保等),双属性。那就应该分开看,如果绝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至金融服务,金融服务都有信用违约风险,那么市场的确只能给它很低估值。。作者没有针对性说明联易融纯科技收入和利润是多少。

      总的来说作为软文科普做的好,但对于质疑没有强有力的事实回击。部分质疑还应验了。。

2021-10-10 06:43

最近,房地产尤其是大型房地产公司如中国恒大、花样年、融创中国等因为地产调控,很有可能发生金融风险,这些公司是公司的客户,文章中并没有排除这些风险,公司的运营模式也并不是低风险模式,质疑与反质疑都似乎有道理。只能由时间来证明。

2021-09-20 10:25

写了一堆废话,看看联易融的报表和业务本源,就知道了是一个没什么价值和技术含量,且有重大业务风险和不确定的公司。

2021-07-29 20:44

中国供应链科技行业加油!域外大空头妄想收割中概股

2021-09-21 10:50

楼主的脸被今天股价打的啪啪啪响

2021-07-30 00:15

整天就是左一个圈子,右一个圈子,这都是什么圈子什么人啊?圈子知道你们干的事吗?真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