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通道除了读书,还有一条路,但只有10%的人能走通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57喜欢:111

有些心里话想和大家说一说,也算是自己的一种记录,我自己一路走来,万幸有个好习惯就是喜欢思考和记录。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趋同性,而自己则和大部分人区分开,就会自如一些。

这个区分也是要付出代价或者努力的,换来的就是多倍的收益,比如一个市场里的产品,最先吃螃蟹的必然是后面饱和后的很多倍收益。再比如,都知道北京的早高峰难受,其实早出门二十分钟,就能有更好的体验,都是选择,少有人走的路,体会会更好。

而在未来的规划中,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斤斤计较琐碎的事情,对于大的机会和抉择则选择拖延或者无视,这个是非常不对的。事实上,人生真正重要的就是几个抉择,而生活中的小事反而微不足道。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聚焦在小事上面,则大事难成。如果一个人去菜市场选个菜都精挑细选,然后砍价很久,那么他一定没有时间去谋划未来,因为世界是公平的,时间是平等的。

对我来说,其实事业阶段就是四个,从初入北京,到走南闯北,然后回到北京经历了两个行业的深耕,每一次选择都是思考许久,权衡清楚利弊。

毕竟那个时候,赢没关系,输是输不起的,尤其是最后一次,虽然那时候已经立足,但是人年纪越大,越要慎重,年轻还好。

我如今退休在家,想一想我这一辈子的选择对于自己来说,其实都是对的。对于自己的过去还是满意,我愿意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但是能吸收的人百分之一,能做到的又是吸收了的百分之一。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导致结果不同。还有是大家性格类似但是做事做人方法不同,知行合一不容易,最后有一类就是“夏虫不可以语冰”,你非要和乡间的小兔子解释雄鹰的视角,招来的是更多兔子的不屑。

但是我是为了那些能听懂的人说,哪怕万里挑一也好。方向和选择要大,事情要做细致,什么意思呢?就是目标格局越大越好,做事做得越精细越好,反例就是目标和格局很小,做事又眼高手低。

我一直认为种地是很好的规律,春夏秋冬就是方向和规律,而每日耕耘就是坚持和做事。投资也是一样,其实有个非常容易赚钱的方法,尤其是期货和股市,成功率100%,只不过这种机会一生没有几次,以后我会分享给大家。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希望多几次机会呢?答案是机会来了他不敢重仓,无法独行,只能盼着多来几次机会,然后就成了短线选手。

真正的大机会就像春种秋收,不能短期兑现,但是概率很高,只需要耐心即可,你如果想明白了,敢于重仓,一生几次机会就晚年无忧。很多人觉得钱不重要,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钱在手就是有底气。

有本事的人最大的信心是什么?答案是他的本事。比如马云,刘翔,刘德华无论各行各业,他们的能力是支撑他们的信心。

普通人最大的信心是什么?我告诉你,是钱。

别的都不行,多赚点钱说话就有底气,多赚点钱就老有所依,多赚点钱腰杆子就直。

我老家有个老大哥,年轻时候有点财富,乡里乡亲都高看他一眼,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声音洪亮铿锵。八十多岁的人但精神矍铄。

后来因为孙子要在大城市买房子,他不得已把一辈子积蓄吐出来了,我再次看他整个人都阴郁昏暗。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感觉眼眶更深了,背也驼了。人前人后声音也变小了。有一次聊天他居然躲在了角落里。

我为你们年轻人着急,现在都说创业难,但是没说赚钱难。现在有人问我我能说出一万种赚钱的方法,你们又不屑,眼高手低。

记着,有钱就是普通人最大的信心,多赚点钱,给孩子老婆爹妈一个好的生活,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大目标。还有,别只靠打工,赚钱的方法太多了。

举个例子,我三十年前看到过这么一幕,那时候没有超市商店,都是乡村合作社,很多孩子可能都没听过,那个合作社就是一排大桌子售货员在里面,买的人在外面。

那个时候很多人用硬币,买东西的人不小心就会把硬币滚落在桌子下面。我就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去柜子前面用小手去掏,其他的孩子就在旁边玩。

我看了好几天平均每天这个孩子都能捡不少硬币,一天至少2块钱到十块钱。售货员看不起这点钱,顾客放不下面子,其他小孩子只知道玩。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200左右,你们自己算。

这个小孩我从小就留意了,后来果然是同龄人出类拔萃的,把父母照顾得特别好,还娶了个漂亮女孩。现在在成都市区有房子,把父母安置在了云南养老。

这些年我自己出来闯,说得难听点什么罪什么苦也都受过,如果自己心里没想明白肯定会困在情绪和面子里。

对于股市,我更希望年轻人练练人情世故,这个东西永远不过时,只要这个江湖还是和人打交道,这种人到哪儿都是能生存的。很多太过于现实的东西我不能说太多,反正为了能够立足或者有点生存空间委屈的事情也做过不少,万幸没有因为自己愚蠢办砸太多事,所以我一直认为准确率很重要。

一个电话打给我让我结账的事情我遇到过,那时候为了立足或者能维护关系,我冒着大雨开着车就去了,虽然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但是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其实我心里一点埋怨都没有,其实人情世故这就是难以避免的第一步,这个都做不了人家凭什么带着我呢,那时候年轻归年轻,但还是懂事的。

很多年前的生意场,车里是常备烟酒的,其实现金也有,就为了办事能有个方便,我从没为送礼发愁,其实就四种:茅X,中X,XX,土特产。

土特产真的是面子事儿,说白了就是盘子而已,唯一主打的就是绿色,但是您别只送花生白薯,那有资源的人第二次连门都不开了,除非很熟的时候,周末去园子玩给人家备上一些。

没办法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为人处世而已,最后送礼的都不吃亏,都是赚的,这么多年都是如此,因为你也不会马路上逮着一个人就送对吧。

说白了,如果哪天连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流行了,穷人家孩子的路那真是堵上了,好在我看不会因为人性一直不会太变化。

有些人说读书是以前穷人家的唯一出路,其实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人情世故,因为我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也是这么穷过来的,当然这点和读书并不冲突。别的我不敢说,如果不懂人情世故或者没有这些规则,或者我没做到,我早三十年就滚出北京了,早就难以立足。

其实,最怕的就是人家有资源的人给了你机会,结果赚的钱全自己揣起来了,然后拎着二斤香蕉三斤橘子去人家感谢,这样的人其实我观察能占30%,剩下60%是连水果都不送,唯有10%的人会办事,这个比例我以前感受了下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篇文章,得之你幸。创业难我承认,赚钱难要辩证的看。

我现在就算一无所有我也知道如何去做,郭德纲说:“艺要卖,脸儿朝外”不要太在意面子。还有就是舍和得的关系,如何舍,怎么得,想明白就好。

晚安,各位读者。(之前写于公号统一复制过来)

全部讨论

2022-10-13 20:52

真的是善良的人才会传授这些社会经验,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就感觉自己放不开。

2022-10-13 22:31

是的,人情世故就是茶换茶,酒换酒!(有些时候赚一万送七千八千都还要说的是自己占了他的便宜)

2022-10-18 10:50

读寿老的文字,感觉像身边有一位长辈一样,在对我谆谆教诲,感恩;我认为人情世故属于软技能的范畴,相比硬技术技能,软技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需要积累和留心,曾今的我也是年轻热血,总想凭硬实力获得别人认同,有的也有失;随着年龄增长,更感受到人情世故软技能的重要性,这不是一种自我贬低,而是一种生存智慧,也很幸运虽然当时对这些不屑、自命清高,但表现的行为上还是待人和善、经常帮助人,得益于父母的教诲;想起高中老师的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是业务硬技能提升,还是人际关系层面的提升

2022-11-02 16:38

投资也是一样,其实有个非常容易赚钱的方法,尤其是期货和股市,成功率100%,只不过这种机会一生没有几次,以后我会分享给大家。只有我一个人很期待寿老的分享吗?

2022-10-25 16:50

其实都是天生的。
有的人天生一股狠劲,即使不玩人情世故也会成为一方枭雄;
有的人天生善于察言观色,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吃得开;
有的人天生智商过人,就会在科学研究、技术领域成为领军人物,即使不会人情世故也能混得不错;
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超强,就会在运动项目上脱颖而出;
有的人充满音乐灵感,就可以往音乐家方向发展;
即使什么都不会,只是手巧,也可以做个高级木工匠,一样不少挣钱;

所以,我觉得人情世故不是谁都能学会的,得天生是这种性格才行。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如果天生不会人情世故,即使学也未必能学会,就像让梅西、C罗学人情世故、即使逼死他也未必能学好,不如因材施教,看自己孩子擅长什么,然后根据他的特点、发展自己天赋所擅长的那个领域。

2022-10-13 21:00

过来人的忠告 可是良言难劝 懂得自会明白 珍惜您的忠告

2022-10-13 20:30

感同身受,句句击中我的要害,知道认同这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如果化为行动就很难。 就这个待人接物,我这总工程师思维真是很难做,即使做,有时在及时的反应上都慢一拍,效果都没有了。

2022-10-13 20:30

昨天晚上看了一遍,现在又看一遍,字字珠玑,多谢寿叔分享

2022-10-19 18:21

寿叔讲的都是核心要点,已收藏

2022-10-15 09:47

一片好文,值得反复阅读,有缘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