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75喜欢:7
有人留言问我昨天热搜里这条什么意思,是利好还是利空。
这很简单,个人房贷大幅缩水,有两种可能:
1、购房者都变富裕了,全款买了,不需要贷款。
2、不买房了,不需要贷款。
你们觉得会是哪一种?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70后牛仔04-08 08:32

寿哥早,不买新房了,存量贷款也提前还了

记录者201904-08 09:26

他妈的佃户不交租了,地主老爷们怎么办?

HL笃定前行04-08 08:30

老头,早上好。不买房了,为什么不买房了?以前排队抢房,跟不要钱似的。

花甲老头04-08 08:32

那批人现在有不少断供的了

hqh199422504-08 08:35

实际上是贷款转换,将经营贷转换为房贷

全部讨论

04-08 13:11

出生人口

04-11 10:01

不买房了是肯定的。

04-09 06:14

寿老早安,选2

04-09 02:28

个人房贷规模以前太太太失衡了

04-08 21:54

两种各一半

04-08 21:38

期房就是欺房,谁还敢买新房

04-08 17:33

04-08 15:25

房价一涨,他们就会跟风买

刚需买房的,也等等再买了!买涨不买跌啊!

04-08 15:02

22年中国房贷规模是53万亿,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如果都按照30年按揭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计算,每年归还的房贷规模是1.76万亿。
2023年房贷规模缩减了5000亿,意思就是还了1.76万亿,重新放款了1.2万亿。
前面说了,每年还款1.76万亿是用等额本金的方式计算。如果采用等额本息方式计算,那头几年本金减少的很慢,考虑到国内掏空六个钱包快速上杠杆主要是在16年以后,我们姑且计算每年还款的本金只有1万亿吧(其实还可以更低),那也就是每年放款5000亿,
考虑到现在的房价,银行按揭大部分都是2成首付,而银行放的款又是房地产经营性现金流入的一部分,这点量对现在房地产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