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救市与央企国企市值管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42回复:0喜欢:186

上周上证指数跌破2022年4月27日低点引发短期恐慌,再次印证了我之前的多次判断,我们一直处于长周期的熊市,任何一次反弹都仅仅只是熊市反弹而非牛市反转。

先上结论,本轮救市带来的也仍将是熊市反弹而非牛市反转,推演逻辑参考之前文章。本文重点谈谈救市逻辑和央企国企市值管理。

首先本轮救市选择央企国企作为主角的原因是要完成低成本救市。我们举国上下正处于缺钱状态,解决地方债城投债问题,救房地产,维持汇率稳定,处处需要用钱,而救市的钱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央行开足马力印钞票即可,我们的货币发行是有锚印钞,即便对于很棘手的地方债和城投债问题,我们采取的也是有抵押担保的借新还旧,抵押品质量姑且不论,最起码不是无锚印钞。所以,选择低成本救市是必然选择。

当前股市现状,白马股大部分仍然相对高估,19-21年白马股牛市严重透支未来的债还没还完,重仓这些白马股的又是层层套牢的各种基金,太费钱,因此不会成为救市的主线。而中小盘创业板甚至科创板估值也不便宜,对指数拉动作用也不大。对于非基金重仓的央企国企,拉动成本低,对指数贡献又很大,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本轮救市的主线是央企国企,救的是指数,而非个股,更不是要发动牛市。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历史将重演并贯穿本轮反弹始终。

再谈谈央企国企市值管理主线是否值得投资。上市公司市值长期向上的唯一推动力是可持续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注意,这里我用到了长期和可持续性。央企国企短期内通过优质资产注入,收购兼并,利用财务手段透支未来,也许会带来短期一两年的业绩增长推动市值提升。但是这并不具备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即便看短期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也包含了太多不确定性。回顾历史,撒切尔夫人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推动了英国的国企私有化改革,还有我国曾经的国有企业下岗潮,都是源于国企效率低下。如果通过行政考核就可以提升国企效率,这些有高瞻远瞩的政治领袖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因此,央企国企市值管理只是中短期题材概念,是救市的手段,并不值得长期投资。

虽然21年初至今我已经空仓了三年,但是此次反弹,我仍然不会参与,在资本市场我喜欢弯腰捡钱而非下场赌博。

最后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八代掌门人的一段话结束本文:聪明的投资,就是不要过度频繁投资,而是关键的机会要去把握住,去做你真正了解的和你能够做得好的。大多数时间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不是成为一个积极的演员。

#中字头持续活跃,中国石油冲击连板?#

#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指标,中特估回来了?#

#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沪指站上2900点#

$中国石油(SH601857)$ $药明康德(SH603259)$ $农业银行(SH6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