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涨价后迅速道歉,真的必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海底捞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颇有存在感。因为土豆1.5元一片,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人均消费直奔200元以上……涨价的海底捞成为不少人争论的焦点。

从引发不满、上热搜,到声明道歉、恢复原价、门店执行,复盘这次舆论,整个过程不到一个星期。在昨天发布的致歉信中,海底捞称涨价系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从即日起所有门店菜品价格恢复至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这一及时调整,究竟是对经营策略的“悬崖勒马”,还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可奈何”?人们或许无暇多顾,毕竟,海底捞又变回了消费者心中那个价格熟悉、服务周到的“快乐源泉”。

但可以看到的是,对于海底捞这波涨价操作,消费者的“容忍度”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基本面,对有没有必要“为涨价道歉”也呈现出众说纷纭的观点。

有人抱怨说,没想到“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却开始了”;“工资没涨,消费却涨了,真是不可思议”“疫情的损失让消费者买单,也太欲速则不达了”……

但也有支持者认为,“海底捞没必要道歉,涨价本来就是商家的自由,吃不吃则是消费者的选择”;“疫情期间物价上涨,菜都变贵了,为什么海底捞不能涨价?”“通过涨价的方式尽快补足现金流,维持门店经营也是无奈之举”……

舆论中对涨价和道歉持“淡定”态度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不一定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专业背景,能够通过一翻计算和推理,得出诸如研报判断的结论——疫情造成海底捞2020营收损失约50.4亿;也不一定是站在宏观经济的视角,意识到餐饮企业是经济复苏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对稳就业促消费有重要意义;但至少,大部分人都能够凭借常识,分析出此次涨价的原因。

正如海底捞方面给出的解释: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的确调整了部分菜品的价格,但整体的涨价幅度控制在6%,且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经营压力是现实:海底捞自1月26日暂停营业至3月12日陆续恢复正常营业,大部分线下门店足足停摆了近50天,哪怕在门店开门迎客之后,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也都采取了限流措施,客流量在明显的下降的同时,物流成本提高、食材价格上涨、门店租金等因素也在推动经营成本整体上涨。所以餐饮行业涨价,不单是某一个企业的现象,包括西贝、喜茶等餐饮品牌都纷纷加入过涨价行列。

道理都懂,但在面对头部餐饮企业时,有些消费者仍然感到不可接受。在共渡难关的时节,看到餐饮企业涨价,就忍不住下了“趁火打劫”的道德判断。

但或许,我们并不能做这样的道德延伸。正如很多理性的消费者所认识到的,提高价格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常识在提醒人们,成本和供需都会影响价格波动。而且消费者也被赋予了知情权,在规则健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整个过程也是自愿交易,并没有发生强制性消费。

或许在“众口铄金”的影响下,一些餐饮业中的“顶流”企业,考虑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会通过道歉和让利的方式以求渡过一波公共关系危机,但是具备这样实力的餐饮企业毕竟还在少数。对于很多抗压能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不能通过市场行为调节自身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那就不是一场简单的公关危机,而是生存危机了。

涨价与否,是商家的个体经营行为,涨价后能否赚钱也是商家需要承担的经营后果。只不过,在得知商家涨价后,消费者可以选择用脚投票,通过市场来做出反馈,而少给予一些舆论上的道德压力。毕竟海底捞等大企业依然十分在乎口碑,但对于不少小商家来说,可能已经无暇顾及这份“体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