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三段论!超额收益,总体上是因为行业的发展|长文

发布于: iPhone转发:23回复:46喜欢:59

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里的“山”和“水”,都是一种比喻和假设,我们一定要活学活用,能够把感悟的东西投影到方方面面,而不是刻舟求剑去思考问题。

一个人被烧红的烙铁烫伤了,在他的大脑里构建的体系应该是:外界+自己+疼痛,而不是烙铁+自己+疼痛。

因为道理与经验都是相通的,所以要会举一反三,不然今天被烙铁烫明天又被红薯烫了。

山水,可以理解为情感,财富,事业,人心等等方面,当你把这段话投射到其他的事情上面之后,你会发现其实都符合这三段的逻辑。

比如财富与金钱,本质也是这三个阶段,最开始拼命赚钱,认为钱就是最好的东西。

后来到了一定阶段,发现钱不是钱,它可以是尊严,可以是能力体现,可以是底气。

但是最终,你会发现,钱它就是钱,只有花掉了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属性。

第一个阶段,眼睛里都是与钱相关的事情,甚至看到个瓶子在路上,都要合计下能换几个钱。

这个阶段思考的是:什么能换成钱。

第二个阶段,手里可能有些钱了,就要思考如何运用,如何投资,如何滚动,说到本质就是投资,但是比我们理解的股票期货范围又大了不少。

这个时候是反过来的,你盯着一百块钱,想的是能换成什么?

这个阶段思考的是:钱能换成什么。

第三个阶段,终于明白,钱终究是要为人服务,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

但一个人的需求总是有限的,除此之外的财富,可能都和自己无关。人与人的生活,可能有质的差别,但不会有量的差距,所以就算你腰缠万贯,无非也就是一日三餐。

可能,有些人会抬杠,人家有钱的人肯定天天龙虾鲍鱼,海参燕窝,这质量无与伦比。

我举一个例子,刘强东是有钱人吧,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每天早上就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碗玉米粥,说实话我们家保姆吃得都是大鱼大肉,我吃的绝对不如我们家保姆好。”

每个人的需求,其实就那么多,因为有钱就吃的古怪吃的多?那身体最终会惩罚他。

事实上,有些所谓的有钱人,在生活方面开销并不是很大,按比例远远低于他们拥有的财富。

这个阶段思考的是:钱够花就行,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财富必经这三段论,每一段都是不同的思考阶段。

大家看似是三个阶段,但并不是所有人要按照这个顺序来,有些人已经在第二个阶段,但是无论他赚多少钱,都进不去第三个阶段,因为他卡在了欲望里面,成为了守财奴。

而有些人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也能成为第三阶段,他们对于财富有着更坦然的理解,活得明白。

这一类人,精神世界一般比较富足。

我们着重说说第二个阶段,很多人都在发愁把钱换成什么?

甚至为此而焦虑,因为楼价比较高,股票波动大,理财不保本,所以把钱换成什么,都担心投资不保险。

其实,大家还是想的窄了,如果你认为投资就是这些金融产品,那还是太小看这个世界和人生了。

投资最高的回报,其实是子女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一定要与人相关,因为人是最大的变数。

但是,一般人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投资子女教育就是要砸钱。

钱,只是个工具,适度就好,对于人的投资,就像播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时候也不是需要巨资。

就像一个土坑里放一个种子有点少,放两到三颗差不多,如果放里面几十颗,也许都活不了,这就是钱的适度。

比如子女教育,既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要给他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既要在知识上让他充盈,更要在人品上保持正道。

让孩子从学习中,学会思考,从思考中举一反三。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根本不是所谓的砸钱就能搞定,但确实是最好的投资。

很多人的家庭或者家族能够顺风顺水,就是因为出了一两个比较优秀的人,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但现实是,有些人宁愿盯着股票涨跌,也不愿意给孩子讲讲故事,在股市里亏几万都行,舍不得给孩子买一本过百的书。

这个是真事儿,我一位读者跟我说:“寿老,我家孩子喜欢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我也觉得孩子学历史挺好的,可惜这本书要116元,我记得书都应该打折,可惜折扣力度很小,我舍不得给她买,是不是等再降价去买?”

人生,虽然大部分人都在用时间去赚钱,但到了一个阶段大家会明白时间比金钱宝贵。

有些事情最好不要等,因为等着等着,也就没有下文了。

1岁的孩子喜欢拨浪鼓,5岁的孩子喜欢棒棒糖,现在如果你给一个30岁的成年人嘴里塞个棒棒糖,然后在他面前摇拨浪鼓,他可能会抽你。

但是这个成年人在乎什么?他这个阶段可能在乎的是名利,财色,但是总有一天他对这些也会释然,也许三五年,也许三五十年,就看他未来经历什么,思考什么了。

什么事情别人会反复赞美?

其实并不是房子,车子,股票涨了多少,存款多少,而是有一个教育的还不错的孩子。

比如张三买了一辆奔驰,成为了村里最耀眼的人,因为这是村里最好的车。第一天大家都围着汽车看,所有人都跟他道喜,大家也非常客气:“老三,你真棒,买了大奔!”

这个事儿吧,也就新鲜第一天,第二天开始就没人谈了,谈多了跟骂人一样。

比如这个张三买了个大奔,大家都知道了,过了几个月,村里人见面打招呼还是:“老三,大奔!”

老三心里也要琢磨,他说的是不是反话?

但是,子女有出息这件事,真的是会被人反复说的。比如谁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了,谁家孩子立了二等功,谁家孩子上电视等等,这些在大家眼里还比较值得称赞的事情,说白了这种结果是得到大家持续认可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真的希望各位读者要重视,未来你和张三的差距,不是开什么车或者股票谁长得多,而是你们的孩子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教育也分为很多阶段,在小时候要让他吸收得多一些,这个时候孩子记忆力是最好的,但是思考力很差。

在此阶段家长可以给孩子增加素材,这个阶段过了,有也就有了,没有也就不会有当初的记忆力了。

就像牛羊反刍,您身体里有东西才能反刍,如果空空如也,怎么也没辙。

再后来,孩子思考力就增强,也就能把之前碎片化信息串联起来,也就是前面给他增加的素材,这个时候开始利用了。

随着时间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就下降了,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吧,但是思考力就开始变强。

这几年,小孙孙跟着我,自然我也肩负着教育的一些责任。

所以,对于他的培养我是格外用心,说实话这才是正事儿,而不是我天天把孩子往旁边一扔,去给股票做T去了,至少对于我来说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我一直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加上阅人无数。

因为口罩三年的原因,带孩子在老家的日子比较多,这段时间孩子体验最多的就是大山农村的生活,这也是他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但是在老家的时候,他阅读了很多书,有不少理论的知识。

现在放开了,也回到了北京,我也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其实好处是有很多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几十年去过太多太多的地方,基本叫得上名字的地方,我都去过。

但是为了孩子去开阔眼界,有些路肯定要重新再去体验,就像我们教孩子学说话,仿佛大人又重新成长一次。

我和小孙孙说过:“你去一个地方读一本书,都是去体验另一种感受,而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者成为和别人攀比的谈资。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较。”

所以,到一个地方,可以是放松精神,可以是享受美景美食,也可以学习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也是孩子脑海里的拼图,都是为将来的成长做铺垫和准备。

这两天带孩子去了山东,我特意找了一位导游跟着我们一起游览,就是希望孩子能静下心来学到一些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爬山,然后抱怨腿疼。

在山上,很容易见到挑山工,他们扁担承载着过百斤的重量,还要走着陡峭的石阶。

小孙孙跟我们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只要付出了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在他们擅长的事情上,都可以称得上是老师。”

其实孩子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和世界观,至少初具模型,我很欣慰他没有以职业,财富,官职等去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这也是教育的意义。

成为有能力的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能力用在什么地方,最悲剧的就是一个人能力出众,但三观不正。

本质上,我是一个行动派,所以无需等待的事情,我不会拖延不做。因为我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些时间一旦错过,就会是另一个场景。

比如带着孩子去外面看看世界,这件事情也就在孩子这个阶段,我才能陪着去,再过十年,哪个花季雨季的孩子还会喜欢被老人带着玩?

所以,在能陪伴同行的日子,我也是很珍惜相聚的时光。

行动派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不会有太多的利弊权衡。

我喜欢读书,买来就读,我喜欢写作,每日坚持即可,想让孩子每天都有新的进步,那就带给他新的感受和体验。

如果那位读者是一个行动派,就应该判断读书对孩子有提高的那一刻,直接就下单,而不是考虑再三等待打折,因为这毕竟不是一套房子,可能还不够外出吃一顿饭钱。

接着孩子说的那句话,我补充一句,确实世界上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但是我们的风气是总喜欢用钱财去衡量,其实,一个人真正赚到钱,跟自身的努力没什么关系,都是所处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自身财富的增值。

如果行业是下行,任凭个人怎么努力,都不会在财富上有本质的飞跃。

一个人的财富与所处行业的发展,有着最紧密关系。

所以,努力本身就是努力,努力就是值得尊重,最好不要和财富挂钩,就像孩子所说那样,努力就值得尊重,看山是山。

这两天确实不轻松,但累并快乐着,能带着孩子成长我也很知足,能和大家聊聊天,我也很知足。

晚安,各位读者。(之前写于公号,统一复制过来)$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一点梅花2023-03-20 17:03

陪娃成长,坚持日更,相当不易,为您点赞

wzxhbsn2023-03-20 17:20

有这样的长辈真是太幸福了,等我有了孙辈也要学寿哥这种方式。还有寿哥说孩子花季少年就不喜欢老人陪了,人间太清醒,看了有点心疼

全部讨论

2023-03-20 17:03

陪娃成长,坚持日更,相当不易,为您点赞

2023-03-20 17:20

有这样的长辈真是太幸福了,等我有了孙辈也要学寿哥这种方式。还有寿哥说孩子花季少年就不喜欢老人陪了,人间太清醒,看了有点心疼

2023-03-22 11:17

投资最高的回报,其实是子女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一定要与人相关,因为人是最大的变数

2023-03-20 21:50

确实世界上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但是我们的风气是总喜欢用钱财去衡量,其实,一个人真正赚到钱,跟自身的努力没什么关系,都是所处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自身财富的增值。
如果行业是下行,任凭个人怎么努力,都不会在财富上有本质的飞跃。
一个人的财富与所处行业的发展,有着最紧密关系。
所以,努力本身就是努力,努力就是值得尊重,最好不要和财富挂钩,就像孩子所说那样,努力就值得尊重,看山是山。

2023-03-20 19:29

对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我想了解这句禅语以来遇见最接地气的解读。

2023-03-20 17:05

深刻

花甲子师傅,父母对子女的陪伴是否也分为有效陪伴和无效陪伴。比如带她增长见识或者陪伴她学习就是有效陪伴,而过多的陪伴她做游戏,聊天,看电视等这些是不是就是无效陪伴!

2023-03-20 16:59

深刻领会

2023-03-20 16:46

谢谢,寿老!

接着孩子说的那句话,我补充一句,确实世界上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但是我们的风气是总喜欢用钱财去衡量,其实,一个人真正赚到钱,跟自身的努力没什么关系,都是所处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自身财富的增值。
如果行业是下行,任凭个人怎么努力,都不会在财富上有本质的飞跃。
一个人的财富与所处行业的发展,有着最紧密关系。
所以,努力本身就是努力,努力就是值得尊重,最好不要和财富挂钩,就像孩子所说那样,努力就值得尊重,看山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