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破记录,在焦虑的状态下,什么消息都成为利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70喜欢:27

熟悉投资领域的朋友一定知道,在行情或者情绪到位的时候,什么消息都能解读成利好。

而在悲观的熊市之中,任何利好,都会被嗤之以鼻。

首先是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辨证去看待

所以无论什么消息都具有两面性,那么从哪一个角度去解读,完全看当时所处环境的情绪与状态。

比如一个股票连续涨停,屡破新高,这个时候看涨的声音一定会很多,他们因为情绪到位,所以就不会考虑性价比。反而会认为没有套牢盘,上涨阻力小,所以还会继续疯狂。

这个现象,也存在于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当心情好的时候,看见乌鸦都觉得漂亮。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鲜花,都会气得踩一脚。

其次是因为,很多主流情绪,其实是被当时的情况所需要,或者被引导。

就好像这些年一直频繁出现的财务自由,通货膨胀之类的,本身就是焦虑的代名词。

那么,我们要思考一下,当下是什么状态和环境呢?

当下本质上就是个焦虑的气氛。

我认为,投资的本身一定要从另一个维度去解释,不能深陷其中。

当下因为信息的泛滥,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方方面面的消息,而这里面就会被诸多方面的角色利用。

比如各行各业的商家,就会推送广告,有的投其所好,有的则是利用了很多人性的东西。

亚军大哥曾经在很多年前跟我说过:“商业的本质就是制造焦虑。”

其实,投资也是一样,焦虑就会想办法,然后就会改变,改变就会动,一动大概就进了别人希望去的地方。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这则消息一出,各方就开始解读,楼市说这部分钱得来我这,股市说得来我这。

存款为什么增加呢?有的人说放水,放水会直接放到张三、李四的口袋里?

放水容易,流动难,现在流得怎么样,大家应该能感受到。

存款增多原因很多,比如理财不保本了,一大部分钱回流到了存款。

还有就是前年的基金,去年的股市,大家也知道情况,总不能刚抽完人家一个嘴巴,就立马要求人家开开心心回来吧。

楼市也是因为价格高的买不起,价格低的一直在跌,没有什么信心。

再有,延迟退休等等,大家还是觉得存点钱养老更稳妥,再加上消费少了,就出现了这么个存款变多的现象。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总数,说白了首富存10亿张三存0元,俩人总数也不低。大家应该明白,过去三年,据说又是1%的人赚走了大部分钱。

我说下重点,焦虑的心情会让大家看什么都焦虑,但是如果这种焦虑则更容易被利用,所以可能在某些角色看待大家的焦虑反而是好事。

之前年轻人的躺平,多少上层的富豪或者企业家出来喊话,那意思怎么能躺平呢?其实大家能看到的一些人,只是个发言者。

躺平就不会焦虑,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躺平,本质上有点焦虑还是挺好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不奋斗,怎么行呢?至少在某些视角看来。

所以,不要太关注那些数字,也不必过度解读,我就问一个问题:是实际情况,还是根据需要,谁能保证?

没有钱就不会担心放水,但是难道因为通货膨胀就不赚钱了么?

难道因为利息低,就冒着损失本金的风险,都去搞投资么?

现在很多人去做投资,根本不是因为自己热爱,也不是因为市场上有好的投资标的,而是单纯的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跑赢通胀,然后就去了。

不焦虑,可能就不会去,不去就不会输那么多。所以,焦虑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大家动起来。

其实不应该有孤注一掷的心态,尤其是有一定积累的人,综合资产配置会更好些。

资产配置其实没有那么高深,无非就是以自己的承受力为核心,留下自己不能损失的钱去储蓄,拿着自己可以忍受损失的钱去投资高波动产品。

其他别想太多,想得越多越深,就容易迷失,什么这也研究,那也研究,到头来不会太好。存款、股市、房子,就这三个平衡一下就行了,任何新鲜的概念在股市里都有反应,不用去新的区域追逐。

至于太过宏观的事情,其实和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关系,就好像听说南极又升温了,海平面又上涨了,臭氧层又如何了,看似影响全人类,但是真的影响你的生活了么?

无论环境怎么变化,都不是我们可控的,所以要找适合自己的,或者走人少的路。

但是一定不要过于焦虑,我是鼓励大家享受生活的,不用担心这个那个,担心的事情绝大多数都不会发生,真实发生的事情很难预料。

今天是第1000篇公众号文章,感谢各位读者的一路陪伴。

就像过了一个里程碑,然后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1000篇,2023年2月17日,书于北京。

全部讨论

2023-02-18 21:48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00,也推荐给你。

第1000篇,加油,寿老。估计其他平台加起来远超这个数字了。

感谢$京东方A(SZ000725)$ $中国电信(SH601728)$ $中国软件(SH600536)$

2023-02-18 21:46

为何这么多焦虑?主要是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其实躺平也挺好的,享受当下的生活👌

2023-02-18 21:51

寿老说的好,不能被人引导着去投资,这样结果也不会太好

2023-02-18 22:00

注册制背景下社会资产加速证券化会导致银行存款越来越多,他们的财富增值几十倍,而且有这种条件的人基本都人过中年,持盈保泰心理更强,变现了的钱可能会存银行而不是继续投资。也许也跟老龄化社会趋势有关,不可能让一群老人拼命投资赚大钱了,更多是吃剩了的放银行。

2023-02-18 21:50

厉害啊,这几天难得的看到的好文

商业的本质就是制造焦虑。现在真是焦虑泛滥成灾。到达一定极限躺平算了,看到这两年一堆退休同事,羡慕。

2023-02-19 01:59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祝您身体健康!期待第二个1000编。

2023-02-18 22:15

寿哥妙手1000篇文章,我们送寿哥10000次祝福!

2023-02-18 22:00

讨论已被 花甲老头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