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胰岛素市场的版图上,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不在同一个坐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2喜欢:25

昨天,看到《胰岛素集采第一年,“下降”是关键词》一文(网页链接),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不同的意见。我觉得集采对胰岛素行业的影响,单用“下降”两个字来表述是远远不够的。不同药企,情况不同,需要进行结构性分析。

1. 中标价格及集采影响差异

2021年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相关中标产品价格比对:

1)预混人胰岛素:28.96元(甘李药业:17.89元,低于通化东宝61.88%);

2)餐时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42.33元(甘李药业:23.57元,低于通化东宝79.60%);

3)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77.98元(甘李药业:48.71元,低于通化东宝60.00%)

本次胰岛素集采,联邦制药报价最聪明,报价与报量之间达到了优化平衡;通化东宝,心态最好,比较好的维护了原来的价格体系,所以,胰岛素集采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我觉得,通化东宝联邦制药比较准确地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企业定位准确,两家公司竞价策略也可圈可点。通化东宝的定力、自信心以及恪守游戏规则的大局意识,更是彰显于胰岛素集采全过程。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是价格弹性非常低的一个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联度很低。胰岛素更换品牌,不仅要更换注射针、注射笔(不同品牌不通用,且有各自的专利,实际上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同时,也会发生换笔费用),还要换掉原来的医生,而医患关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另外,换药有血糖波动的风险,换药也需要住院观察(成本比较高),所以,胰岛素品牌忠诚度、使用粘性的特性极为鲜明。

胰岛素集采半年多以来,A类中标企业(包括甘李药业联邦制药)降价并没有换来预期的增量,已经说明了一切。

不难看出,胰岛素集采对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等各个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2. 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不同

胰岛素不是联邦制药的主营业务,胰岛素只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5%左右。拿一家能够做西式牛排的中餐馆与专业的西餐店进步比较,我认为没有实际意义。今后,如果其主营业务抗生素原料药高歌猛进,管理层有抓大放小的思想也是正常的,胰岛素产品会不会被联邦制药边缘化也不一定。

虽然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主营业务都是胰岛素产品,但产品结构完全不同。市场结构更是大相径庭。通化东宝基层医院涉入最深、市场覆盖面最广,患者也最多。所以,简单地用“下降”来描述胰岛素集采的场景,可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3. 技术水平、生产成本差异,核心竞争力不同

胰岛素集采前,联邦制药毛利率低于通化东宝甘李药业高达20%+。我们都是搞企业的,这样的差距用“巨大”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差距的背后,折射出技术水平的高下。与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相比,联邦制药成本优势相形见绌,核心竞争力与前两者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胰岛素产品质量早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三代胰岛素会不会加速替代二代胰岛素?

有人说,二代、三代胰岛素价格倒挂,三代胰岛素将快速替代二代胰岛素;有人说,甘李药业三代价格低,所以,会取代通化东宝的二代胰岛素。一厢情愿的背后,我以为是缺乏对胰岛素行业、胰岛素使用特性的认识与理解。

我真的不愿意提其它公司,但是无法回避。事实上,通化东宝胰岛素患者人数是其它头部药企的好几倍,即便是三代胰岛素替代二代胰岛素,绝大部分还是在通化东宝内部进行。你说三代替代二代,对谁更为有利?

另外,二代胰岛素与人体胰岛素分子结构相同,所以没有排异反应,这是二代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本质性的区别。二代胰岛素是基药,列入国家基础药品名录。

网页链接

 5.管线布局、研发方向的差异

甘李药业延伸布局肿瘤领域,通化东宝则聚焦内分泌领域。此举,意味着两者在道路选择发生了变化。

6.界外企业进入胰岛素行业关山重重

从研发胰岛素产品,到拿到胰岛素批文并不难,而胰岛素生产线建设、市场渠道架构与推广、产品生产工艺实践与探索(注意:专利障碍)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不是有钱就能够进入胰岛素领域的。等你按部就班进入市场,产品生命周期也可能过去了。再则,龙头企业甘李药业一剑封喉(极低价中标),客观上阻挡了界外药企进入胰岛素行业道路。就此方面内容,我写过几篇文章,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

 7.新技术、新产品替代

通化东宝股吧混了十多年,有关胰岛素的传奇故事不绝于耳,贵州百灵、江苏万邦、合肥天麦、波兰博欧特、东阳光…的故事,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当然,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曾供职于诺和诺德的球友@弓真 在回复@唐老僧相关疑虑时说的一段话言简意赅:

我猜您昨晚吃饭还是用的筷子,即便刀叉显得那么高级又有范儿。胰岛素二代、三代之分,有一部分是国际厂商为替代而造势,实际功效、差距没有感觉的那么大。如@金山之旅 所提及的,目前即使动物胰岛素每年还有数亿元的销量。

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国际市场数码相机的“更新迭代”,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弓真 先生的思想,数码相机使用了一样的套路。

8.中国市场胰岛素版图

A.外资巨头: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是当前中国胰岛素市场第一方阵;

B.头部企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是国产替代、未来进军国际市场的主力军;

C.其它公司:目前销售量比较小(达不到经济批量)的公司、尚处于研发阶段的界外企业,知难而退或是最终选择。

全部讨论

2023-02-09 15:55

很荣幸又被@金山之旅 引述。
昨晚小聚,几位东宝小股东闲聊。我又大言不惭的预测:5年内东宝二代胰岛素都能维持10%的销量增长。理由如下:
1. 诺和不再推广其二代胰岛素
2. 甘李也主打大城市
3. 一二线城市之外,患者支付能力较差(二代为医保甲类)
4. 糖尿病患者基数自然增长
$通化东宝(SH600867)$ $联邦制药(03933)$

2023-02-14 02:52

筷子 方便又实用,刀叉不好用!二代终究会因为不方便 不好用而逐渐萎缩,毕竟新增患者很难想象会去用二代而不去用三代!

2023-02-14 02:48

筷子和刀叉的比喻不恰当,两者有代差,不过筷子是三代,刀叉是二代

2023-04-27 07:39

一季度数据不好啊

2023-02-10 10:11

@金山之旅 ,@弓真,请教两位:国际大厂(如诺和诺德,利来,赛诺菲)的胰岛素三代的毛利率数据是多少?是否在90+--95%附近?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2023-02-09 19:42

金山老兄,这两天东宝涨得好猛,是因为GLP申请上市吗

2023-02-09 15:39

深刻赞同,现在股价涨上来了,我估计大家也会赞同了

2023-02-09 13:49

很多人认可你的观点,股价涨停了

2023-02-09 13:27

感谢先生长久以来如此深度而又耐心的分析,祝您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