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大卖签下7亿卖身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深圳大卖通拓科技“卖身”华凯易佰

这家曾年销几十亿的跨境大卖再次被收购。

5月21日晚,华鼎股份发布公告,要以7亿元的价格向华凯易佰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通拓科技100%股权及主营业务相关的全部经营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商标、专利、店铺、存货资产等)。

同一时间,跨境大卖华凯易佰也公告称,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华鼎股份持有的通拓科技所有股权,标的金额为7亿元

收购公告 图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这是通拓科技第二次被收购。2017年,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迅猛发展,此时的跨境大卖通拓科技也发展得如日中天,营收高达36亿元。就在这一年,A股上市公司华鼎股份欲进军跨境电商,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通拓科技。同时,通拓科技也得以实现借壳上市,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这场交易中,通拓科技要以签订一场对赌协议为代价。根据协议,2017年至2019年度通拓需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亿元、2.8亿元、3.92亿元。如未能达到所承诺的净利润,则需向华鼎股份支付业绩补偿。

后续结局是,通拓科技只完成了2017年度的业绩净利润指标,而2018年度、2019年度的完成率分别只有78.98%、73.23%。

对赌协议失败后,通拓科技支付了2018年的承诺业绩补偿,但由于公司股票全部被质押冻结,未偿还2019年对赌失败应履行的3.49亿元补偿金额。

然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来其净利润呈亏损势态。2022年和2023年,通拓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4.47亿元、34.1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1.07亿元。

为及时止损,华鼎股份决定以7亿元的价格卖掉通拓科技。这次交易对于华鼎股份来说可谓是大放血,要知道当初其花了29亿元收购。但是由于通拓科技业绩遭受重创,身价已经大幅缩水,商誉减值超17亿。

有市场专业人士表示,“当断则断”、转向聚焦更为擅长的锦纶主业,对于华鼎股份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做法。

相比第一次收购,华凯易佰接手通拓科技引发的争议在于,此次收购没有设置业绩承诺以及业绩补偿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华凯易佰还因这场交易被深交所问询。在6月3日,华凯易佰收到深交所下发的重组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本次交易采用资产基础法能否客观反映通拓科技的价值;说明对标的资产的评估是否合理公允,是否存高价从交易对方购买资产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目前来看,对于华鼎股份来说,剥离了其不擅长的业务领域。而对于华凯易佰和通拓科技,此番重组机遇和挑战并存。

昔日跨境大卖的时代过去

作为跨境电商超级大卖,通拓科技与有棵树、傲基科技、赛维时代并称为深圳“华南城四大天王”(也称“华南城四少”)。它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b2c跨境出口电商,靠铺货起家。

所谓的铺货,就是大批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传商品,不需要囤货,可以极大减少卖家资金、物流和人力成本,实现销售额短期快速增长。

这也是跨境电商被广泛应用的模式。和很多跨境大卖类似,通拓科技凭借铺货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企业,其统一采购国内产品上架到eBay、亚马逊、 速卖通、Wish等第三方电商平台。

通过将大量sku广泛铺货到第三方平台店铺,这四家跨境电商大卖借助规模效应获取暴利。

通拓科技销售品类覆盖3c电子、家居户外、美容服饰、 摄影影音、游戏玩具、健康管理、汽车配件等几十个品类,多个单品曾获得亚马逊Best Seller,年均销售额超15亿。

据了解,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拓科技SKU总量超过40万。在2019年,通拓和傲基的SKU总量均超过50万,赛维和有棵树则分别为37万及100万。

业绩方面,2017-2018年,通拓科技的营业收入为36.26亿元,40.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16亿元。

然而2021年,亚马逊迎来封号潮,平台严惩各类违规运营行为,许多卖家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华南城四少中,通拓科技和有棵树在封号潮后表现不佳。

其中,通拓科技再度卖身,接过了华凯易佰递过来的橄榄枝;而近几年来,有棵树业绩连年亏损,多次受到深交所退市警告,最终摘牌退市。

今年2月,因125万元欠款逾期未还,资不抵债,有棵树直接被公司的债权人“深圳圆漾”申请重整及预重组。

而在赛维时代和傲基科技方面,亚马逊封号潮事件导致赛维时代曾报废上亿元长库龄商品,净利润下滑。而傲基科技则在2021年出现5.9亿元的业绩亏损,同时使其撤回当年的创业板上市申请。

傲基科技在回顾当年的风险事件时表示,“我们在发现部分员工参与非官方推广评分或评价的情况后,立即要求停止进行该等行为,对我们的网店进行检查,并实施强化的内部控制措施。”

不过,随着这两家企业重新调整业务布局,赛维时代呈现出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局面,逐步走出低谷,回归业绩高点,而傲基科技今年则递表港交所,拟赴港上市。

如今,随着SHIEN、Temu、TikTok等新的出海模式的崛起,昔日跨境大卖的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变,“华南城四少”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新的跨境电商格局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出海模式如SHIEN、Temu、TikTok等逐渐崭露头角,它们以更灵活、更创新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传统的铺货模式已难以适应如今的市场趋势。

Temu、速卖通、SHEIN、TikTok等在内的主流平台都在极力布局托管模式,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降低卖家的运营难度和成本。

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上线,并率先实行全托管模式。卖家只需将货运至Temu在国内的仓库,剩下的环节包括店铺运营、流量投放、物流及售后等均由Temu负责完成。

抖音的TikTok电商业务也推出了全托管模式,目前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已开放的市场包括沙特、英国等地区,并成为平台的主推方向。

而速卖通也在2023年加码自营供应链和全托管战略。去年2月,速卖通宣布,自营供应链以及全托管模式成为其2023年核心推动的两大业务方向。

本月刚刚开始,SHEIN则正式上线了“半托管”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合作门槛,减轻卖家的日常运营负担。

SHEIN的半托管模式

在SHEIN的半托管模式下,卖家需在海外本地有库存,并可进行本土履约,平台还推出半托管专属流量支持,当前可入驻站点为美国站。

与此前推出的自主运营模式相比,SHEIN的半托管模式为卖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仍能享受平台的赋能支持。

总的来看,当前的跨境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了Temu、速卖通、SHEIN、TikTok的主场。

在新的出海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行业变革,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者 |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