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深圳担当”专栏: 多“通”通,深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迈向新高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

夏日炎炎,深圳机场、各大口岸也显得更加火热——操着一口不太流利普通话的港人,肤色各异的外国人,不停穿梭其中。他们的身影随后又出现在深圳各大商场、超市饭店、旅游景点以及酒店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大多开始逐渐习惯用手机扫码支付,“滴”地一下,钱就到账了。

这背后,是深圳多年率先探索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多“通”通的成果缩影。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聚焦老年人、境外来深人员支付需求,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要求,畅通“卡”路、“码”路、“币”路,不断提升老年人、境外来深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卡”路、“码”路、“币”路,路路“通”

“我叫ALLA,来自格鲁吉亚,目前是一家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深圳市罗湖区地王大厦。因为日常生活需要,我不时要到银行办理业务,比如需要取现、兑换零钱时,我一般会到农行,因为他们的服务很便捷周到。农行推出的‘零钱包’有100、200、500几种常用规格,也可以根据我的需要个性化定制,非常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支付方式也很便利。”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境外来深人士多样化现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农行深圳分行在辖内网点实行“零钱包”推广和小面额备付金等现钞“饱和式”供应。目前农行深圳分行辖内130余家网点均可受理外币兑换业务,所有ATM机均能支持外卡支取人民币业务。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有1708个银行网点和覆盖口岸、交通枢纽的32个外币兑换点均可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除了宝安机场是大多数境外来深人士“第一站”以外,乘坐出租车也是境外来深人士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针对出租车重点服务场景,人行深圳分行组织银行与62家出租车公司结对,累计上门兑换“零钱包”6.76万个,切实发挥了现金服务“兜底”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畅通外籍人士小额消费路径,财付通还创新推出“畅行华夏”免验证小额支付服务,外籍人士使用国际卡绑定微信支付时,仅需提交简单信息,甚至无需绑定护照,便可在一定额度内先行消费。

与此同时,为优化“港人消费热点区域”金融服务,有力“助燃”港人“北上”消费热情,深圳还首创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发放硬钱包近3万张,超3.6万部终端设备、100余条公交线路支持受理。

“跨境理财通”已占大湾区近“半壁江山”

来自广东佛山的陈女士近日完成了一笔300万元的“南向通”交易,并购买一款中银香港的投资产品。“‘跨境理财通2.0’提高了个人投资者额度,一下子将个人额度由1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有助于更好进行资产配置。”陈女士说。来自澳门的吴先生也在“跨境理财通2.0”政策落地后,通过境内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在线购买了“北向通”首批人民币存款。

港澳同胞们踊跃的购买热情正见证着“跨境理财通”正式迈入2.0阶段。2月26日,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施行,降低了投资者准入条件、提高了个人投资者额度等,以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跨境理财通”深圳地区试点银行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56亿元,个人投资者5.7万名,分别占粤港澳大湾区的43.2%和45.9%。

此外,为了探索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去年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会同部省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前海30条”,以深圳前海重塑跨境金融新格局,一步步先行先试,落地多个全国“首创”,打造出深港账户通、汇兑通、融资通、服务通、跨境理财通、跨境征信通等“六通”的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透露,目前,涉及人民银行、外汇局职责的金融创新事项已基本落地,实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

其中,除了上述提及的“跨境理财通”以外,“账户通”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开立内地账户也高达38万户,交易超240亿元,约占大湾区业务量九成;“汇兑通”建成多币种资金清算渠道、支票联合结算机制;“融资通”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累计为企业增收节税达1亿元以上。目前,深圳已有48家跨国公司参与试点,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多家知名企业,境内外成员企业超1500家,试点业务规模近1400亿美元;“服务通”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业务量全国前列;“跨境征信通”持续发挥征信赋能作用,精准助力小微港资企业获得融资超7亿元。

ETF互联互通交易与规模显著增长

而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更进一步的深度融合发展。就在7月初,ETF互联互通迎来两周年。经过两年发展,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ETF数量扩容至150余只,总规模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

港交所数据显示,ETF通开通后,北向累计交易金额和南向累计交易金额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今年前5个月,沪深股通ETF(北向)累计交易金额较ETF通开通时的前5个月增长了近17倍,港股通ETF(南向)累计交易金额增长了79%。据同花顺数据,目前沪深股通ETF(北向)规模达到1.58万亿元人民币,港股通ETF(南向)规模约0.2万亿元人民币,合计总规模1.78万亿元人民币。

本月ETF通还有望进一步扩容,此前沪深交易所修订的《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将于本月22日起生效。该《实施办法》拟降低ETF互联互通的纳入标准。“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ETF被纳入合资格产品范围中,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同时激励金融机构参与金融产品创新。”光大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祁嫣然表示。

“卡”路通、“码”路通、“币”路通、理财通、ETF通……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勇于探索已融入深圳“骨血”之中,深圳的金融双向开放走出了独特之路,正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