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略了!电费账单背后还有投资“大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前几天定位上海的富二在朋友圈被一波电费账单刷屏了。

正常情况下每月电费百十块都尚能接受,但12月份,几百甚至上千的电费账单属实让不少朋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电费啥时候偷偷摸摸涨价这么多?

官方很快辟谣,居民用电收费并没有调整。由于12月大家居家办公用电时长增加,再加上冬季取暖设备的耗电量较大,很多人的阶梯电价进入单价较高的第三档标准,故而出现了电费爆单的情况。

“电费之谜”是解开了,富二想提醒客官的是,每个月的日常电费账单背后,其实还隐藏着投资“大机会”!

目前,我国的发电途径主要有5种,火电、水电、风电、光电以及核电,虽然目前火力发电依然是全国最大的发电量类型,但新能源发电的进展速度也不容小觑。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 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 55% 以上,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未来发电量结构中的“主人公”必然会让度给新能源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新旧能源之间的“王冠交接”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必然经历重重困难,能够直击其中“痛点”、解决关键问题的领域必然也是绝佳的投资机会聚集地!

痛点1:如何降低传输损耗?

目前我国的“风光电”技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甘肃、青海、蒙西等地,因为这里风速大,日照时间长,比较适合“风光电”进行布局。但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用电需求最高的地方集中在东部沿海,供需两地相隔甚远,如何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降低损耗就是个关键“痛点”。

怎么解决?“特高压”前来助力。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电压越高,损耗就越小,因此“特高压”可以在传输电力的过程中将损耗将至最低,解决我国新能源电力“西电东调”的空间问题。“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总投资3800亿元,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相较“十三五”期间的投资增长了35.7%,足见我国对“特高压”领域建设的重视程度。

痛点2:如何不再“看天吃饭”?

与稳定的传统火电相比,新能源自带“看天吃饭”的属性。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光伏发电需要阳光,那阴天的时候怎么办?风力发电需要大风,那不刮风的时候怎么办?水力发电需要足量的蓄水,那干旱时节怎么办?去年夏天“四川缺电”就是一个典型。

所以解决好“储能”问题格外重要,把多余的电存到储能装置里,用电紧张时再把电放出来。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在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的过程中,储能系统将成核心增量。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在内的多想新型储能技术都有被提及。

根据天风证券预测,2021-2025年,国内及全球储能装机量的年化增长率分别为93%、104%,可以说储能市场目前正处在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黄金阶段。

痛点3:如何创造“超级大脑”统领全局?

随着能源家族的不断壮大,各类新旧能源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无一不需要相互配合,高效运转,沿用传统的电网系统在执行中略显吃力,且成本十分高昂。于是电网“智能化”的需求也就诞生了。

针对新能源并网所带来的巨大波动,电网侧将会在调度和配网等领域建立坚强稳固的体系,实现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未来“虚拟电厂”可能会成为智能化的电力“超级大管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大型虚拟电厂试点项目,正飞奔在“从0到1”的快车道上,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新能源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想在“碳中和”领域畅快淘金?

富国碳中和混合

基金代码:A类:017041 | C类:017042

  2月2日即将盛大发行,等你哦~  

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1、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2、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投资本基金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证券市场整体环境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个别证券特有的非系统性风险,大量赎回或暴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基金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操作风险,因交收违约和投资债券引发的信用风险,基金投资对象与投资策略引致的特有风险等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百分之十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3、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4、本基金的募集初始面值为1元,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本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本基金投资者有可能出现亏损。

5、特殊风险揭示:

(1)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为0%-50%);本基金投资于碳中和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内地和港股通标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变化均会影响到基金业绩表现,基金净值表现因此可能受到影响。

(2)本基金可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3)本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当出现不利行情时,股价指数微小的变动就可能会使投资人权益遭受较大损失。股指期货采用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保证金,按规定将被强制平仓,可能给投资带来重大损失。

(4)本基金可投资国债期货,国债期货的投资可能面临市场风险、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

(5)本基金可投资股票期权,投资股票期权所面临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基差风险、保证金风险、信用风险,及其他操作风险。

(6)本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存托凭证。存托凭证是新证券品种,本基金投资存托凭证在承担境内上市交易股票投资的共同风险外,还将承担与存托凭证、创新企业发行、境外发行人以及交易机制相关的特有风险。

(7)本基金可能投资于信用衍生品,信用衍生品的投资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偿付风险以及价格波动风险等。

(8)本基金可投资科创板股票,若本基金投资于科创板股票,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退市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政策风险。

(9)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因而,本基金存在着无法存续的风险。

6、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7、富国碳中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以下简称“本基金”)由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网页链接和基金管理人网站网页链接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8、投资者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招募说明书》、基金份额发售公告以及相关公示信息。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不同销售机构采用的评价方法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不同,您在购买本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