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阿里出手,AI大模型全面降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AI市场掀起价格战

AI大模型作为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不仅是科研领域的热点,更是各大企业技术布局的重镇。

近日,一场由行业巨头引领的AI价格战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席卷而来。抖音、阿里百度科大讯飞腾讯云相继宣布降价或免费开放大模型。

抖音于5月15日宣布豆包大模型对外开放服务,并喊出了“比行业价格低99.3%”的口号,矛头直指同行。

图源:新浪科技

阿里紧随其后,在5月21日公告对9款商业化和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Qwen-Long模型降幅达到了97%

同日,百度出手,宣布文心大模型中两款主力模型ENIRE Speed、ENIRE Lite全面免费,与阿里的降价正面交锋。

次日上午,知名科技企业科大讯飞宣布讯飞星火Lite API永久免费开放,加入了大模型免费的行列。

下午,腾讯公布了主力模型混元-lite的全新方案,提升了API输入输出总长度,并且也改为全面免费

图源:腾讯

这场大模型领域爆发的价格战远不止表面的成本削减那么简单,实则是各大科技巨头在AI战略版图上的一次深层次博弈。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指出,目前大模型在性能上遭遇了提升瓶颈,各家难以拉开显著差距,于是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成为了当前各家公司的首要任务

直接降价的做法看似简单粗暴,但也直击用户对成本敏感的痛点,能迅速吸引人气和流量。也许短期内可能导致收入减少,但通过吸引大量用户,企业将来可以通过增值服务、广告等方式盈利,从单个产品的销售转变为构建平台生态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科技巨头们实际上是在投资未来。

而且,当前AI大模型的技术成熟度提升,训练和部署成本相比初期有了显著下降。

对于企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战略投资与营销手段,也是一场不能输的比赛。即使短期内利润受损,也要防止市场份额被蚕食。

大模型的价格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行业生态,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化进程。

长期来看,价格战终将平息。

未来的竞争焦点将转移到如何利用大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同时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提供个性化、高效的AI解决方案。

用户体验、深度整合能力以及定制化服务会成为新的竞技场。

头部企业纷纷走向大模型

最近几年,众多企业都将AI大模型视为技术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AI技术在各行各业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电商领域,这种趋势尤为明显。

AI对于商业市场与互联网早期对商业模式的重塑有着相似之处。

互联网的兴起显著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人们可以更便捷、快速地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同时,它简化了交易流程,减少了物理距离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使得商业交易变得更加高效,用户体验得到大幅提升。

AI则是通过深度数据分析,洞察用户行为和市场需求;通过工作流程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通过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用户体验。

淘宝去年推出了“淘宝问问”。在这一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聊天的形式提问,比如寻求商品推荐、比较价格或是凑单建议。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图源:淘宝

今年3月,京东宣布的“春晓计划”中推出了“AI全能服务包”,向商家免费提供了多种AI工具。这些工具覆盖了店铺运营的多个方面,包括智能客服、个性化商品推荐、数据分析、库存管理等,旨在帮助商家更加智能和高效地管理其店铺。

京东还为商家提供了免费的数字人代播服务,这些虚拟主播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相较于传统的真人主播,极大地扩展了直播的时间跨度,从而为商品提供了更多展示机会,增加了商品的曝光率和潜在销售机会。

图源:京东

京东云言犀负责人曾经表示:对于商家,京东数字人直播的成本目前是商家邀请真人主播直播的10%。

近日,谷歌表示,将开始在AI概览中为美国用户测试搜索和购物广告。

当它们与AI概览中的查询和信息相关时,它们将有机会出现在AI概览中明确标记为“赞助(sponsored)”的部分。

这也展示了AI应用的一个新方向——在AI中嵌入广告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图源:谷歌新闻稿

AI技术正逐步渗透至电商的各个层面,从前端的智能客服、个性化服务,到后端的商家运营、用户数据分析,AI都在推动电商市场发生变化。

这不仅提升了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也直接惠及消费者和商家两端。

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加个性化、便捷的服务和购物体验;而商家则通过更高效的运营和精准营销,实现了成本节约和销售增长,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和价值提升。

AI是头部企业不可缺少的战略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对于阿里、抖音这类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企业而言,布局AI是其扩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

通过在AI领域的布局,它们能够在既有业务之外开辟新的战场,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

即便当前的布局并不意味着立即转化为“技术型企业”,但通过对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企业可以积累经验、技术和人才,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剧变做好准备。

阿里巴巴出台淘宝问问、万相台无界版等多款AI产品,不断投资月之暗面、MiniMax等大模型创业公司;抖音借助AI提升内容创作和社交互动体验,甚至探索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前沿应用。一系列举动,都拓宽了他们的业务范畴。

阿里领投MiniMax 图源:电商报Pro

况且,在AI时代,数据被视为新时代的“石油”。此类头部企业拥有海量数据,通过AI技术深度分析与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决策效率,还能发现隐藏的市场机遇,为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在这些互联网大厂为AI市场打得不可开交时,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出现。

互联网巨头之间展开的价格战,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降低用户使用大模型的门槛,但也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如果价格成为用户选择模型的主要考量,那些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追求高质量与创新的模型可能会因为定价较高而被市场边缘化。

另外,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企业不能从免费或低成本的服务中找到可持续的盈利途径,长期来看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顾虑

阿里前副总裁贾扬清看来,“也许不是最便宜的赢得商战,而是最能落地的赢得利润。”

如果企业无法明确AI如何为其创造价值,即使是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也会变成资源的浪费。

AI市场的竞争焦点正在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能力和技术落地能力的比拼。企业应更加注重AI的实用性和业务价值实现,通过深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探索创新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 电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