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年一次的阶层跃迁机会,都是一次财富洗牌!这个机会值得尝试

发布于: 雪球转发:38回复:82喜欢:145

纵观最近几十年,几乎每一个十年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而能够把握住两次以上的人,只要不败家基本非富即贵。任何有机会的苗头都应该值得去尝试,而不是做100%准确的事情,这种人注定失败,因为太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并不适合生存,他们不允许有瑕疵,甚至有一些强迫症,所以才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机会是什么?很多事情都披着机会的外衣,但真正的龙头可能只有一个,拼的是概率。但是以我的经验是,抓住龙头是幸运与眼光、魄力、实力等综合因素,抓住行业是幸运、眼光与魄力,抓住趋势是眼光与魄力。而完美主义者,基本都是后知后觉,有的甚至接盘了,因为他们太要求确定性。而忽略了机会之所以叫机会,那就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

为什么抓住龙头需要实力?因为一定要有很强的资本、人脉等因素,这就好理解为什么这些年互联网巨头见什么投什么,它们干的就是圈地增加概率这个事情,然后再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投后企业。而抓住趋势就像来了一波牛市,有这个眼光去投资,也有魄力把家里的钱放进去,但是赚的是趋势的钱,因为在大牛市中几乎所有公司都涨,最主要的是在船上就好。

完美主义我就不想谈了,他们基本都顾虑重重,总希望有一百分的把握才去行动。这些年也遇到不少这样的人,抓住机会的不多,接盘的倒是有不少。典型的就是看着房价迟迟想抄底的那些人,我真的遇到过从二十多年前就等着抄底,结果一再犹豫了十几年,还买在了高点。这里面的心理因素太多了,并没有从大规律和概率的角度去分析,过于看重自己心里的感受。

我认为最早的一次改变命运机会就是恢复高考,尤其是农村孩子有了拉开差距最快的方法,当时紧接着就是改革开放,这一次大机遇是之前积压多年的一次释放。“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每个人都盘算起自己的日子,即使是在这么大的机遇面前,当时还有很多“聪明人”不屑一顾在观望。

任何机遇来临之前,一定会有三类人,第一是不屑一顾,他们总觉得要么有风险,要么太辛苦,要么自己能力不行,要么就想让别人先去当炮灰趟一些经验等等,第二类是非常看重这次机会,见人就说,逢人便讲,就是自己不做。在没有恢复高考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哪个时间点能改变,我村子里就有人天天嚷嚷着还是要读书,结果真的机会来了他们家孩子也毫无准备。

这类人其实特别多,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还有一类人,就是默默耕耘,他们也许在别人眼中有些笨,但最终机会来临大概率是属于他们的。那些等着别人试错经验的人,可曾想过人家把经验趟出来了,市场也占据了。知行合一,敢于出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后来的机会就是下海经商,造就了无数的富豪和小资,现在大名鼎鼎的企业,很多创始人都是那个时候起来的,这是一次浩浩荡荡的大年机会。说到这里,我不太想把股市放进来,它姑且算一个小机会,因为最早一批进股市的人如果能坚持大概率都是受益者,但由于股市投机的特性,大部分人还是亏钱的。

我这里说的大机遇,是影响了大部分人,而且对大部分人都是阶层跃升的机会。比如高考,从恢复之后每年都持续在改变着老百姓的命运,比如经商,各地都风风火火做着买卖,也是影响力几乎全国人民。而且所有参与了重要机会的人,都是日子越来越好,没听说有人因为高考上了大学日子越来越差,钱越来越少。所以,以这个标准来说,股市不行,它参与者太少,远不及高考和经商这种,而且波动太大,盈利者是少数。

除了上面的几次重大机会,在后来这些年内,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是能够算得上的大机会。当然,不是说除了大机会就没有小机会了,这几十年的发展小机会简直数不胜数,比如有人炒比特币也能财务自由,比如我做IT行业就比较细分了,都能有机会。

到如今,房地产行业我认为完成了阶段性使命,而互联网行业也成了基础设施。互联网内在的垂直发展,也从1.0到2.0再到3.0一直在演变,这是距离现在老百姓最近的一次机会。从以前的门户网站,最暴力的就是新浪、搜狐那些门户的广告位,再到腾讯阿里这种聊天、购物的垄断,以及现在视频直播、算法推荐机制等等。越深挖,越内卷,红利越少。

最近有个概念被再次重提,之前说的是完善,现在说的是建设,那就是统一大市场。我并没有在概念被炒的那几天去谈,因为担心影响读者决定,然后去二级市场接盘。无论是东数西算,还是共同富裕,再到大市场,资本市场炒的就是一波概念,但是放眼生活中,真正的机会也一定会孕育在这些概念里。真正的机会在概念里,但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是大机会,这个应该明白。

统一大市场,就是全国进行统一标准,细分到各个行业领域,然后破除壁垒和地域保护,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为什么资本市场炒物流概念呢?他们认为大货车运输的限制会被改变,如果全国大市场了一定会增加运输等等,这种想法非常片面但你不能说不对。比如县太爷说准备给老百姓发食物,结果红薯价格暴涨,因为大家就赌发的是红薯,不论是最开始的小道消息还是有谁故意引导,看似很有道理因为红薯本就是食物嘛,可是一定要明白,食物不仅仅等于红薯,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等无数种都可以称之为食物。所以资本市场就是炒个热度而已,最后谁真正脱颖而出,二级市场往往不准。

说到这里,其实有一个行业已经完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那就是互联网。所以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因为互联网富裕起来了,也有人因为它失业了。典型的就是电商与实体店,第一波做网店的人收益都不会差,而没有及时转型的实体中间商,日子就不好过了。

但是它为什么是统一大市场呢?首先是价格、标准、服务都尽量统一,比如在京东买一箱牛奶,它不会因为是北京人买就贵,也不会因为云南人买就便宜。与此同时并不受本地规则的影响,大货车开到山东就要守当地规定,开到湖南就要守当地规定。而互联网就不同了,只需要遵守上面的规定就好了,全国统一大市场!

互联网电商的优点确实很多,老百姓几乎都是受益的,我不信没有谁不曾网购,多多少少也都体验过。网店货比无数家,不同平台还可以比较,老百姓能够买到更有性价比的商品。与此同时,也省去了和实体店家的一些讨价还价过程,售后服务体系也更完善。举个例子,在实体店买了感觉不好其实很难退换货,因为是与人打交道,老板做生意也不容易,他不会轻易退换货的。但是网店就不一样了,即使店家不同意,至少还有平台在,平台多数都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有些就从店家的保证金里扣了,消费者是舒服的。

但是它缺点也非常明显,最大的就是垄断性!为什么互联网要反垄断呢?那就是因为它们具备优势,而且优势可以滚雪球,又不受每个地方规则限制,很快就能成长为庞然大物。而统一大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强者恒强的局面会进一步拉大,因为地方不好保护本地企业了,上海本来就想用上汽的车子,结果比亚迪就不高兴了,都统一市场了凭什么不用我们的?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

互联网除了反垄断,还有一个事情是不公平的,任何全国统一的事情都会存在不公平,这个不公平的本身就是看似公平的事情,比如定价。一箱特仑苏在京东标价,北京和云南都是一个价格,但是要知道这俩地方的收入水平和物价都不一样,但是消费价格一致,这里面多多少少会有问题。如果没有互联网,很多大企业针对一二三线城市都有定价策略的,有的甚至会给补贴。

有变化的本身就会伴随着很多淘汰,同时也会有很多机会的出现。19年的时候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想开网店,但是当时我们没有聊什么,直到今年他再次跟我说他想开网店。我非常诧异问:“你不是几年前就说要开网店了么?”他说:“当时只是在构思。”这就是我说过的想的太多了,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这个阶段再做网店难度很大的。

其次地方保护策略会越来越少,比如去贵阳、遵义就可以用飞机票抽茅台,为什么不能是五粮液?牛栏山?当然,我不知道会不会那么彻底,但是改变肯定是有的,地方上所有的倾向性都会减弱,所以伴随着很大的困难。这个过程,势必有一些本地落后的企业被淘汰,也会催生出更多的全国甚至全球的大型企业,从这几年国企混改合并也能看出,我们好像还是想出来一些综合性强的企业。

统一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壁垒,市场更加透明,而大企业的护城河会更有优势,所以不能和大企业做重合性业务,只能做细分领域。至于做什么细分领域最适合,那一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我说做海鲜不错,舟山和大连的人当然觉得适合,但住在戈壁滩上的人一听心里肯定会说:“啥?哪里去弄海鲜。”

很多历史上的大机会,都是结合去看,比如这一次就要想一想,三驾马车只有消费还有增长性,所以才要拉动内需,也就是内循环。再结合共同富裕,资源一定向农村或者偏远地方倾斜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容易拉动的也是落后地方的经济,也许多北上广深改变都不会太大。

所以请记住一句话:哪里有变化,机会就在哪里,即使现在它不起眼,未来等机会错过去,就追不上了。

有悟性的人一点就透,有想法的人会去努力思考,抱怨的人依旧只会抱怨。

这次机会即使没有那么大,也是在如今经济不容易的环境下,值得思考或者尝试的一个方向,哪怕找出来我之前做IT这样一个细分的领域,都足以安度晚年了。

全部讨论

2022-04-20 12:07

花老,中午好!也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谁读了你的文字,会借着你的善良和能量走出绝境。

寿哥 的文章看了几次,还是不得要领啊,中国的三驾马车就是,投资、内需、出口,就说第一条投资,那么投资就是国家把钱重点投入到边远贫困的地方,又跟股票不太关联,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呀。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想挣点钱,在哪个地方着手,寿哥的文章对我们来说还是挺深奥。

2022-04-20 12:01

2022-04-20 13:01

“资源一定向农村或者偏远地方倾斜”,我觉得基建是个机会,要想富先修路是亘古不变的

老头,中午好!还是没找到发财的机会,哈哈哈,只想以后老了退休了去农村租一个小院子,种种菜

2022-04-20 12:06

太笨,想不明白,感觉又错过了一场富贵!

2022-04-20 14:26

乡村振兴有两种:一种是类似南街村模式,一个村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全国所有村都实行起来就几乎全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了。另一种是新农村建设,住房和土地分开,统一规划,等于把所有农村房屋重建一次,也是一次大规模基建,所有农村土地重新规划,耕地面积将超过18亿亩红线,还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2-04-20 12:13

这老头看问题深刻,也是抓住过机会的人,不然不会有这些领悟。

2022-04-21 10:35

所以请记住一句话:哪里有变化,机会就在哪里,即使现在它不起眼,未来等机会错过去,就追不上了。感觉老爷子开始布局建仓了,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2022-04-20 12:32

大西北大西南的龙头票子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