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对于未来的计划,那个时候一定是生命最自在的阶段|目标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37喜欢:39

今天看到一个消息,应该是真人真事,北京丰台一位38岁男子去世。父母双亡、未婚、无儿无女、无兄弟姐妹、无祖父母、无外祖父母。仅有,一套未完成贷款的房子,目前已经被民政局接手,成为遗产管理人。

每个人最终,都是孑然一身,孤单地离去。但生命的过程很重要,体验很重要,结局都是一样的。

正文:

如果说所谓的成功是有方法的,那么我认为有这三点:

第一是自己想要的方向,也就是目标。

第二是别人的经验,就是学习的过程。

第三就是自己的思考与总结,这个阶段就内化了。

比如投资,首先大方向一定是自己设置的,然后再虚心学习自己方向上同频的经验,最后就是总结然后精进。

所以这些年就比较善于总结规律,在学习的同时,也就能看清自己未来的路。这里的别人是一个大范围,可以是古圣先贤,也可以是多年之友,也可以是书籍文献,甚至是优秀的晚辈,只要别人有所长,都可以汲取学习。

在十来年前,我就迈出了心理上重要的一步,那就是不得不接受挚爱之人的离开。无论是父母、妻子、朋友,他们每一位的离开,对我来说打击都很大。这些事情经历之后,我在事业上也看淡很多,因为谁都会离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萌生退意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其实退休之前我早已经预料到未来的生活,这些都是从别人那里观察到的经验,无非就是时间有很多,但事情没有什么。我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是脱离了社会属性,因为人是需要社会认同感的,人不可以没有食物,但是也难忍受孤独。那个时候以前的员工也就是我那位徒弟给我注册了炒股论坛账号,说可以在论坛上和大家聊聊投资。

我心想也是不错,这是个让自己与世界保持联系的好方法。可那个时候毕竟还没有退休,只是偶尔上网看看而已,工作中还是有不少事务要处理。我原本计划退休之后的事情是读书和旅游,其实读书也是个孤独的事情,但无论如何我对于跳广场舞是没兴趣的,我很难想象自己跳广场舞的样子。

结果因为疫情,退休后的旅行是没法完成了,但是意外之喜是能够有小孙孙陪伴,还回老家度过了难忘的一段时间。这都是退休之前没有计划在内的事情,但是确实发生了,所以计划确实赶不上变化。

在60岁那年,我把昵称里加了“老头”俩字,这是之前没有过的身份和属性。生活与工作中,这么多年大家对我的称呼都没有出现过这个词,但是我知道规律使然,一切都会来的,还不如自己主动坦然去面对。

不得不承认,退休之后一切都变了,公司邮件没有了,生意电话往来没有了。虽然从别人的经验中,早已预料这一切的发生,但真的面临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不适。所以我主动承担了带孩子的任务,也给自己制定了读书的计划,还有就是记录自己想写的文字。

有时候你们会发现,一棵大树下十几个老头老太太坐着轮椅,摇着蒲扇,也不说话就这么能坐一个下午。或者一个台阶好几个老头围着一盘象棋,很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其实他们是担心失去了社会属性,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和社会脱节是很可怕的事情。

好在我选择了自己退休后的人生,让自己能持续保持思维的活跃。这次回到北京见到小管家,她跟我说:“老大,这两年您没怎么变,思路言谈都很清晰,我觉得和您依然保持规律的生活,每天读书写字有很大关系。”

对于未来,我也能预料得到,小孙孙是要回到父母身边的,我只盼望未来他们都能在北京,这样即使不生活在一起也能经常见面。亲戚是要回老家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终我还是一个人,人上了年纪其实挺可怜的。好在现在还有很多善意的读者一路陪伴,这也是没有脱离社会属性的一个原因。

记录一个昨天的生活片段:

亲戚和小管家去逛北京城了,我也带着孩子回到之前住的小区里拿些生活用品。

这个房子地下两层全都是储物用的,放了不少东西。

小孙孙指着一堆奶粉说:“爷爷,那些是什么?”我说:“这都是你小时候喝的奶粉啊。”他说:“怎么都是字母?”我说:“你妈妈给你选的,在国外买的。”

小孙孙说:“嚯,这么多,我小时候还挺能喝。”他跟我说:“爷爷,你这里面怎么存了这么多东西,好多书,您还看么?”

我说:“可能以后没时间看了,爷爷就书多,哪里都是,有些书都是绝版,当初那个出版社已经不印刷了,以后你看看有没有想读的。”

以前他在这里住的时候,几乎没有带他来过地下,现在大了回到家里反而各种好奇。他指了指自己外面的小篱笆院子说:“爷爷,把这些桌椅去掉,种上豆角和黄瓜,再养点小鸡小鸭。”

这次老家的生活,真是没有白经历,看到空地就想种。他还特意去楼上儿子儿媳的屋子里转了转,当初这个屋子孩子们也没有回来住几次,他们自己回北京也是单独生活。

回到现在住所后,晚上吃完饭和小孙孙聊天,我问他将来想做什么。

他跟我说:“爷爷,我将来要找工作,然后就有工资了。”

我问:“你想去哪里工作?”

他说:“就去爷爷的单位工作。”

我说:“爷爷的单位都没有了。”

他说:“那就去爸爸妈妈的单位。”

我说:“他们都在国外工作呢?你也要去么?”

他叹了口气说:“看来指望不上你们了。”

亲戚回来之后问我还是问了她适应不适应,她说:“就是这几天把之前几年的核酸都做出来了。”

她跟我说:“明天我去趟药铺,买些中药。”

我说还是我的腰么?她摇摇头说:“妹儿的身体需要调理,我抓几副适合女性吃的。她气太虚了,我已经跟她说了萝卜,茶,冰的都不能吃。”

我跟她说:“那就去同仁堂吧,那边抓药也有大夫帮你建议买什么。你到时候可以问问。”

亲戚说:“我心里有数,方子都背得出来。”

我看了一眼小管家,她嘴一撇默默冲我竖了一个大拇指。”

她跟我说:“老大,姐姐跟我出门,我特别有安全感,气场很强大,精气神永远是那么足。真的,也可能是心理作用,但就是很踏实。比男朋友强多了”

以前是和亲戚三个人在老家生活,现在多了这个小管家这孩子在身边,也许是最好的安排,毕竟这这里她比亲戚更自如。

絮絮叨叨记录了一些生活琐事,有些事情不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来就忘了,人早晚会归于尘埃,但文字的寿命会更长久一些。

我曾经深深思考过,即使佛陀本人也示现了疾病、衰老和圆寂。在佛陀的教法下,具足地道功德和神变的结集经教的五百阿罗汉,以及后世无数的大成就者,四大自在,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远离损害,最终也都一一趣入涅槃。

对我来说思考的点是“自在”,到底何为自在?它可能与自由、幸福、悲伤一样,没有个统一的标准,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让自己安宁即可。

将来等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亲戚也回到老家,我给自己的计划是这样的。

读书还是要继续的,这个习惯坚持了一辈子,而且现在这个阶段读书是没有功利心的,反而感受更舒服。写作也是想继续坚持,毕竟这是保持思维活跃的方法,同样也是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如果真的写不动了,我会坦然写一篇终结,然后祝福所有读者。

现在如果不是夜路,我开车还是可以的,所以我计划到那个时候,自己开一辆空间大点的车,里面放上必需品。还有书籍和电脑,相机等等,就这样进行一次长期旅行。白天行驶,晚上不走夜路,我更想往西开,故地重游去布达拉宫,我一直认为那个地方更本真。也许,对我来说,也是向往“自在”的一种方式。

我喜欢那里的虔诚,也欣赏那里的质朴,这个旅行其实退休之前就计划了,但是因为疫情便放下了。这个行程大概率是自己完成,因为每个人都很忙,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同行,而且自己一个人可能会更自在,更容易有深刻的体验。终点不是目的,身心体验的过程才是重点,一路的风土人情,一路的雷霆雨露,不出意外,这会是我人生最久也是最后的一次长途旅行。

说点俗的事情,这个旅行会带上一些现金,偏远的地方一定要带现金。用完了再取,看到喜欢的就买点,能吃的就吃掉,也可以买来送人。送给不认识的陌生人,送给萍水相逢的路人,他们一定会开心,哪怕是送给小朋友的一个风车,而我也会很开心。

路途上,想多走几座庙宇,遇佛烧香,为世间祈求安宁,就足以。还想多去一些学校,尤其是偏远地方的,他们更需要帮助。也是想多看看孩子们,一张张朝气的脸庞,那时我看到的就是无数个希望,我也祝福他们未来可期。

回到开篇的那个故事,每个人最终,都是孑然一身,孤单地离去。但生命的过程很重要,体验很重要,结局都是一样的。

你真的不妨,看开一些,大胆一些,趁早一些,自在一些。

精彩讨论

行而知止2022-05-03 19:16

我在老年科,曾经管过一对老夫妻,老两口都快90岁了,奶奶说,她老了以后,一直有个愿望,想回北京看看,她是北京人。爷爷又是一辈子谨小慎微的,一直反对,其实按他们的身体状态,几年前有孩子陪同,从南京到北京,高铁4个多小时,应该是没问题的。说起这个,奶奶都哭了,现在这把年纪就更别谈了。
曾经管过另外一个奶奶,现在也80了,在她60多岁的时候,跟随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还有两位信佛的年轻人,开车备好物资,从南京出发,七步一叩首,五体投地,最后到达印度。奶奶当时负责洗衣做饭,两位年轻人一路轮流开车,晚上四人就在车里挤挤过夜。据说所到之处,都吸引好多信众一路跪拜。我问奶奶,有没有考虑过一路艰苦,万一身体吃不消怎么办呢?她说,她心里不想这些困难,只要想着佛祖和心里的目标,困难都会克服的。
生命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多经历些,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少些遗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能活动的空间和范围是越来越小的,最后的终点是卧床不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一天少一天,最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去做想做的

dzqq11882022-05-03 19:42

前几天偶遇一对老夫妇从广州自驾到川:交谈中,老人是深圳大学光学教授 男的81岁,女的78岁,两人轮流开车,一路玩到四川~很为他们年龄惊叹,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长寿且有质量的活着

猕猴桃果汁2022-05-03 19:10

寿哥,到时候你白天自驾游,晚上我们就看您写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一路陪着你您,您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开心

黑山前2022-05-03 18:55

寿叔,您这个岁数,为何不考虑再找一个伴呢

徐铭婉2022-05-03 20:43

寿叔,无论去哪里,只要亲戚愿意都带上她,我觉得她不单是您的亲戚,更是您的亲人,刚看完您的文章,心里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我感觉有点狐独。

全部讨论

2022-05-03 19:16

我在老年科,曾经管过一对老夫妻,老两口都快90岁了,奶奶说,她老了以后,一直有个愿望,想回北京看看,她是北京人。爷爷又是一辈子谨小慎微的,一直反对,其实按他们的身体状态,几年前有孩子陪同,从南京到北京,高铁4个多小时,应该是没问题的。说起这个,奶奶都哭了,现在这把年纪就更别谈了。
曾经管过另外一个奶奶,现在也80了,在她60多岁的时候,跟随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还有两位信佛的年轻人,开车备好物资,从南京出发,七步一叩首,五体投地,最后到达印度。奶奶当时负责洗衣做饭,两位年轻人一路轮流开车,晚上四人就在车里挤挤过夜。据说所到之处,都吸引好多信众一路跪拜。我问奶奶,有没有考虑过一路艰苦,万一身体吃不消怎么办呢?她说,她心里不想这些困难,只要想着佛祖和心里的目标,困难都会克服的。
生命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多经历些,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少些遗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能活动的空间和范围是越来越小的,最后的终点是卧床不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一天少一天,最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去做想做的

2022-05-03 19:42

前几天偶遇一对老夫妇从广州自驾到川:交谈中,老人是深圳大学光学教授 男的81岁,女的78岁,两人轮流开车,一路玩到四川~很为他们年龄惊叹,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长寿且有质量的活着

2022-05-03 19:10

寿哥,到时候你白天自驾游,晚上我们就看您写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一路陪着你您,您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开心

寿叔,您这个岁数,为何不考虑再找一个伴呢

2022-05-03 20:43

寿叔,无论去哪里,只要亲戚愿意都带上她,我觉得她不单是您的亲戚,更是您的亲人,刚看完您的文章,心里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我感觉有点狐独。

我带上你,你带上钱,世界那么大,我们到处去看看……

2022-05-03 19:48

我可以忍受孤独,孤独让我更自在

2022-05-03 19:48

昨天晚上在公众号看到寿老的这篇文章,我哭了挺长时间,心疼寿老

2022-05-03 19:1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看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看到您说身心旅途让我想起来19年旅行途中遇到的一位瑞典的老爷爷,70多岁一个人计划用8个月的时间环欧亚大陆自驾游。老爷爷很友好地让我参观了他的房车,他的房车不大比一般吉普车稍大一点,里面一张单人床,一个小烤箱,一个咖啡机,一点点行李。老爷子就这样轻装上路。我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气,我把他的路线图拍下来了,等我退休的时候也要走一走这条路线,希望那时疫情可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