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投资定性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84回复:83喜欢:1062

先看一个简单的模型:进60元一双的仿耐克,放在淘宝卖,2元/次点击购买流量,20次点击产生一次购买,卖150元一双,毛利50元,互联网大都是这个商业模式,即流量买卖。

再来看这个商业模式能成立的几个关键点:

1、得有用户/流量。
拉新成本当然是越便宜越好,最好是没有流量成本或者是负流量成本。
低成本获取用户/流量做得比较成功的有腾讯的微信和QQ、Facebook、Google,微博也算一个,据说某年微博派人去江西下面的一个三线城市做推广,带了100万预算考察了一圈居然没敢花出去。
负成本获取用户/流量的也有,比如小米等手机厂商。
做得差的就是各种花钱买流量,补贴吸引用户的,具体例子就不举了。

2、用户增速要高。
增速40-50%的XRS就是比增速20-30%的EDU贵,市场就是这么公平

3、用户进来后得产生营收。
也就是通常说的转化率,这个率当然越高越好。
不过一般公司不会公布转化率具体数据,可以通过ARPU、ASP(XRS EDU)、人均GMV(JD、BABA)等数据侧面来观察。

4、用户来了最好就不走了。
如果买来的用户能留下来,就无需为这个用户以后的再次购买支出流量成本。
所以留存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公司也不会公布留存率具体数据,可以通过MAU/注册用户数的比例来判断,还可以结合新增MAU/新增注册用户数来判断。

5、用户还要尽量活跃
活跃用户才有可能产生营收。这个数据公司也不会公布给你,怎么看呢?可以通过DAU/MAU的比例来观察。

6、成本要想方设法降低。

7、售价要想方设法提高。
一般来说垄断意味着定价权、稀缺的东西必然贵。
腾讯、百度、BABA、FB、WB、GOOG等流量的源头,在流量稀缺的当下,很自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阿里2017财年第一季度佣金收入增长比平台上产生的总交易额(GMV)的增速还要快正是我前段时间加仓BABA的原因之一。

以上即是做互联网产品的业务负责人天天在思考的几件事,即:拉新成本、增速、活跃、转化率、留存率、成本、售价。买互联网股票,也要像他们一样思考,不一定能帮你赚到钱,但一定能帮你定性判断公司的好坏。

以上几点都做好了的公司是怎么样的?请看下图:

利益披露:言论发表时本人持有上文提及的0700、BABA、FB、GOOG、XRS、EDU,未来 72 小时没有交易计划。

精彩讨论

八千里路云和月2016-09-14 21:05

看到楼主的名字我笑了-“仓又加错”。

叶公好尨2016-09-15 15:58

鄙视你,平时不报仓位,人家报了仓位就说像

不明真相的群众2016-09-15 12:44

靠,跟我持仓高度相似

仓佑嘉厝2016-09-14 21:37

好笑么,我也是

应物不迷2016-09-15 17:07

入门级的东西,做互联网谁不懂这个,还必须说出每个细节怎么做,自身优势在哪,采用什么渠道更好,提高客单价就不用说了,硬生生提高就是切换客户层,直接失去老客户。太多了,不想说,作为一只互联网老狗

全部讨论

看到楼主的名字我笑了-“仓又加错”。

靠,跟我持仓高度相似

2016-09-15 17:07

入门级的东西,做互联网谁不懂这个,还必须说出每个细节怎么做,自身优势在哪,采用什么渠道更好,提高客单价就不用说了,硬生生提高就是切换客户层,直接失去老客户。太多了,不想说,作为一只互联网老狗

2016-09-17 19:44

我比较喜欢看营收增长率,如果一个高速扩张的公司连营收都无法对应增长,无法令人信服

2021-02-13 15:07

用户的增速是指新注册用户吧?

2018-11-17 20:43

2018-11-17 17:20

专业

2018-10-20 21:47

互联网公司运营思维,学习了

2018-10-13 13:32

请问楼主 这些数据主要是公司自己发布还是有专门的第三方统计呢?

2018-10-13 12:06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