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用笔记记录成长的脚印👣
《奥马哈之雾》——任俊杰 朱晓芸著、

误读5:龟兔赛跑

主要误读:即使已经过去了50多年,人们还是经常以短期表现去评估巴菲特所做的一切。

我方观点:只有到终点,我们才能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菜鸟阿东注👣

这两天巴菲特又火了,不是因为今年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亲临股东会,而是日经指数创新高,而巴菲特恰好在前两年大量买进日本四大商社,短期内赚了一大笔。

最近关注到券商APP的历史查询功能,中信建投的“蜻蜓点金”只能查询一年以内。无独有偶,认识的人用的其它券商APP也是这样。

为什么券商只提供一年的客户数据呢?是因为数据量太大,难以保存,还是别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大多只关注明星基金经理一年的盈亏呢?是因为我们自己短视还是基金和媒体的营销手段就想我们知道这些?

我想应该有以下原因:

1、我们中大多数人确实短视,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缺乏耐心,大多都有一口吃个胖子的臆想,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怎么快速从10万变成1000万,甚至若干个小目标。

2、我们往往都比较健忘,最关注的是离我们眼前最近的事情,而忘记了更长远的记录和规律。

3、短期内的业绩往往跟市场情绪或运气有关,我们向往美好但往往又比较虚荣,常常把自己短期内表现最好的一面采用夸张手法展现给别人,而尽力掩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别人看到我们或者我们看到别人时都觉得好并心生羡慕甚至嫉妒,也想立即采取同样的行动。

4、我们的人性缺点被券商、基金公司、媒体给利用了,它们满足了我们的欲望,获得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这也算是“客户是上帝”的商业逻辑体现吧。

我个人也常常跟着别人查看自己的年度业绩,同时也想尽力克服这方面的人性和心理取向,所以我用EXCEL亲自记录自己的历史交易信息并最终统计成连续的、累积的投资记录。这样的记录才可能帮助我自我总结并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知,有助于我在这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的比赛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跑姿,提醒自己不要懈怠并且绝对不能用损毁膝盖为代价去获得短时间内的领先优势。

就像书中所说:“即使你的目标是获取资本买入和卖出的差价,也应该以5-10年为一个周期来规划你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