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糖尿病死亡报告出炉,“40-44岁”、“70-74岁”是死亡高发期,男性患者风险更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3

$原创 医脉通 医脉通内分泌科 2024-02-01 21:35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40-44岁”、“70-74岁”死亡高发,男性患者更应留意自身健康!

2024年1月24日,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1型和2型糖尿病死亡负担:基于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死亡负担贝叶斯分析的2030年预测》研究报告。报告对1990~2019年30年间中国和全球糖尿病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核心要点

数据表明,仅2019年,我国就有超17万人因糖尿病死亡,其中“40-44岁”、“70-74岁”分别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此外,男性患者死亡风险明显较女性更高,男性相关死亡率的持续上升值得关注。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40-60岁患者预期寿命缩短4-10年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估计,2017年全球约有4.76亿糖尿病患者,137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正以每年2.5%的速度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5.7亿,死亡人数预计将达到159万。据估计,到2030年,糖尿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GDP损失将达到1.7万亿美元。

平均而言,糖尿病使40-60岁的人的预期寿命缩短4-10年,并使死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增加1.3-3倍。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对糖尿病的认识、治疗和控制不足,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糖尿病相关医疗支出居全球第二位。

仅2019年,我国超17万人因糖尿病死亡

1.中国

1990年,我国因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为6,005例和64,084例。30年后的2019年,1型糖尿病死亡人数下降了25%,但2型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了162.8%,增长至168,388例。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的变化趋势与此一致:1型糖尿病ASMR由1990年的0.507下降至2019年的0.317,下降37.5%;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ASMR上升了118.7%,从1990年的5.414上升到2019年的11.839。

➤死亡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1990-2019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死亡的AAPC分别为-2.827和-0.763。

2.全球

全球1型糖尿病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55,417例增加到2019年的78,236例,增加41.2%;因2型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由1990年的606,407例增加到2019年的147,2934例,增加了142.9%。

全球1型糖尿病ASMR基本保持不变,从1990年的1.036上升至2019年的1.011,而2型糖尿病ASMR上升了67.9%,从1990年的11.335上升至2019年的19.036。1990~2019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AAPC分别为0.223和0.365。

表1 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糖尿病(1型和2型)死亡负担及其AAPC变化

“40-44岁”、“70-74岁”——我国糖尿病的死亡高发期

1.1型糖尿病

全球1型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1990年时在0–1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2019年时,在40-4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图2a)。

在我国,因1型糖尿病死亡的人数,1990年时40-44岁年龄组是最高的,2019年时仍然是40-44年龄组最多(图2b)。

既往认为,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期或青春期,但目前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甚至包括在80岁以上的个体中。与1990年1型糖尿病死亡高峰年龄0~14岁相比,2019年已推迟到40~44岁组,这表明全球对于1型糖尿病的诊疗,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图2c,d)。在全球范围内,1990年和2019年,因2型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均在75–7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图2c)。在我国,2型糖尿病的死亡人数在70-7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图2d)。

注:(a)全球1型糖尿病;(b)中国1型糖尿病;(c)全球2型糖尿病;(d)中国2型糖尿病

图2 1990年和2019年中国和全球不同年龄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死亡人数和ASMR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女性!

研究按性别分组,分析了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1型和2型糖尿病ASMR的变化趋势。

1.中国

在1型糖尿病人群中,女性ASMR始终高于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性和女性ASMR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基本持平。

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1990年以来,我国2型糖尿病女性ASMR高于男性,并于2005年两者达到峰值随后下降。2007年男性2型糖尿病ASMR超过女性并开始上升,而2005年后女性2型糖尿病ASMR持续下降。

2.全球

2001年以前,全球1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ASMR高于男性,2001年以后出现逆转,男性ASMR逐渐高于女性。

相比之下,1990-2019年,全球范围内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ASMR始终高于女性患者,并且男性和女性ASMR均在2003年和2005年呈现“双峰”,之后下降,并在2011年之后再次上升(图3b)。

注:(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

图3 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1型和2型糖尿病ASMR变化趋势

3.男性2型糖尿病相关死亡率的持续上升值得关注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负担较女性更重,可能与女性对健康信息更敏感、风险意识更高、就医意识更强以及更积极地实施一级预防有关。女性更注重健康饮食,而男性更倾向于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这可能导致男性血糖控制不佳。

在早期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男性BMI尤其是腰臀比(WHR)显著高于女性(WHR为女性的16倍)。超重或肥胖的男性可能有较低的血清睾酮浓度,这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表明,男性胰岛比女性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

女性较低的死亡率可能表明雌激素具有保护作用。与安慰剂相比,激素替代疗法可将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35%。另有研究表明激素作用可以保护或延缓遗传因素对女性2型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死亡负担存在明显差异

1.中国

1型糖尿病死亡负担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图4a),2型糖尿病死亡负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4b)。

2.全球

1型糖尿病死亡负担也呈下降趋势(图4c),2型糖尿病则较为复杂,呈现出“升高-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图4d)。

注:(a)中国1型糖尿病;(b)中国2型糖尿病;(c)全球1型糖尿病;(d)全球2型糖尿病

图4 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ASMR联合回归分析

未来10年预测:中国及全球糖尿病死亡负担预测

研究预测,2020-2030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ASMRs将逐步降低。

具体而言,预计中国因1型糖尿病死亡人数将从2019年的4,504例下降至2030年的3,129例,降幅为31%,ASMR有望下降;预计2型糖尿病死亡人数将从2019年的168,388例下降至2030年的129,365例,降幅23%,ASMR预计也将出现下降。

全球1型糖尿病死亡人数预计将从2019年的78,236例减少至2030年的68,252例,降幅为13%,ASMR预计也将下降;2型糖尿病死亡人数将从1,472,934例减少至1,165,361例,降幅21%,ASMR预计也将降低。

本文小结

分析表明,尽管30年来1型糖尿病死亡率下降,但中国和全球2型糖尿病死亡率仍然很高。预测在未来十年内,糖尿病的死亡率将逐渐下降,仍尤其要继续关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同时,研究人员也指出了本项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首先,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省份的疾病负担可能有很大差异,未能评估具体省份的糖尿病死亡率负担。其次,研究只评估了中国和全球糖尿病的死亡率负担,并没有探讨可归因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供了从过去到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死亡负担变化趋势的数据,可为决策者提供相关参考。$通化东宝(SH600867)$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全部讨论

02-02 06:25

不错的数据研究

02-01 22:11

很不错的数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