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头上的三座大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1

银行的估值为什么这么便宜?这和银行利润前置,风险后置,并且高杠杆的生意模式有关。

但是银行的估值并不是天生就这么便宜的,银行的估值曾经也有过五十倍以上的高光时刻,那么为什么如今的银行估值如此便宜呢?这就不能不说压在中国银行业头上的三座大山了。

第一座大山: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自从2013年以来,以支付宝,零钱通,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

马云在2008年的时候就曾经喊出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言。

民间股神林园也曾评论银行没有投资价值,认为银行业是一个没落的行业。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确实对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些冲击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流了一部分存款业务;

2,分流了一部分小微贷款业务;

3,影响了银行的一部分结算业务。

十多年过去了,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息揽储,提升体验等方式确实抢走了传统银行的小部分业务,但是却并未动摇银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

第二座大山:净息差不断下降。

中国的银行业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净息差下降,分别是:

1,2008年到2009年;

2,2015年到2016年;

3,2021年到现在。

应该说中国的银行业总体净息差在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这个净息差还会继续下降么?这个只有天知道了。

但是我们知道当银行的净息差降到1.5%左右,很多银行就会亏损,降低到1%左右,参考2000年左右的日本银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亏损。

第三座大山:房地产迟早崩盘!

房地产崩盘论和中国经济崩盘论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两个永恒的话题。

自从2014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必然崩盘的言论甚嚣尘上。我也相信这是真理。

那么房地产崩盘后会中国的银行会怎么样呢?

很多聪明人说:请参考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经济崩盘后,日本的银行确实给出了最生动的答案:

坏账率最高达到8.4%!并且花了15年时间才将坏账率降到平均水平。

净息差降低到1%以下!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平均ROE来到5%左右!很多银行亏损甚至破产!

银行无法通过外部融资来扩张!于是只能扩展国际业务。

去年,中国的房地产果然崩盘了,以恒大为首的房地产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崩塌。

银行头上悬了几十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迅速落下。

但是中国的银行会走日本的老路么?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历史。

全部讨论

到2024年了,再纠结这些问题有点蠢的感觉,

05-22 10:39

过去10年还有一个大山。就是签了巴塞尔协议后,一直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影响了分红。

其实这些问题是很愚蠢的问题,10年前问还可以理解,到了2024再问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