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好糊弄?年化50%的项目摆在眼前,被我拒之门外?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31喜欢:7

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后来的教育造成的。”当然,此话一出肯定又有不少人表示:“不敢苟同。”认同与否代表不了什么,往往真理还掌握在思考者手里。

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教什么,怎么教才重要,任何国家,任何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所以从大的范围内,教育这个事情是没问题的,但是有些具体的教育会让人变得迂腐。

很早之前,我有一次去坐火车去东北,那时候没有高铁,慢慢的绿皮车上面就会发生很多故事。当时有一个岁数不小的老人,看样子有其十来岁,但是说话声音沙哑有底气,一口倍儿地道的北京腔儿。

当时这个老人得有六十来岁,我当时也就三十左右,沉闷的车厢里就看老人跟旁边人开始神聊起来。这个老人家住东直门,去东北是去看老朋友,当时看他的精神状态也是很高兴,所以话匣子就打开了。

在火车上给我们讲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事情,比如慈宁宫里面太监内斗,北京八王坟闹鬼,还有就是以前北京的王爷贝勒好玩个花鸟鱼虫,有的甚至用丫鬟的血喂养这些玩物等等。

老人聊开了,话题一个接一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当时我注意到硬座的角落有一对情侣,像是上大学的情侣,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所以当时的画面就很有趣,一个老人神采奕奕讲着,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听着,就有这么一对情侣在旁边不屑鄙视,一会说一句:“文盲”,一会又讽刺一句:“愚昧”、“封建”。

在一个如此枯燥的旅程中,难道“真理”比“有趣”更重要么?

亚军大哥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知识分子最好糊弄,用他们认可的规则下套,一下一个准儿。”说白了就是他们帮你铺路,然后在路上挖坑,就相当于制定规则者肯定好运作一样。

什么是认可的?其实就是教育出来的,不断灌输的,这就是他们认为对的,也就是认可的。当然,这个教育比较宽泛,也可以理解为耳濡目染,比如为什么一去酒吧迪厅就要摇头,为什么一去电影院就要吃爆米花都是以能接受的方式先灌输进去,然后再以大家认可的方式进行商业游戏。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提及:“认知”这个词。这俩字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圣经了,只要对方不行,别的甭问,就这一句:“认知低。”

“他为什么炒股亏钱?”“他认知低。”

“他为什么创业失败?”“他认知低。”

“他为什么家庭不幸福?”“他认知低。”

“她为什么月经不调?”“她认知低。”

反正就是,什么事情都能往认知上去凑,然后市面上就出现了一大批以“认知”来贩卖焦虑的专家,就像早些年卖减肥茶的一样,以前喝茶减肥,现在是上他们几千几万块的课补认知。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不进行思考,一味接受被动的洗脑,就是愚蠢,无论多高的学历。

这两年退休之后,我也在给自己找事情做,我发现令自己最难得的事情是有时间思考了,以前工作到时候疲于奔命公司上下事情特别琐碎,现在无事一身轻,反而是多了很多思考的时间。

所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有些东西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相当于给各位读者做一个笔记分享,让大家能够有所感悟。但是,大家一定要活学活用,结合到自己的生活里。

有一位读者,我经常在赞赏的头像列表里看到她,应该是一位老读者,今天后台给我留了言,我看到也是有点哭笑不得。

她是这么说的:“寿老您好,最近有个事情拿不准,老公的姐姐最近参加了一个项目,说是东南亚一家很大的公司运作的,我们以现金入股就好,风险为零,年化收益50%,两年就能回本。我和老公合计参与一下,您看两年内回本后我们就利润在里面,这个方法稳妥么?”

我第一句话就是:“它一定不等你拿回本金就跑路了。”之后,又苦口婆心跟她讲了很多,用了得有半个小时终于把她的心思给劝退了。虽然这件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但是我知道一旦她参与进去,等待的就是万劫不复,因为对方为了榨干他们的积蓄也会绞尽脑汁。

最后她答应不碰这个项目,但是我从言语中听到了一丝遗憾,仿佛是我把这么好的财路给她拒之门外了。

其实这种公司,也是先让大家相信他们的项目,然后疯狂投钱,有点像补“认知”,但是他们看中的是投资者赚快钱的心理。

很多人肯定觉得这位读者没常识,其实都是当局者迷罢了,只看收益率没注重风险。所以她其实读了很多我的文章,虽然我也反复提到风险,但是自己一遇到事情又脑子冲动了。

人活着不能当守财奴,因为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要花的明白,不能被一个年化收益率50%的诱饵,就给弄倾家荡产了。

晚安,各位读者。(之前写于公号统一复制过来)

全部讨论

2022-10-14 11:04

说到教育,小时候学到很多赞美歌颂蜜蜂的,意思是教我们要勤劳,
那么多年过后,几乎所有的普罗大众确实活成了小蜜蜂。可是那又是谁摘走了我们的蜂蜜呢?而我们的教育里面是没有这个题目的

2022-10-13 20:37

最近我家里也有人来游说,借100万,年底,就是今年年底连本带息还120万,我家里人都动心了,本来家里没那么多现金都说去外面借够100万,3个月时间20%收益率,诱惑也挺大,那人还是个酒厂老板,借着这几年白酒发疯,也是赚了不少的。不过家里人跟我商量,最后被我劝退了,我觉得第一这种好事不会落到我们头上,第二还要去外面借,这风险也太大了,现在大环境不好,还是稳妥一点。

2022-10-13 22:16

我看中你的利息,你却看中了我的本金,天上不掉馅饼,掉下来的是陷阱,所有的被骗就是源于“贪”

2022-10-13 21:28

我觉得寿老白费劲了 ,人性不可抗拒

2022-10-13 20:18

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2022-10-13 20:55

年收益50%还没风险

2022-10-14 08:06

有些只有亲近之人才能被骗到,也不都怎么了

2022-10-14 08:01

没用,下次还会被骗。
有时候,吃亏是福。

2022-10-13 21:33

如果不进行思考,一味接受被动的洗脑,就是愚蠢,无论多高的学历

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寿老,您太睿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