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系溃败”,关茅台什么事?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凤凰网11-04 13:14字数2898阅读需4分钟

  既然是价值投资,认清价值才是理性。杯弓蛇影地“茅系”、茅台分不清,可不是投资理性的表现。

  特约撰稿丨关不羽

  最近资本圈里又玩出了新概念——“茅系溃败”,不少投资小白不明就里,真以为茅台股份出了什么大事。殊不知“茅系”和茅台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所谓“茅系”指的是某一产业领域中的白马股企业, 新能源 电池有“电茅”,食用油有“油茅”,甚至小家电细分出来的扫地 机器人 生产商都可以自称“扫茅”。反正自称“某茅”又不要茅台股份授权,白蹭白不蹭,就成了所谓“茅系”。

  这种资本话术往好里说,算是良好的愿景,要是这些企业都能成长为真正的行业龙头,那当然好。可惜的是,茅台就是茅台,茅台的底蕴,“茅系”学不了。

  01

  真白马是“马坚强”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茅系溃败”反而凸显了茅台在资本市场动荡期的独特优势。

  本轮A股动荡,源于市场预期不确定的心理冲击。经济高增长已成往事,PPT创业、讲故事圈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谁都得掂量下手上的股票是真白马,还是假白马。油也“茅”,电也“茅”,万物皆可“茅”的蹭热度,说明茅台是“真香”。但是蹭来的热度终究不是原装的,“茅系”鱼龙混杂,承受不住市场心理冲击,溃败毫无悬念。

  假白马跌到,连累真白马。市场情绪波动的泥石流难免误伤,真白马也有灰头土脸的时候。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10月份跌跌不休的 白酒 板块,翻过月份牌就重新站起来了。正所谓“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茅台就是茅台。

  11月1日,白酒概念盘中大幅拉升, 贵州茅台 涨逾8%,现身 沪股通 十大成交活跃股,位居沪股通港资成交额第1位,港资总计成交48.55亿。净买入2.80亿,净买入额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量的1.66%。

  强势反弹的行情持续了两天,虽还不能轻言触底,但是比起各路“茅系”的一趴到底,市场支撑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冰火两重的市场表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越是市场预期转弱,靠“成长性”画饼的假白马就越受质疑,只有久经考验、业绩稳定的真白马才能化身“马坚强”屹立不倒。

  恐慌情绪也好,换仓游戏也罢,都不会无休无止。溃败的“茅系”和重新站起来的茅台,是一副清凉剂。投资市场回归理性,不是见白马就杀,而是价值投资的重塑。

  02

  “茅周期”:投机短周期VS市场长周期

  毋庸讳言,资本市场有投机属性,真白马也会遇到真投机。贵州茅台“宇宙第一股”的“辉煌历史”是昔日打鸡血的产物,不可复制,也不可持续。但是,“二极管思维”的捧杀转棒杀也不是成熟的投资心态。

  金融市场是虚拟的,却不是虚幻的。再复杂的资本故事,也离不开实体市场的真实表现。A股市场的腥风血雨,看得人胆战心惊。但是,实体的白酒市场,却是波澜不惊。

  中国酒业协会在10月29日发表了《从资本市场看中国白酒“价值论”》,详细罗列了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的业绩,几乎都是两位数增长。数据面前,股市黑嘴们的“白酒下行周期论”,不攻自破。

  ▲《从资本市场看中国白酒“价值论”》(节选)

  “白酒下行周期论”看上去很唬人,其实不值一驳。社会面的宏观消费需求当然会受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但细分的微观领域可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时至今日,还认为喝点小酒还是所谓“奢侈型消费”,是看低了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平了。社交应酬、小酌怡情等等白酒消费场景,已经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便不是基础消费,至少也是稳定的习惯性消费。消费习惯,是不会说消失就消失的。

  而且,作为成熟的产业部门,大型白酒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序列,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即便是白酒之王的茅台,也在产品多元化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如果消费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以其雄厚的实力也不难做出相应的调整。经历过百年沧桑的茅台,环境适应能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白酒下行论”在资本市场是周期性出现的见怪不怪。资本市场素有“茅周期”之说。每轮“茅周期”都是唱衰开道,以股价“飞升”结束。

  2008年前后是“白酒过气论”唱衰,“专家”们声称高度酒已经过时,年轻消费群体不接受传统白酒。结果如何?不是喝茅台的都改喝拉菲了,而是年轻消费群体回归了。

  2013年是“白酒市场萎缩论”唱衰,理由是“八项规定”出台冲击之下白酒消费市场万劫不复。结果又如何?太阳照样升起,茅台还是一瓶难求。

  “茅周期”不是消费市场的长周期,而是投机客瞎捣鼓的短周期。无脑唱衰和“宇宙第一股”的炒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翻过来倒过去,都是惦记韭菜的钱包。

  真实的市场长周期是稳定的,因为消费逻辑是稳定清晰。好酒就要好好喝,这才是真实的市场逻辑,没有资本市场投机的那么多弯弯绕绕。中国酒业协会另一公开发文称《中国白酒产业是充分市场化的长周期产业》,可谓一语中的。

  要炒作“宇宙第一股”时,说得天花乱坠,好像三五年后人人都喝茅台一般,这是资本逻辑,不是市场逻辑。要玩“茅周期”的操盘游戏时,又说得天崩地裂,好像明天茅台酒卖不动了。这是投机逻辑、投机周期。投机周期没有长周期,但是产业和市场是有长周期的。

  比起普通的消费品,茅台五粮液 等高端白酒更多了一个品牌价值积累的长周期,这才是核心的长期投资价值。

  03

  品牌价值,无可替代

  好酒要陈酿,高端酒类品牌更需要时间的淬炼,长期投入、悉心培育,才能赢得百年不衰的市场认同。稳定的市场认同,意味着稳定的消费群体。这才是茅台价值保障的深厚底蕴。

  而且,这种品牌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百年传承”在不同的时代会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发展,茅台等高端白酒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微观体现。高端白酒当年是只闻其名的传奇,在今天则是生活品质提升的载体,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消费属性。高端白酒消费,已经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而是幸福感的满足和表达。向往富裕繁荣的时代情感,岂能轻易舍弃?

  所谓消费,不只是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是心理层面的需求。如果只看到前者,是无法理解消费市场的深度,从而低估了消费市场的韧性,也低估了消费商品的品牌价值。

  在酒类消费中,满足心理层面的消费需求是最为明显的,却也最容易被忽视。把酒类消费视为“买醉”,是真不懂喝酒者的心。“千金裘、五花马,呼儿将出换美酒”“惟有饮者留其名”,哪里是买醉那么简单?

  酒类消费的复杂心理因素,是穿透时空的文化现象。因此,酒类商品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品牌意识、注重品牌价值的商品。时至今日,各国酒类消费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品牌价值的竞争。

  酒类商品的品牌价值,不是几页PPT讲故事就能搞出来的,而是长期整合了独特的自然条件、不可替代的特色工艺等等不可替代因素,还要受到市场的长期考验。这可不是初出茅庐的“茅系”们可比的。

  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多事之秋”,投机注水的时代过去了,现实的骨感倒逼价值投资的理性回归。“宇宙第一股”的狂热消散,对茅台、对中国投资市场都是好事。但是,轻言泡沫的恐慌也不是回归理性。

  既然是价值投资,认清价值才是理性。杯弓蛇影地“茅系”、茅台分不清,可不是投资理性的表现。

  无论资本市场刮什么风、唱什么调,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只有一个贵州茅台,是好酒就要好好喝。

——石空寺人注:文转自大智慧,仅供球友传阅。如涉版权,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