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哪些细分反转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40回复:37喜欢:289

半导体行业很大,细分行业非常多,我花了五天的时间整理了半导体大部分公司Q3的业绩情况,目前业绩有明显反转的领域都集中在手机相关的领域,比如模拟芯片(艾为电子、立芯微、英集芯)、SOC芯片(晶晨股份、中科蓝汛、炬芯科技)、传感器芯片(思特威)、射频芯片(卓胜微)领域,被寄予厚望的存储估计要等到Q4了。

文章比较长,有一万字,也很枯燥,结论就是上面这一句话,细分的话看下面加粗的内容也行。

1、CPU和GPU

这块上市公司不多,只有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寒武纪景嘉微龙芯中科等五家。整体看,就海光信息好一点。

海光信息: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归母净利润8.34亿元,同比增长38%。Q3单季度收入13.3亿,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2.15亿,同比增长28%。收入增长慢一些,但是利润增速更高一些。中规中矩吧,没有惊喜也没有惊讶。公司市值1506亿。

澜起科技:存储接口芯片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7%,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80%。Q3单季度收入6亿,同比增长-37%,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同比增长-44%。澜起科技业绩应该跟存储芯片挂钩多一些,所以Q3也一般。澜起科技市值629亿。

寒武纪:AI芯片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9.5亿元。Q3单季度收入0.31亿,同比增长-66%,扣非归母净利润-3.08亿。这业绩属实对不起股价,股价一度超过千亿。寒武纪市值450亿。

景嘉微:军工芯片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36%,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Q3单季度收入1.24亿,同比增长-33%,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业绩也相对一般。

龙芯中科:国产CPU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Q3单季度收入0.86亿,同比增长-37%。

2、晶圆代工

我们在看看晶圆代工的三家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晶圆代工可以代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情况,Q3整体情况一般。

中芯国际:晶圆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13亿,同比增长-13%,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同比增长-68%。Q3单季度收入111亿,同比增长-13%,扣非归母净利润7.7亿,同比增长-70%。目前市值2682亿(按照A股价格计算)。

华虹公司华虹半导体):晶圆代工龙头。不过公司没披露三季报,这也太有个性了。目前市值777亿。

晶合集成: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0亿,同比增长-41%,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104%。Q3单季度收入20亿,同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收入降幅缩小了,但是依然在下降。目前晶合集成市值345亿。

3、封测行业

封测目前看跟晶圆代工一样,Q3还是不行。

从收入利润来看,封测收入Q3部分恢复增长,有反转迹象,但是利润还不行,可以再等等,个股上几家小企业(甬矽电子、立扬芯片、伟测科技)规模太小了,虽然有弹性,但是不确定性比较大。

长电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04亿,同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7.47亿,同比增长-66%。Q3单季度收入83亿,同比增长-10%,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同比增长-53%。收入同比下降幅度有收窄,但是整体还在底部。目前长电科技市值551亿元。

华天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81亿,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还在亏损。Q3单季度收入30亿,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华天科技Q3收入已经恢复增长,但是利润还在亏损。目前华天科技市值286亿元。

通富微电: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59亿,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还在亏损。Q3单季度收入60亿,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通富微电Q3明显反转了。目前通富微电市值310亿。

甬矽电子: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6.3亿,同比增长-5%,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还在亏损。Q3单季度收入6.5亿,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甬矽电子收入不错,但是利润不行,不过有反转迹象。目前甬矽电子市值119亿,这是新股估值,有点高。

深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10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同比增长-39%。Q3单季度收入32亿,同比增长-28%,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同比增长-72%。深科技这业绩也一般,但是今天一字板,核心是公司业务中存储芯片封测占比高,是存储封测龙头,而昨晚大基金增资长鑫,对存储芯片是利好,所以一字板。

还有两家独立封测企业:

华测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2亿,同比增长-5%,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同比增长-56%。Q3单季度收入2.04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增长-68%。伟测科技收入增长还行,但是利润不行。伟测科技市值98亿。

立扬芯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76亿,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同比增长-29%。Q3单季度收入1.31亿,同比增长19%,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立扬芯片收入增长还行,利润也不行。立扬芯片市值最低,只有45亿。

4、半导体设备。

整体看,半导体设备公司Q3还维持了不错的增长,依然是半导体行业里最亮的星星。

北方华创: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46亿,同比增长46%,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同比增长79%。Q3单季度收入62亿,同比增长35%,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同比增长24%。北方华创Q3单季度利润增速略有下滑,但是原因去年基数太高,整体看,依然维持高增速。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94亿元,同比增长44%,占前三季度收入比例为64%,覆盖率极高。目前北方华创市值1345亿元,PE约为37倍。

中微公司:核心是刻蚀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0.4亿,同比增长33%,扣非归母净利润7.3亿,同比增长14%。Q3单季度收入15亿,同比增长41%,扣非归母净利润2.15亿,同比增长6%。中微公司Q3单季度利润增速下滑明显,但是也无需担心,公司规模小一点,利润波动大一点正常,核心还是收入增速。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14亿元,同比增长-31%,占前三季度收入比例为30%,合同负债同比下降不是好现象。目前中微公司市值1048亿元,PE约为65倍。

拓荆科技:核心是薄膜沉积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7亿,同比增长72%,扣非归母净利润1.76亿,同比增长57%。Q3单季度收入7亿,同比增长49%,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同比增长76%。拓荆科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15亿元,同比增长62%,占前三季度收入比例为88%。目前拓荆科技市值460亿元,PE约90倍。

华海清科:核心是抛光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8.4亿,同比增长62%,扣非归母净利润4.59亿,同比增长72%。Q3单季度收入6亿,同比增长46%,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同比增长24%。华海清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缺点是三个季度收入均在6亿,环比没有增长。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13亿元,同比增长20%,占前三季度收入比例为72%。目前华海清科市值331亿元,PE约45倍。

盛美上海:核心是清洗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7.5亿,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同比增长33%。Q3单季度收入11亿,同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同比增长4%。增速也有所下滑。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7.45亿元,同比增长13%,占前三季度收入比例为27%。目前盛美上海市值516亿元,PE约44倍。

华峰测控:核心是测试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2亿,同比增长-33%,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同比增长-48%。Q3单季度收入1.37亿,同比增长-42%,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同比增长-65%。华峰测控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下游是封测企业,其他是中芯国际等企业,所以这个下滑主要是封测行业扩张减慢有关。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0.34亿元。目前华峰测控市值162亿元。

芯源微:核心是涂胶显影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2亿,同比增长34%,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同比增长83%。Q3单季度收入5亿,同比增长30%,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同比增长134%。芯源微增速不错。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3.59亿元,同比下降41%。目前芯源微市值204亿元。

至纯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2亿,同比增长14%,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同比增长-19%。Q3单季度收入7亿,同比增长-11%,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增长-23%。Q3不行了。截止2023年Q3,合同负债余额5亿元,同比增长74%,合同负债还行。目前至纯科技市值106亿元。

5、半导体材料

目前没看到特别好的。

EDA软件,公司主要是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

华大九天:EDA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6.4亿,同比增长32%,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同比增长-35%。Q3单季度收入2.35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同比增长-86%。从增速来看,Q3反而大幅下滑了。华大九天市值552亿元。

概伦电子: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2亿,同比增长30%,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同比增长-251%。Q3单季度收入0.7亿,同比增长14%,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从增速来看,Q3也大幅下滑了。概伦电子市值103亿,差不多是华大九天五分之一。

广立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56亿,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同比增长69%。Q3单季度收入1.29亿,同比增长30%,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同比增长-18%。广立微市值179亿元。

半导体材料之硅片,一共三家企业:沪硅产业神工股份立昂微

沪硅产业:硅片龙头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4亿,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同比增长-172%。Q3单季度收入8亿,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同比增长-160%。沪硅产业是一直不赚钱啊,收入下滑幅度还加大了。沪硅产业市值498亿。

神工股份:硅片小弟弟,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2亿,同比增长-70%,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同比增长-134%。Q3单季度收入0.4亿,同比增长-68%,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这业绩大概率是出问题了啊,都没啥收入了,需求再差也不至于此。神工股份市值54亿。

立昂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0亿,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同比增长-89%。Q3单季度收入6.7亿,同比增长-6%,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立昂微市值218亿。

硅片是什么呢?就是各种芯片最基础的东西,各种差异都是封装在硅片上的,按理说,下滑10%左右应该跟行业差不多,所以神工股份这个下滑有点不正常。至于盈利大幅下滑,主要还是毛利率下滑导致,重点还是看收入波动。

6、模拟芯片

模拟芯片包括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射频芯片,下游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等,上市公司比较多,包括圣邦股份、思瑞浦、艾为电子、富满微、晶丰明源、芯朋微、明微电子、力芯微、芯海科技、必易微、臻镭科技、希荻微、英集芯、杰华特等。

整体看,可以看到跟消费电子尤其是跟手机相关的都在好转,与LED相关的也在好转。重点关注手机相关的模拟芯片:艾为电子、立芯微、英集芯这三家。

圣邦股份:下游应用里手机占比17%,其他消费电子32%,泛工业领域占比约50%。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2%,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87%。Q3单季度收入7.3亿,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同比增长-78%。整体看,收入同比降幅大幅收窄,确实好转了不少。公司市值412亿,最高市值一度约900亿。

思瑞浦:下游聚焦通信、工业、汽车等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123%。Q3单季度收入2亿,同比增长-57%,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整体看,思瑞浦还在下行周期,但是公司钱多啊,账面26亿现金。公司市值211亿,最高市值一度约700亿。

艾为电子:消费电子占比最高。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Q3单季度收入7.8亿,同比增长109%,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虽然没赚钱,但是这收入底部反转明显啊。艾为电子21年上市,上市就是最高点,股价跌了60%,现在还有193亿。跟思瑞浦、圣邦股份比,艾为电子性价比就出来了。重点关注这家。

富满微:公司拥有4个大类在销售产品,包括LED屏控制及驱动芯片、MOSFET类芯片、电源管理类芯片以及其他类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3%,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Q3单季度收入1.92亿,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公司22年收入已经下滑44%了,23年Q2、Q3算是稳住了。富满微市值77亿,股价较最高点跌了80%。

晶丰明源:LED驱动芯片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14%,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Q3单季度收入3亿,同比增长40%,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这说明LED行业底部反转了。晶丰明源市值72亿。

芯朋微:家电芯片为主。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0%,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30%。Q3单季度收入1.96亿,同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Q3芯朋微还不错。芯朋微市值72亿。

明微电子:LED驱动芯片为主。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6%,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Q3单季度收入1.94亿,同比增长38%,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可以看到,三家led芯片为主22年收入都腰斩了,23年开始好转了。目前明微电子市值47亿、

立芯微:下游主要是手机、耳机。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7%。Q3单季度收入2.62亿,同比增长83%,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同比增长92%。目前看,凡是有手机业务的,Q3都表现不错。立芯微最近股价也比较强势,目前市值79亿。

臻镭科技:军工特种芯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4%,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44%。Q3单季度收入0.59亿,同比增长34%,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公司比较特殊,有一定的稀缺性,跟星链有关系,最近股价不错。

希狄微:这公司名字起的,消费电子占比高一点。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5%,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Q3单季度收入2.22亿,同比增长36%,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目前市值74亿。

英集芯:消费电子为主。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38%,扣非归母净利润0.06亿元。Q3单季度收入3.27亿,同比增长63%,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目前市值71亿。

杰华特: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3.8亿元。Q3单季度收入3.55亿,同比增长5%,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目前市值150亿。

7、MCU芯片

MCU芯片,下游消费电子占比约30%,A股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中微半导、芯海科技、国民技术、乐鑫科技、峰岹科技、复旦微电子等。

整体看,mcuQ3没有明显反转。

兆易创新:兆易创新既是存储芯片龙头,也是MCU龙头,22年mcu收入28亿。不过兆易创新Q3没有单独披露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4亿,同比增长-35%,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同比增长-77%。Q3单季度收入14亿,同比增长-28%,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同比增长-88%。兆易创新市值705亿。

中颖电子:国内小家电MCU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9亿,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同比增长-73%。Q3单季度收入2.94亿,同比增长-17%,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增长-75%。收入同比下降有所收窄,但是依然大幅下滑。中颖电子市值85亿。

中微半导:下游集中在小家电和IoT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6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同比增长-140%。Q3单季度收入1.76亿,同比增长87%,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同比增长-139%。从收入来看,中微半导收入增长还行,利润就不用看了。中微半导市值97亿。

乐鑫科技:下游主要是IoT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0亿,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增长7%。Q3单季度收入3.6亿,同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增长-1%。相对一般了。市值85亿。

芯海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84亿,同比增长-4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Q3单季度收入1.26亿,同比增长-15%,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芯海科技市值57亿。

8、SOC芯片

soc与手机有关,但是更多是跟音箱、耳机、手表、监控、机顶盒、tv、汽车等细分行业有关。

对比一圈下来,是不是觉得还不错。而且有些公司一眼高估一眼低估:全志、润芯微、晶晨股份三家对比,晶晨股份明显最低估。中科、恒玄对比,中科明显低估。重点是晶晨股份、中科蓝汛、炬芯科技这三家,大家可以结合图形再去优中选优。

全志科技:全志科技芯片下游相对分散,主要是汽车、IOT、机顶盒等。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1.2亿,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Q3单季度收入4.45亿,同比增长31%,扣非归母净利润-0.06亿。Q3收入还行,利润比较差。市值155亿

晶晨股份:晶晨股份下游主要是机顶盒、TV。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9亿,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同比增长-58%。Q3单季度收入15亿,同比增长17%,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同比增长38%。晶晨股份的数据非常好看,这反转了啊。市值252亿。

瑞芯微:瑞芯微下游主要是iot和视频监控。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5亿,同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同比增长-61%。Q3单季度收入6亿,同比增长83%,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同比增长322%。Q3单季度数据也很好看啊。市值275亿。

中科蓝汛:中科蓝汛下游主要是耳机和音响。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1亿,同比增长35%,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同比增长37%。Q3单季度收入4亿,同比增长69%,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同比增长245%。中科蓝汛今年就没有下滑。市值88亿。

恒玄科技:下游主要是耳机、手表。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6亿,同比增长34%,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同比增长-17%。Q3单季度收入6.5亿,同比增长36%,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同比增长19%。Q3反转也比较明显。市值149亿。

炬芯科技:下游主要是音响、耳机。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76亿,同比增长22%,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同比增长9%。Q3单季度收入1.57亿,同比增长65%,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同比增长136%。目前市值43亿。

乐鑫科技:下游主要是IoT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0亿,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增长7%。Q3单季度收入3.6亿,同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增长-1%。相对一般了。市值85亿。

9、传感器芯片

传感器芯片上市公司主要是韦尔股份、格科微、思特威三家,2022年全球市占率约为13%、4.7%、2.3%,下游手机市场占比约50%。

韦尔股份:半导体芯片业务收入占比80%。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51亿,同比增长-2%,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同比增长-90%。Q3单季度收入62亿,同比增长44%,扣非归母净利润2.09亿,同比增长206%。这个Q3业绩出来,今天高开高走,可惜没涨停。

格科微:芯片占比100%。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2亿,同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Q3单季度收入13亿,同比增长1%,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同比增长-20%。这个Q3业绩一般般,不过股价这几天也跟着大涨!

思特威:芯片业务占比100%。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8亿,同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Q3单季度收入7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也感觉一般。

目前韦尔股份、格科微、思特威市值分别为1315亿、493亿和197亿,相比较而言,思特威比格科微更有性价比啊。而且华为哈勃和大华股份都是思特威的前十大股东。

10、射频芯片

我们简单看看卓胜微、唯捷创芯等消费电子的三季报,这两家公司我在10月12日刚好发过一篇深度《射频前端行业深度》,两家都是射频芯片和模组一体化企业。

卓胜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31亿,同比增长2%,扣非归母净利润8亿,同比增长-17%。但是Q3单季度收入14亿,同比增长80%,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同比增长96%。非常牛的底部反转,基本回到了21年Q3水平。

唯捷创芯: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6亿,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同比增长-147%。但是Q3单季度收入7亿,同比增长54%,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同比增长134%。

11、存储芯片

北京君正:前三季度收入34亿,同比下降19%,扣非归母3.47亿,同比下降52%;Q3单季度收入12亿,同比下降15%,扣非1.41亿,同比下降36%,环比略有好转;

兆易创新:前三季度收入44亿,同比下降35%,扣非归母3.41亿,同比下降77%;Q3单季度收入14亿,同比下降28%,扣非0.65亿,同比下降88%,环比继续下滑;

东芯股份:前三季度收入3.7亿,同比下降61%,扣非归母-1.57亿;Q3单季度收入1.3亿,同比下降44%,扣非-0.76亿,环比继续下滑;

普冉股份:前三季度收入7.7亿,同比增长0.45%,扣非归母-1.11亿;Q3单季度收入2.99亿,同比增长54%,扣非-0.13亿,环比大幅改善;

12、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企业包括:士兰微、华润微电子、斯达半导、新洁能、东微半导、扬杰科技和宏微科技等上市公司。

整体看,功率器件今年以来在寻底,大部分企业Q3反而是最差的,不过股价跌的是真惨,长远看,性价比还是不错的,重点还是斯达半导。

士兰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0%,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73%;Q3单季度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同比增长-87%。收入还不错,利润不行,原因也很好理解,下行周期,利润下滑幅度很大。士兰微市值343亿。

华润微: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扣非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51%;Q3单季度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同比增长-66%。华润微比士兰微好一点,Q3也有好转迹象。目前华润微市值713亿。

斯达半导: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40%,扣非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16%;Q3单季度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同比增长3%。斯达半导数据好看一点,不过Q3增速差一点。斯达半导一直是成长最好的功率半导体。目前斯达半导市值298亿。

新洁能:下游新能源、汽车、通讯占比超过50%。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7%,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8%;Q3单季度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5%,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同比增长-37%。收入下滑幅度越来越大了。新洁能市值119亿。

东微半导:下游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各类工业及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车载充电机等领域,2022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5%、15%、20%、21%。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8%;Q3单季度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同比增长-67%。目前东微半导市值79亿。

扬杰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9%;Q3单季度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同比增长-29%。目前扬杰科技市值209亿。

宏微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85%,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70%;Q3单季度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32%,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同比增长10%。这家表现很好啊。目前市值75亿。

芯导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5%,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57%;Q3单季度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23%,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增长-5%。目前市值51亿。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今天回看这个文章,发表那天11.06半导体etf是高点,接下来直接从0.9跌倒0.6

2023-11-07 12:55

有遥遥领先的情绪高地上,市场对消费电子的偏爱更多一些,消费电子中实景最景气的折叠屏受到资金追捧。

2023-11-06 13:50

可以不披露三季报吗?监管不管吗?

03-24 23:12

学习

相当好

02-06 08:19

Mark

2023-11-23 13:31

留存

芯片死垃圾,北京君正死垃圾,涨时不张,跌时使劲跌,马奶买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