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李竹:「十分新生」的背后,是涉过不为人知的暗流 | 沙丘专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 月 29 日,英诺天使基金宣布科技创新二期基金完成第二次关闭,规模超10 亿元人民币:

新基金投资领域将继续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早期投资,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赛道。其已投资 2 亿元,60% 投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项目各占 20%。

英诺天使基金从早期的什么都投(「互联一切、智能一切、娱乐一切」)到如今专注科技创新、2023 年科技项目投资占比达到 100%——

在创始人李竹看来,十年进化,如今「找到了自己的能力圈」的英诺,始终不变的是对未来的好奇心、对创业者和 LP 的同理心和责任心、以及「投资创新、成人达己」的初心。

01 从长成一棵树,到种下一片林

沙丘:如果请您为事业发展划分阶段,您会怎么划分?

李竹:我一直都在创业的道路上。

我经历了三次创业:1993 年和我的四位大学同学一起创立软件公司,后来被清华同方收购,我们收获了第一桶金,也通过同方上市,熟悉了国内资本市场;

2005 年做了视频网站,起步也很强劲,第一轮融资就拿到了红杉资本、SIG 资本几千万美元的融资,这个规模在今天也是很难得的;

而第三次创业,就是我从 2013 年创立英诺天使基金,从事天使投资。做天使和投资中后期不同,更多是和创业者一起讨论战略、创造价值。所以我们现在做投资,也依然保持着创业者一般的心态。

沙丘:您的形象一直是儒雅、稳重的「儒帅」,您曾有过膨胀或 emo 的时刻么?

李竹:创业途中,心态波动是很正常的。在事业顺利、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轻狂,觉得自己很牛。

2008 年直播奥运会期间,我们与央视达成独家合作,拥有奥运比赛播放权,每天有上百万人观看我们的节目,那时的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膨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意识到,这些成就只是创业旅程中的一部分,它们并不决定一切。这个认识让我学会了带着敬畏之心去对待事业,更加小心谨慎地投资,确保资金被用在最应该投入的地方。

同样,创业也会遇到困难。例如,当我们开始做软件开发时,市场竞争不激烈,我们几个月就开始盈利了。但是,当我们转向做视频网站时,我们遇到了带宽和版权两大难题。

带宽还可以通过花钱搞定,但版权问题却不是单凭金钱就能解决的。我们不仅需要与国内版权方进行谈判,还要联系国外的几大电影公司等版权方,面临很多困难。

但这个情况在我们引进海外投资人后有了改善,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了海外版权的问题,而在国内,我们与中央电视台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最终大部分解决了版权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我们是无法克服这些难关的。

尽管面临挑战,我从未 emo 过,因为我相信总能找到出路。

沙丘:您在决定终止第二次创业时,心情怎么样?

李竹:那段时间,我们的视频网站需要烧钱来购买版权和带宽,经过测算后我们发现,盈利是非常困难的。同时,我们个人投资的一些公司成功上市了,有投资人认为我在帮助创业者成功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建议我应该多在这方面发挥能力。

刚好 2011 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成为了清华校友总会 TMT 协会的首任会长,这个「帮助校友创业」的角色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最终在 2013 年,我们决定成立英诺天使投资,关停了视频网站并做了股权回购。做出了这个决定那一刻,此前长时间的种种摇摆、煎熬都仿佛重负落地,准备好轻装上阵、迎接下一个挑战。

有了这些创业经历,我们能够体会到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有更多同理心,也为第三次创业的天使投资积累了认知和人脉。

沙丘:在外界看来,无论是您书香门第的出身、高考状元的身份、清华的光环、大资本的眷顾……这些都是成功的标识,您一路顺风顺水取得了这很多成就,您自己怎么看?

李竹:我想,顺与不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本人的心态。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资金短缺、招聘难题、版权合作等一系列挑战,有很多要耗费精力去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果创业者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坚信自己所做的事业终将成功,并致力于把每一步都做到最好,就能走过逆境、抵达对岸。

从个人经历来看,虽然我的三次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是因为在坚持中,不断寻找解决方案,顺利并不意味着没有遇到过困难,是在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能够应对和涉过那些不为人知的暗流。

沙丘:高考状元、保送清华、首次创业一举成功、得到千万美元融资、创立英诺……这些事情中,哪个最难?

李竹最难的是创立英诺。现在我们英诺走过了第 10 年,得到了众多早期投资母基金的支持,其中很多资金背景是政府,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难的。

英诺天使基金宣布科技创新二期基金的 LP 包括中金启元、北京科创基金、朝阳科创基金、大兴发展引导基金在内的母基金(出资额占 60%),九安医疗中新集团在内的产业投资方,红杉中国、海松资本等在内的知名投资基金以及其他市场化机构。

以前,创业是你有一个坚信并想要实现的想法,如果能说服投资机构,他们就可能给予资金支持。随着项目的发展,你可以逐渐获得 A 轮、B 轮的融资,推动项目向前发展。投资者的态度更多是「先相信,后看见」

但现在我们创业是做投资,LP 在给予资金支持前,更多是「先看见,后相信」,他们要看到你的过往业绩,评估你在较长时间内的表现,以此作为是否投资的依据。

因此,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迎来了 10 周年,这其实是长期努力的积累。我们必须致力于生态建设,这基本上是一项长期且类似公益的工作。在这十年里,我们不断积累业绩,通过口碑相传,获得了各地政府的认可,他们会因为听说「英诺做得不错,名列前茅」而愿意给予我们支持。

因此,在我这次三次创业,做天使投资,实际上比过去更加困难,需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这也是所有投资人共同面对的挑战。

英诺十周年庆祝会上,李竹与他的朋友们

沙丘:您提到「注重生态」,您对「生态」如何理解?

李竹:生态建设对于早期投资机构而言非常关键。我们投资的企业中有超过一半是所谓的「水下项目」,英诺能够有今天的业绩,归功于我们能够发现这些优秀的创业者。

以清华为例,我们在清华开设了一门创业学分课程,专门讲解创业知识,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分享经验,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准备和进行创业。所有的成本都是我们承担的。

尽管清华学生毕业后立刻创业的比例很低,大约只有 2%~3%,但经过 5~6 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后,有的人会重新考虑创业,他就会来找到我们。

还有清华校友创意创业创新大赛(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最初也是由我们赞助,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各地政府争相邀请、争相赞助的大型赛事,也成为清华校友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些都是我们坚持做了十年以上的事情。

李竹在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分享

这种做法就像是撒下一颗种子,可能需要五年、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果。长期坚持做一些看似与投资不直接相关、看似不能快速收获的事情,最终能够体现出生态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对于生态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和实践。其他投资机构或许也能从中受益,因为这些受过教育的创业者可能变得更加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了「创投」这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中国的创业生态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创业者的平均年龄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与美国硅谷的情况相似。硅谷的许多大型企业,如微软Facebook苹果,其创始人都是在大学毕业时或甚至未毕业时就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

这背后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早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大学生也变得更加成熟,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能够驾驭比他们年龄大的工作者。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年轻的创业者取得巨大成功。他们的思维不受传统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没有在大企业中工作过,不受那些环境的约束。此外,许多前沿科技,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往往源自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些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启发、支持这些年轻创业者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即使这些人在工作五年、十年后才开始创业,他们也会记得来寻求早期投资机构——比如英诺——来获取他们的第一笔资金。这正是早期投资机构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地方,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激发和支持创新的重要力量。

李竹在清华大学为学子们分享创业方向

沙丘:您投资了很多科技企业,您觉得同质化的创业者是否存在创新上的局限呢?

李竹:在探索创新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时,我深信每个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追求多样性。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创新领域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才。这种多样性是推动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清华大学的学生可能听相同的课程,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决策和思考方式。这与投资者非常相似,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形成多样性的基础。当我们观察清华大学的校友时,可以明显看到他们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等因素可能影响他们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甚至决定了能吸引多少优秀人才加入他们的公司。

清华大学的校友群体本身就体现了多样性,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生的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生,而这些研究生的本科背景也来自各式各样的学校,增加了整个群体的多样性。在英诺的投资组合中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可能占据了较大比例,这部分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更为熟悉和了解,同时也因为清华在科研方面的表现确实出色。

此外,我们也看到并投资了来自北大、上交、浙大、北航、中科院、西交大、西工大、北理工等众多高校的优秀创业者和优质项目。事实上,我们的投资视野还涵盖了全球的名校毕业生,不论他们来自美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和日本。

我们现在所处的科技创新时代,是一个精英主导的创业时代。这些精英不仅局限于某个小群体,而是一大批分布在不同行业、领域和阶段的人才,他们可能致力于革命性技术、前沿技术或是替代式创新,特别是在一些曾经中国无法完成、现如今因供应链需要重构而催生了新需求的领域。

我坚信,创新永远不会被垄断。它需要一群更加优秀的人才来推动,而这些人一旦决定投身于创业,他们成功的概率将会更高。

近两年的观察中,我注意到尽管创业的基数减小,但那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依然能看到刚性需求并选择创业的人,往往是更加优秀的人才。他们通常面临着极高的机会成本。但一旦他们决定全力以赴投入到某个项目中,就意味着他们已经看到了该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02 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天使投资人

沙丘:您在做个人天使时也获得很好的回报,出于什么契机决定要机构化地进行天使投资?又是什么因素促使您专注天使这个阶段?

李竹:最开始做天使投资,其实没有那么强烈的自觉,只是当时没有那么多的理财渠道,所以在收获第一桶金之后想继续支持 IT 行业的创业者,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在 2013 年,我们在硅谷发现,他们的孵化器几乎都是由管理着上亿美元资金的投资机构开办的,而不是像在中国那样,孵化器运作更像是一个独立的行业。

孵化最关键的是给创业者第一张支票。因此,我们决定创建一个专门用于支持校友创业的基金,这样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能借助我们的网络和资源为校友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成立英诺天使基金,从天使投资切入,投资了各种行业,最后发现还是科技领域给我们带来了最高的回报,于是我们决定专注于此。这并不是转型,而是发现了我们的能力圈在哪里。

我们也考虑过扩大基金规模,但最终决定专注于「给创业者第一张支票」,因为做好天使投资本身就充满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不少失败,特别是在消费和 O2O 项目上,这些项目往往生命周期短,缺乏持续融资的能力。这让我们认识到,真正值得投资的企业应该是那些有长期生命周期、能解决刚性需求的企业。

因此,我们在投资标准和纪律上给自己设定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像早期那样随意投资,而是有纪律、有标准、更加重投重管,以取得更好的业绩。

沙丘:您曾说英诺有「40 不投」,其中付出了最多学费的是哪一条?

李竹:其实负面清单的每一条,背后都有惨痛教训。

比如「团队相识少于1 年,或发展意见不一致」,有科学家在国外留学回国后,选择了自己的中学同学作为创业伙伴,但这样的组合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彼此是老朋友,但由于中学时期,大家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多年后再次合作时,双方磨合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导致团队的分裂。

因此,我们列出了许多可能导致团队分裂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宁愿保持观望态度。

建立自己的投资原则和纪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更有效地避免那些有高风险的投资,特别是那些因为团队问题而可能失败的项目,从而确保我们的投资更加聚焦于有潜力且团队稳定的创业项目上。

沙丘:建立纪律也是一种达成共识的表现,这和遵从非共识的投资理念矛盾吗?

李竹:确实,一开始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这两者在投资的世界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纪律更多体现在对创业团队和项目的基本判断上。我们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标准和负面清单,对创始人、联合创始人以及团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筛选。这种方法帮助我们避免投资那些可能因为团队问题而失败的项目。

而非共识,则是在项目的方向和内容上寻找独特性。在很多情况下,大众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某个创新的价值,认为这个方向或者这个事情的创新性不够,或者是时机尚早。这时,那些敢于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独到见解的创业者,往往能够更容易成功。非共识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帮助投资人发现那些大众尚未充分认识到其价值的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往往能够带来超额的回报。

因此,结合纪律和非共识的投资策略,意味着在团队和赛道的选择上保持严格的标准,避免投资那些团队问题明显的项目;同时,在项目的创新性和发展方向上敢于与众不同,寻找那些被大多数人忽视但具有巨大潜力的机会。这样的结合,可以使投资人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投资到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中去。

沙丘:您作为一把手,现在还承担哪一方面的工作?

李竹:作为基金的负责人,我认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确立并优化基金的运营架构,以保证其能够自我完善和进化。这样,基金才能持续发展,表现越来越好。

例如,我们的基金分配制度要公平合理,确保所有成员都能拿到 carry,并且我们是将 70% 的收益分配给团队成员的。此外,对于职位晋升的考核机制、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早期投资机构来说,没有数字化的运营管理系统,管理数百个投资项目将变得异常艰难。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系统,一切都将变得清晰可见,每个人的工作进展都能在系统中追踪。

另一个关键任务是确定基金的战略方向。这包括监测各个阶段行业的重大变化,理解这些变化对投资范围的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投资机会或是需要避免的风险。这需要我不断与团队和行业同行交流讨论,确立基金的大方向。

在确定了这些战略方向之后,剩下的时间会放到具体项目的考察上。与 VC/PE 不同,天使投资要求所有合伙人都必须亲自参与到一线投资活动中。在我们的团队中,超过一半的项目是由合伙人亲自挖掘的。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深入了解你投资的每一个项目的逻辑,而不仅仅是通过投资经理的简单汇报了解项目情况。

总之,天使投资是一项充满挑战且辛苦的工作,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愿意长期从事。但对于那些真正热爱这个领域的人来说,这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追求。

沙丘: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李竹:我的老师罗建北教授,我看到她在清华科技园的孵化与建设中,展现了对创业生态的深刻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如何通过提供资金、资源和指导来帮助优秀企业成长。

罗建北教授,1970 年从清华毕业后留校任教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书记,清华大学软件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同方常务副总裁,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清华创业园主任等。

还有美团的王兴,我在他身上看到诚信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本来要发布美团达到了千万订单的消息,但当天恰好还差几百单,他就推迟了原定发布计划,直到第二天订单量实际达成才宣布。这体现了他对正直和真实的尊重,这样「正心正念」的行事品格,不论做创业和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

沙丘:做投资人之后,从亲自下场变成一个「陪伴」的角色,您会有需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的时刻吗?

李竹:实际上,在面对真正优秀的项目时,投资人需要投入的精力是很少的。

投资人应该在关键时刻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比如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其它项目中遇到的坑,避免重蹈覆辙。当创业者遇到困惑或与资本发生冲突时,投资人可以充当沟通的桥梁。

不管创业者多么优秀,总会有他们需要投资人帮助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你应当及时出现,提供帮助;而在其他时候,则应该退后一步,让创业者自主发展。

特别是对于一些科学家型的创业者,由于他们可能对商业运作不够熟悉,所以他们需要的帮助会更多。这种帮助可能包括评估他们的商业伙伴是否合适,或在融资过程中提供支持等。因此,根据不同创始人的需求,投资人提供的帮助也会有所不同。

任何一位天使投资人都不可能独立取得成功。我们作为小股东就需要坚持「成人达己」——首先帮助创业者和公司取得成功,确保我们的 LP 获得回报,最终我们自己也将因此成功。只有持续地帮助他人,我们才能持续地取得好的业绩。

李竹作为带班导师,与沙丘黄埔 3 期同学们合影

03 范式变革,勇站潮头的底气是深潜和积累

沙丘:有人认为,在当前的不确定环境下,对未来长期的趋势越来越看不准了。您对未来长期的趋势怎么看?

李竹: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中,很多投资者对未来三到五年持有疑虑,但我认为这个时间框架可能太短。我们应该将视野放得更长远,比如十年甚至二十年。

以中国为例, GDP 已居全球第二,且仍然保持上升趋势。尽管在中美关系中存在一些紧张,比如在旧金山会晤时,尽管拜登承诺在供应链上不会与中国脱钩,但在高科技领域,美国依旧采取了限制措施,试图压制中国的后发优势。中国过去在科技应用上追赶世界,但现在面临的挑战是需要从追赶转为创新。

尽管如此,我观察到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虽然在某些领域我们可能落后两三年,但基本上能与美国保持在同一代际水平。在生命科技领域,中国的创新药物越来越多,国际合作也在增加;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有潜力的企业。

面对这些积极的变化,我认为我们应该支持这些充满信心并致力于创新的企业家。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资本相对匮乏的状态,特别是在美元基金投资额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支持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信心与支持将为这些创业者提供成长的机会。

即便中国的后发优势面临压制,发展可能会遇到阻碍,但只要我们坚持市场经济、坚持国际化道路,并坚定支持创新者,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央政府也将科技创新定为国策,作为引领未来增长的关键要素。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特别是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我们面临的竞争其实更多来自于自己。只要我们能持续自我超越,就能不断前进。停滞不前将意味着失去穿越周期的企业和错过投资浪潮。特别是对于早期投资来说,现在反而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沙丘:您关注的领域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李竹: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见证了多个行业发展范式的巨大转变。对于加入沙丘的学员们而言,揭示这些变化至关重要,它不仅指导我们了解哪些行业正在经历变革,还帮助我们形成适应这些变化的投资逻辑,识别应该关注和回避的领域。

人工智能(AI)为例,新一代的 AI 技术与过去传统的 AI 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不仅能服务于企业,也能直接面向消费者,能够通过 AI 技术连接数字世界,同时通过高级机器人技术连接物理世界,这使得其变现能力大大加速。与此同时,许多上市的 AI 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这揭示了行业的新挑战和机遇。

新材料行业的变化同样引人注目。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和 AI 技术的应用,材料的研发过程从原本可能需要十年的实验,缩短到了现在的一年内,极大地加速了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去年,新材料行业的投资增长超过了 200%,在整体投资环境低迷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尤为突出。这不仅表明了行业范式的变化,也为中国这一在新材料领域相对落后的国家,带来了弯道超车、迎头赶上的机会。

出海策略的转变也值得关注。与过去以服装、玩具等传统商品出海不同,去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光伏等高端制造产品成为出海的主力。在当前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参考 90 年代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那些创新并能够成功出海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和投资。

因此,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我们的投资逻辑也需要相应更新。我们应该寻找那些有潜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这包括他们的团队素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公司的增长来自于海外市场,这证明了将视野放到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了解这些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指导我们现在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帮助我们预见并把握未来的机遇。

李竹在沙丘课堂上

沙丘:您会感到过去的经验在前瞻未来时的不适用吗?您如何跨越以过往形成的经验框架去判断未来趋势的「时空门槛」的?

李竹这个过程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和分析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对过去进行真正的复盘和理解。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每一次的经历都蕴含着宝贵的教训。通过深入了解历史,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过去十年的发展,而是要扩展视野,回顾过去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或两百年的历史,这样我们就能从中学到更多。

有很多书籍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这样的学习和理解。当我们审视历史时,会发现很多事件和发展模式往往是重复出现的。这种历史的重复,提供了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基础。

了解了过去之后,我们再来观察当前的产业链形态和机遇,通过分析找到那些关键的创新点。正是这些关键的创新点,帮助我们识别出有潜力穿越未来、跨越周期的创业公司和团队。

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对未来发挥想象力。我们需要识别出哪些刚性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英诺没有分析师,团队每一个投资人都必须做行业研究,在最关键的创新点上找机会。

最终,当我们深信不疑并持续探索时,天使投资的魅力就会显现。它不仅关乎财务上的回报,更是对未来变革的一种投资和信仰。这个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观察和思考,通过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就能够捕捉到改变世界的机会。

李竹在沙丘课堂上

沙丘:您谈到现在多个行业和领域都在发生范式上的变化,您觉得能够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重要能力是什么?

李竹:过去,我曾认为能够投资到能带来百倍、千倍回报的企业主要依靠运气,但现在我认为这背后更多的是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一旦拥有了深刻的认知,我们就能够重复地复制投资成功的案例。

特别是在 AI 领域,这一波 AI 与过去的AI 存在本质的不同,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在决策和执行能力上的飞跃,这使得 AI 能够渗透到千行百业中,无论是 ToB 还是 ToC。当每个人都受到 AI 技术的影响并开始使用时,这个产业无疑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早在 2021 年,我们就开始关注大模型技术,并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投资。到了 2022 年,我们投资了基础大模型公司,如深言科技。随着 ChatGPT 在 2023 年初的爆发,我们的投资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并不是在混乱中盲目投资,而是在清晰看到了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后,做出了明智的投资选择。

去年,我们积极布局 AI 领域,投资了许多与 AI 相关的企业,包括AI for science、AI Agent、人形机器人等。我认为,当你相信某个趋势时,就应该在这个方向上撒下种子,静待花开。并不是说在投资的那一刻,所有投资机构都会对其前景有共识,实际上,当我们投资深言科技时,还有一些机构本可以一起投资,但他们最终放弃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大模型还没有形成共识。但半年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天使投资的关键在于能够凭借敏锐的认知,抓住趋势的先机。我们努力在 VC 之前看到这些机会,这正是我们能够成功投资的秘诀所在。

沙丘:在 2024 年 1 月5 日,您出任了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副理事长和院长。您的这个新身份即将发挥什么职能?

李竹:这个研究院致力于帮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国实际应用中落地,实际上,中国在做应用方面是非常擅长的。作为一个民营非盈利机构,我们的目标不仅局限于推动对话型 AI 的发展,而是探索 AI 技术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场景。

大模型的应用远不止于简单的对话交互,它们能够在业务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从感知到决策支持乃至执行任务,都能显著提升效率和效果。例如,AI Agent 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支持更精准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这种技术的进步意味着 AI 可以被应用于几乎所有领域,从提高 AIA(人工智能辅助)的准确性到物理世界的应用,如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可以完成如叠衣服、搬运物品、烹饪,甚至照顾老人等任务,展现了 AI 技术的革命性潜力。

我们相信,当前 AI 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因此,成立这样一个专注于 AI 技术投资和应用的非盈利组织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掘并投资于优秀的企业,还能够通过支持这些企业的成长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2024 年对于 AI 技术的落地至关重要,我们预期会有更多的优秀企业浮现。通过扶持和帮助这些企业,我们既能向创业者学习,又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 AI 领域进行有意义的投资。

李竹出任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副理事长和院长

沙丘:您谈到让运气成为能力,我想这是一个让不可控变得可控的提升,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李竹:在早期个人投资阶段,我投资了如美团游族网络德生科技等后来上市的公司,这些投资带来了不错的回报,让我有了更多的资金继续进行天使投资。

然而,当你管理的基金项目数量达到几百个时,就会意识到实际情况与最初的想象不一样。特别是从 2018 年开始,我们的投资重心完全转向了科技领域。通过这一转变,我们发现,尽管面临疫情等挑战,我们的业绩却越来越好,尤其是在2019 年到 2023 年,我们逐渐找到了复制成功的规律。

与 2018 年之前的投资策略相比,我们现在更倾向于集中投资,选择更少的项目进行深入投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分散投资于众多企业。这种转变源于我们对认知和研究的重视,我们不再依赖运气,而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企业的充分认知来做出投资决策。

就像巴菲特所说,了解一个行业的前 20 名企业后,他更倾向于只投资排名前 2 位的公司。这同样适用于一级市场的投资,深刻的行业认知是我们能够成功选择投资项目并获得良好回报的关键。现在我们的成功率已经与 VC 投资接近。

我们总结的经验是「用 VC 的打法做天使」即在进行投资之前,进行深入的行业研究,自顶向下地寻找和评估项目,而不是被动地等待项目来找我们。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投资有潜力的企业,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投资成功率。

04 投资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

沙丘:您认为优秀投资人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李竹:对一名优秀的投资人而言,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同理心至关重要。能够深刻理解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的挑战与困境,这种能力往往来源于投资人自己曾经的创业经历。事实上,我们在英诺团队中有不少成员都有过创业的经历,创业者最能理解创业者,知道创业者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创业的坑在哪儿。当创业者遇到难题时,我们能提供更贴心、有效的帮助。

同时,我和其他合伙人也长期作为 LP,参与了其他近二十支基金,对 LP 的想法、要求和意愿感同身受,对行业的冷暖理解深入,这也推动了英诺不断完善自己,做一支积极管理、透明、可持续的基金,与 LP 相互成就。

其次,好奇心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品质。作为投资人,若缺乏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兴趣,就很难在众多项目中发现那些真正具有潜力的创业者。好奇心驱使投资人去倾听创业者的故事,去理解他们的创新和梦想,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寻找优秀创始人的基础。

最后,我提到的「成人达己」,即愿意先帮助别人成功,再寻求自己的成功,是做好早期投资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创业初期,创业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这时候,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投资人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投资人如果能够以一种无私的态度去支持创业者,帮助他们成长和突破,最终也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和成功。

沙丘参访英诺天使基金

沙丘:您在沙丘也曾多次担任导师,您觉得同学们在沙丘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竹:在当下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对于愿意来沙丘学习的人而言,他们能深入了解行业内部的洞察,掌握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投资逻辑和行业趋势。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导师们的个人投资实践到对整个行业洞察的学习路径,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特别是在 2024 年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了解过去几年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至关重要。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投资行业的格局,也重新定义了成功企业的标准。了解这些变化,你才能更精准地发现行业内的潜在独角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找到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优质企业。沙丘也是因时制宜,不断迭代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学员能够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在即将开始的第 14 期,我希望能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些市值数百亿的上市公司和链主企业,直接观摩那些成功企业家的风采和他们所处行业的最新动态。这样的实地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员对行业的理解,也为他们在一级市场上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和依据。

在这个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很多投资人可能感到迷茫和不确定。沙丘正是希望成为他们寻找答案的灯塔,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投资逻辑,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通过深入学习和实地考察,我们相信每一位学员都能在这个复杂的投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选择。

沙丘:是什么驱动力让您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勉工作?

李竹:首先是因为我对这些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每天,我会遇到许多创业者,他们会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激情和创新。这些创业者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可能拥有上万小时的专业积累。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在不断学习。

第二点,我一直想投资一些能够改变未来的项目。在早期投资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乐趣,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

当一个人失去好奇心时,他就变老了。就像村上春树所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间变老的」。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愿意探索周围世界的心理状态,愿意帮助他人,这些都是保持自己快乐的重要因素。尽管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忙碌和挑战,但正是这份好奇心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使我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追求名声、地位,而是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能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做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

鲜少有人能被长久铭记,我曾看电话簿,发现同样叫「李竹」的人就有好几页。所以人还是要追求那些让自己心安的事,多关注家人和朋友,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保持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外部环境的波动,无论是经济变化还是个人财富的波动,能够平和淡然地看待,采取适当的应对,我认为这是最佳的心态。没有必要埋怨或担忧。只有当你保持足够的耐心时,你才能真正做好投资、真正地帮助到创业者。

作为投资人,我们与创业者打交道时,他们经常寻求我们的建议。如果你自己都处于混乱之中,不淡定甚至内心消极了,那么你就应该考虑离开投资行业了。你不应该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创业者。

因此,我希望我们沙丘的学员在这一期的学习中,能够互相传递正面、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这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心态不仅对个人有益,也能为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沙丘:临近耳顺之年,您有什么新的感悟?

李竹: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实际上等同于退休,因为我的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我们现在更多地需要培养年轻人,过去两三年里,英诺一直在招聘,这可能在其他投资机构看来有些难以理解。我们这样做是想培养后辈梯队。

实际上,投资是一项可以持续到老的工作,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做到 70 岁、80 岁。只要你享受这种状态和生活,心态可以放宽松一点。

沙丘:对您来说,「退休」并不是不工作了,而是一种心态的变化。

李竹:对,我很难想象,如果所谓的退休,就是一个人从明天起什么都不干了,完全不关心基金的事务、不再看项目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你可能有更多时间去周游世界,但当你真正旅行一大圈回来,你也会感到疲惫、空虚,到那时,人就老了。

因此,我认为还是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在这过程中,如果想要旅游,就去旅游;想要做些什么,就去做。我认为投资实际上与退休并不矛盾。

沙丘:最后请您聊聊对 2024 年的愿望。

李竹:对于 2024 年,我希望整个环境能够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对我们的投资行业带来更好的改变。

当前的宏观环境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募资难、退出难成为普遍的挑战。因此,我期待二级市场能持续繁荣,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回报,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司能够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这不仅对个别公司和投资者有利,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整体逐步走出低谷,找到属于自己的上升轨道。

我认为,只有在这样一个更为乐观的大环境下,我们这个行业的所有人,包括投资者和创业者,才能真正激发出更多的动力来做好投资、推动创新,共同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事情。

点击加入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