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分析(二)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爱奇艺于11月16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成绩不尽人意,订阅会员数与整体营收出现下跌。营收同比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内容分发收入同比下降超过40%,根据财报披露,爱奇艺第三季度向其他平台分发的内容较少。


Flat fee VS D to C

早期的爱奇艺和Netflix 都是flat fee 模式,即使对会员收取固定的会员费,消费者成为会员后可以无限制地观看视频平台上的视频,这些视频可能是平台方外采的,也可能是自制的。

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被Netflix 验证成功,但代价是连年巨亏和繁重的内容资产,这就说明flat fee 模式并不是一种高效的商业模式,而且break-even point (收支平衡点)极高。一方面所有观众的成本相同,轻度用户和重度用户并没有因为观看内容的多少而得到区分,另一方面观众将部分对于内容的选择权交到了平台方手里,消费者只能在平台方购买的内容中进行选择,而平台方只能尽可能地讨好大多数消费者,在中国这样的单一文化市场环境中,培育出了流量明星这个角色,他们拥有极高的议价权,对于内容出品方、平台方都有一定的伤害,内容分发机制也是中国影视生态相对亚健康的一部分原因。

如果flat fee 模式不是最终答案,那么对于消费者差别对待,差别收费是否是一种解?2019年年底《庆余年》超前点播的做法得到了消费者激烈的反弹,更不要提利用算法对每个人开出不同的会员价格,所以价格歧视也不会是可行的商业模式。

Direct to customer 可能是一种高效的内容分发机制,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并为内容付费。PVOD(高端付费点播)在疫情的推动作用下进一步发展,迪士尼的《花木兰》就是绕过院线,在Disney+上上映,定价19.9美金,英国电影协会还对迪士尼提出了批评,中国疫情期间的《囧妈》虽然没有收费,但也可以算作是PVOD了,同样受到了中国院线方的批评;除了电影以外,电视剧、综艺、动漫都可以使用内容付费的模式在流媒体平台上进行分发,观众更加多样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创作者也不必为了迎合平台方和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而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其实爱奇艺也是国内最早采用PVOD方式发行电影的平台,目前爱奇艺超级影院中有《征途》、《怪物先生》、《春江水暖》三部电影。

爱奇艺如果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D to C平台,还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影剧综的出品方是否接受这种分账模式,由消费者直接购买明显会增加资金回笼的时间和不确定性;二是中国消费者内容付费的意识不强,且精神付费的意识不强,抖音、快手上快速制作、快速分发的短视频就已经填补了大部分网民的一大部分时间,且这些内容制作者已经有直播、广告、电商等变现方式,让中国网民“为优质内容付费”难上加难;第三个问题是爱奇艺作为平台方的护城河,如果爱奇艺在内容分发环节参与度降低,话语权降低,那么爱奇艺的不可替代性也会减弱,不可避免地中国将会出现长视频赛道的拼多多,到时又是一轮刀光剑影的鏖战。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为时尚早,爱奇艺未来业绩令人堪忧。

#互联网#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