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的诸神之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大数据文摘受权转载自未尽研究

有几个网站,教你如何对谷歌搜索进行“复古”。

它教你如何对满屏的shit进行disenshittification。

它教你如何回到并默认十多年前的谷歌,那时第一屏只有干净清爽的10个链接。

最近,谷歌兴冲冲地推出了新的AI搜索体验:在出现链接之前,先显示一个Overview,即提供一段答案,后面再附上十个链接,再往下可以看到相关的广告。

什么是最好的搜索?谷歌CEO皮查伊认为,最好的搜索,是总结成文的答案,再加上深究答案的链接。

但是,谷歌提供成文的答案,很快就翻车。

有人搜索如何让番茄酱粘在Pizza上,答案是用1/8杯无毒胶水。后来人们发现这是来自社区Reddit上11年前有人开玩笑的回答。谷歌自去年开始试用生成式AI搜索后,它总结出来的答案不时出错,这次全面推出Overview 功能,立刻翻车了。

是不是推理不够,就用搜索来凑?这也是大模型幻觉的老问题,只是因为谷歌搜索的量太大了,问题会更加突出。还有一个把Reddit上的玩笑当科学的回答:猫舔你的手,是想先尝下你能否被消费。

人们搜索到的东西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智能,但也令人产生花里呼哨的浮夸之感。

人们开始怀念十多年前的谷歌,那时第一页上只出现十个蓝色的链接,并附有每个结果的页面标题和简短的文本片段。这种只有大约10个网页链接的简约设计,在第一页被称为“十个蓝色链接”格式。那时没有那么多的Shit。

现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已经远远超越了仅仅列出10个蓝色链接。它们现在包括但不限于:

付费广告

优先展示的片段

知识面板

图像/视频轮播

本地商家列表

相关问题

等等

现在,又加上了一段总结内容。

尽管谷歌在第一时间手动修复了,但是,人们再一次对于AI的大规模应用难以放心。

谷歌时刻,而不是iPhone时刻

18个月前,当ChatGPT出世时,人们本能地想到,它将替代搜索,谷歌的颠覆者来了。其实大家争夺的是谷歌时刻,而不是iPhone时刻。

这是微软梦寐以求的时刻。纳德拉当初在微软就是做搜索必应起家的。他从搜索看到了云计算,也看到了AI将是技术的未来,将对搜索产生降维打击。这一次,“我要让谷歌起舞。”

人们以为,必应加上ChatGPT,或者ChatGPT的提示+答案本身,都足以颠覆传统的搜索。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必应的市场份额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ChatGPT的流量,自去年5月达到高点后,就一直没有增长。人们到处在谈论ChatGPT,它也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成为突破1亿用户的应用,但是,它的用户留存率很低。而谷歌对搜索市场的统治,岿然不动。

现在,ChatGPT也不得不考虑用户对于搜索的刚需。API服务,以及对帮助用户深度定制和集成GPT大模型服务,可以让OpenAI的收入达到年化的40亿美元,但是与当今科技巨头千亿美元的收入或者十亿级的用户相比,OpenAI只是一只独角兽,它需要证明它不仅有好的AI技术,而且能做出好的产品。

人们不禁要问,生成式AI究竟是颠覆搜索,还仅仅是搜索的一次迭代?搜索是不是依然在统治着AI?

微软在搜索和AI方面,一直被谷歌压抑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微软错过了移动时代。谷歌的搜索覆盖了安卓和iOS两大操作系统——它甚至每年要把在苹果设备上搜索广告收入的36%、每年高达200亿美元上交给苹果,就是为了获得在Safari浏览器上获得了一个默认搜索的待遇。

基于搜索的垄断性优势,谷歌在AI方面睥睨群雄,它把DeepMind收至麾下,在科技巨头中最早提出AI First;收购了深度学习之父辛顿的公司和团队,包括后来OpenAI首席科学家和联合创始人苏茨克沃;它几乎囊括了全球最顶尖的AI研究人才,并且发表了Transformer论文,引发了一场深度学习的革命。谷歌还最早推出了自研芯片TPU,建立起了自己的AI训练平台TensorFlow。

OpenAI的创办,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抗衡谷歌对AI的主导优势。苏茨克沃等一批大牛从谷歌跳槽OpenAI,影响了AI的技术力量格局,并且迅速崛起为与DeepMind抗衡的初创公司。

微软的考虑更为直接地出自商业和战略。

2019年,OpenAI推出GPT-3之前,微软首席技术官斯科特(Kevin Scott)给CEO纳德拉和创始人比尔·盖茨发了封邮件,对微软与谷歌之间大模型训练能力的差距感到“非常、非常的担忧”。

“我们在机器学习的规模方面已经落后了好几年。”

面对OpenAI和DeepMind在AI领域取得的进展,微软感觉无能为力,即没有基础设施、也缺乏开发的速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差距可能会加大。

在最近美国司法部诉谷歌的反垄断案中,司法部认为如果没有谷歌对搜索的垄断,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创新会更早出世。

斯科特建议投资OpenAI,得到了纳德拉的同意。于是,有了微软最初的10亿美元现金加算力的投入,OpenAI迅速推出了1750亿参数的GPT-3,直到2023年初,微软对OpenAI投资加码到130亿美元后,推出了1.8万亿参数的GPT-4。

人们一度以为谷歌搜索会陷入困境。微软的盘算是,集成了GPT-4的新必应,市场份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从谷歌那里抢走2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而谷歌搜索如果也集成AI功能,每天十亿量级的搜索量,巨额的推理成本,将会让谷歌的利润减少数百亿美元。

尤其是Meta开源大模型Llama的推出,让谷歌处于慌乱之中,内部员工发出了“我们都没有护城河”的危言。

但是,新必应推出一年之后,它增加的搜索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仍在3.5%左右,而谷歌仍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微软在个人AI方面,依然落后于谷歌。

最近,微软把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苏莱曼 (Mustafa Suleyman)招致麾下,负责消费AI业务,其实主要就是把搜索搞上去。

微软采取的另外一招,是自己研发大模型MAI-1,参数在5000亿以上,负责人正是苏莱曼。看来微软正在考虑另起炉灶,围绕自己研发的大模型,全面部署面向C端的应用。

再看谷歌

谷歌唯一的选择,是把生成式AI做到搜索里,而不是把搜索变成生成式AI。由于ChatGPT最初的惊艳没有转化为AI产品体验:幻觉、速度慢、推理能力弱等,它的留存率比起当今天依然统治的、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应用还有差距。

而生成式AI的助手发展方向,也很难摆脱搜索。既然摆脱不了,就套壳搜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乔姆斯基到杨立昆对目前阶段的生成式AI的批评,仍然不无道理,它更像是检索与搜索技术的增强,而那种已经发生质变的、基于互联网数据训练出来的AI,只是处于非常早期——它甚至不足以成为AI的未来。

这样谷歌就可以松一口气。谷歌拥有来自互联网的最大的索引数据库,组织和维护着超过30万亿个网页的索引,并不断更新这一索引,以确保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时效性。这个索引是谷歌能够快速检索和呈现结果的基础。

谷歌的索引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大量的网页、图片、视频和其他内容类型,这是它得天独厚的数据来源。难怪OpenAI不敢正面回答它是否在训练Sora大模型时用了Youtube的数据。

谷歌是互联网内容的向导,而OpenAI是内容的创造者,但目前仅就AI助理产生的大量内容来看,仍然不时露出内容的搬运者的马脚。

AI企业正在把助理产品做得越来越像搜索,如Perplexity,它能迅速搜索到相关的内容链接,加以概括和总结,同时把这些来源加以标注,还提供进一步的源链接。

Perplexity自称为“回答引擎”,它从相关的网站搜到相关内容后,再用一个大语言模型进行总结提炼,为用户提供一个答案,同时标出一些关键信息的来源。

另外一个可能创造新的推理与搜索体验的是Groq。打开它的网页,也是一个搜索框。它用自研的芯片和软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推理引擎,运行各种SOTA开源大模型,以每秒近千个tokens,秒杀所有的大模型推理速度。

GPT-4水平的推理能力,为用户生成的内容,对于比较专业的用户来说,许多令人不免产生套路感、空泛感。

近来ChatGPT做出了一些改变,生成的内容往往也会附上来源链接标注。

而中国以Kimi为代表的智能助理,问题稍微复杂一点,它就会先是疯狂搜索一堆网站,然后再费力地总结概括。

AI搜索

如果你看了下面Copilot的这个回答,可能会明白,为什么生成式AI要超越搜索,依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介绍下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迈克尔·乔丹,就会得出关于篮球巨星乔丹的内容。显然,问题要么出在必应,要么就是OpenAI。

OpenAI已经在主页为ChatGPT建立了一个搜索框,”问我任何事情”。搜索依然是生成式AI最重要的入口。

谷歌已经有一年半的“喘息”时间,AI推理的成本已经下降了80%以上,它可以向用户提供生成式搜索体验。谷歌凭借基于自研TPU的算力集群,可以在巨头中领先继续降低推理成本;接下来将通过多步的推理提升结果的准确性;谷歌在大模型的研究方面也不让OpenAI,下一代大模型也会进一步提升推理能力。

搜索依然是生成式AI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对谷歌搜索带来威胁的,可能是Meta这样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巨头。

虽然Meta的开源大模型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方法,但Meta AI已经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上线,扩展到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大量用户可以访问媲美ChatGPT免费模型的服务。Meta AI正处于其增长曲线的早期阶段,目前只覆盖其全部32.4亿日活跃用户的三分之一。

虽然Llama 3 70B在许多功能上无法与闭源大模型相比,但对于那些以移动为中心的用户来说,这很可能正是恰当的产品市场定位。

移动用户的刚需,可能是简短的常识性查询,没有必要用复杂输入和经过代理产生输出。Meta谷歌的生态,各有超过30亿用户,也许真正的对决是在它们之间,而不是必应/GPT或Perplexity之类。

在AI搜索真正立起来之前,人们依然会想复古搜索,却已经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默认使用“网络”搜索将让你使用谷歌仅显示10个蓝色链接,虽然这感觉像是将界面回滚到2011年,但请记住,你仍然不会将谷歌的搜索结果质量回滚到2011年。你仍然会使用一个感觉完全向SEO垃圾信息投降的搜索引擎。( Ron Amadeo)

租售GPU算力

租:4090/A800/H800/H100

售:现货H100/H800

特别适合企业级应用

扫码了解详情☝

点「在看」的人都变好看了哦!

全部讨论

06-06 16: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