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53
目前的复苏,的确是结构性的,服务业明显复苏,房地产上下游明显衰退;不同人群的处境天差地别,体制内、中产整体上家庭财富未受到巨大冲击,富裕阶层血厚更是继续潇洒,体制外、7-8阶层受影响很大,房地产去杠杆、教培打压、互联网反垄断等减少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工作机会,大学生就业困难……
但你要说缺乏工作机会吗?好像又不是这样,低端工作岗位其实蛮多,朴朴送货员、美团外卖骑手、流水线工人等很多岗位都有人员需求,只是跟大学生的期待有差距。
看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最近几年农村增速一直超过城镇居民增速,扶贫、提高农村退休金、提高农村医保报销比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投入……分配上在向底层倾斜。
过去的繁荣过度依赖房地产上下游,经济整体上需要重新适应,很多房地产业失业的人需要在房地产之外的制造业、服务业找到工作机会,这有个过程。好消息是,新质生产力、新三样、服务业都在蓬勃发展,每年两千多万人超过60岁,每年去世的人口数量也会长期维持高位,会腾出大量工作岗位……
还有,全球制造业周期,已经进入到上升周期,海外经过2年左右的库存消化,目前开始进入补库存周期,有利于中国外贸出口和相关产业增加人手……中国大量行业都在大规模出海:APP、电商、零售甚至餐饮……这仅仅只是开始,这会给中国年轻人带来大量海外工作机会,中国年轻人应该走出去,中国以外有广阔天地……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但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城镇化率仍然存在5-1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更多的将以农村老人去世、农二代婴儿在城镇出生的方式完成,仍有一部分农村居民去县城或乡镇买房或投靠儿女的方式实现城镇化,这都会带来增量的住房、装修、家电、消费等需求,房地产的就业数量最终将稳定在一个仍然不算小的规模……
所以,我们几年内将走出房地产泡沫崩盘的阴霾……

热门回复

减少的是消费少的农村老人,增加的是消费多的城市新人,城镇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农村居民高得多,这有很多研究证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城镇居民收入更高、有社保医保更敢花钱、城镇里什么都要花钱。所以,城镇化本身就能拉动消费内需循环。

有个地方有点困惑:每年去世人口多虽然看起来大量岗位,也减少了这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实际是否能增加岗位啊,还有每年2000多万人超过60岁,老年人的消费倾向也是不如年轻人的

60来岁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可不低,甚至因为忽然不用上班,玩得飞起,比如我同事去年刚退休,就给自己两口子安排了一趟北极之旅去看极光[捂脸][捂脸]

农村60岁老人,普遍没多少现金

个人以为20年内应该是没有地产普涨行情了……而且房地产还没有破产清算的,最低点应该在破产清算后出现$万科A(SZ000002)$

看10年能不能走出房地产阴影吧,房地产是一个长周期行业

60岁的农村人基本上是农村的主力干活的,消费能力很弱,干个农村的集市都舍不得花钱。基本上就是买点日用品。

明白啦,谢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