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的流量,带不动搜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搜狐一季度财报出炉,亏损成常态?

搜狐身为互联网最早一批的入局者,如今却跟不上前列队伍的发展,实在有点意难平。

5月20日,搜狐公司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面对这一财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2024 年第一季度,尽管受到季节性影响,我们的收入符合预期,净亏损优于此前预期。”

可以看出,张朝阳对于这一财报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的。但是,细看数据,还是难以忽视搜狐在营收上的下滑趋势。

财报显示,搜狐的总收入为 1.39 亿美元,较 2023 年同期下降 14%,较上季度下降 1%。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 2200 万美元。

图源:搜狐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

品牌广告收入为 1,600 万美元,较 2023 年同期下降 29%,较上季度下降 20%。在线游戏收入为 1.18 亿美元,较 2023 年同期下降 9%,较上季度增长 3%。

可以看出,游戏收入占据了搜狐总收入中的大头,有将近8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搜狐在营收结构上的单一性。过度依赖某一业务线,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在总收入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游戏业务的营收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无疑让搜狐的安全感逐渐减弱。

然而,曾经的搜狐和张朝阳,都是站在互联网行业的巅峰之上的。

在90年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搜狐占据发展先机,成为中国访问人次最高的中文站点。张朝阳作为搜狐的带领者,在1998年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50名风云人物。

现在,张朝阳作为互联网教父,依旧站在大众的面前,凭借着知识直播课成为了网红企业家。但是,搜狐好像被隐去了姓名。就算鲜有人提起搜狐,剩下的也多是一声叹息。

图源:张朝阳的物理课抖音

搜狐的掉队,并不是偶然。在发展的历程中,搜狐错失了太多的机会,又好像一直保持着“养老”的心态,没有足够的爆发力冲到队伍的前列。

错失发展浪潮后,安心吃老本?

巅峰时期的搜狐,可以和腾讯网易比肩。现在的搜狐隐身于行业中的角落,面临着挑战。

在最初的10年,搜狐布局十分广泛,设计社交、电商、游戏、搜索、视频、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还成功打造了畅游、搜狐视频、搜狐新闻端等优质的产品,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图源:搜狐新闻

然而,时间是把双刃剑。搜狐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和创新力。其中,张朝阳的选择似乎成为了关键。

2008年搜狐正处于上升期,第一季度的业绩还首次超过了新浪。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张朝阳在这时选择了隐退,不再参与公司的发展,而是把时间放在了业余爱好上。

失去了掌舵者的搜狐,发展的势头开始放缓。这给了对手机会,新浪在这个时期抓住了机遇,推出了微博,并成功将其打造成为社交媒体领域的领头羊。

图源:微博

微博的发展让张朝阳警醒过来,回归后推出了对标产品,但是在市场上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在微博大战中,搜狐终究是败下阵来了。

微博之后,微信和百度也相继冒出头,移动社交领域和搜索引擎的位置已经被牢牢坐稳。让搜狐引以为傲的搜索产品搜狗也被赶超,搜狐被迫成为了观众。

面对这样的困境,张朝阳曾在2011年陷入抑郁症的困扰。但他在2013年重新振作,试图带领搜狐走出困境。面对搜狐的掉队,他也是自嘲道:“被微博和微信左右甩了两个耳光。”

搜狐停滞了两年,很多业务都掉队了。在恢复自身元气的同时,搜狐已经无心发展新业务。所以,搜狐几乎错过了每一轮移动互联网风口带来的机遇:社交、电商、共享经济、移动支付、本地生活等等。

这个时候,搜狐只能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畅游的游戏和搜狐视频上。

搜狐的网游《天龙八部》从2008年问世起,就火得一塌糊涂,次年创造了最高80万玩家同时在线的纪录。相应的,搜狐推出了《天龙八部》的很多衍生产品。

图源:《天龙八部》官网

借着这一IP,搜狐在游戏上的营收一直都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游戏的热度逐渐下降。搜狐在游戏产品的创新力上显得乏力,难以推出新的爆款产品。

在这一季度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游戏收入也呈下降状态。这是老游戏的自然下滑,也意味着畅游旗下的在线游戏潜力已经挖掘殆尽,在下一个爆款出来之前,将始终保持下降趋势。这对于营收重度依赖游戏收入的搜狐来说,是很危险的。

搜狐在游戏上的“老本”眼看就要吃完,在视频上走的新路也是吃力不讨好。

和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搜狐视频走的是进口剧加自制剧的道路,搜狐也凭借这样的策略挺进了行业前三。

一开始,搜狐视频凭借《屌丝男士》《无心法师》《法医秦明》确实是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收获颇丰。然而,对比“爱优腾”大量的自制剧和综艺,张朝阳始终坚持地低成本造血盈利策略稍显幼稚。

图源:搜狐视频

2014年,进口剧集也被限制了,这让搜狐的用户大量流失。自制剧后续也乏力,因此被“爱优腾”分走了大量市场份额,搜狐视频没能再回头部。

一步慢,步步慢。错失发展机会后,搜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挣扎,但都难以推着搜狐回到原来的位置。

现在的搜狐,强撑着一口气,短期内似乎没有什么发展的大突破了。张朝阳作为引领者,站了出来。

火的是张朝阳,不是搜狐

搜狐眼看着要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但是它的领导者张朝阳却让大众保有记忆,因为张朝阳是初代互联网教父。

早在2008年,张朝阳就火了一把。当时风头正盛的他,半裸登上了《时尚健康》杂志封面。还在《屌丝男士》中扮演自己,也曾上综艺、请大批明星举行派对。

图源:微博网友

总之,张朝阳出尽了风头,也算是互联网上的初代企业家网红。现在,搜狐面临着如此困境,张朝阳也是极尽发挥网红身份的优势,为搜狐站台。

2021年,张朝阳开始直播物理课。他也成功打响了物理课这个IP,《张朝阳的物理直播课》系列在抖音播放量破亿,点赞量也有2000万+,账号粉丝数也接近200万了。

2022年,张朝阳和俞敏洪首次开启《星空下的对话》,这场知识直播,吸引了4000万观众,贡献了多条热搜。《星空下的对话》后续也发展为了搜狐视频的原创IP栏目之一。

图源:搜狐视频

在社交媒体上,张朝阳还贡献了很多的精彩语录。“年轻人不要只追求赚钱和快乐”、“独居的人要说话”、“脱光待着就能减肥”等,也是吸引了一波互联网的粉丝。

这样看来,其实张朝阳是火的。可惜的是,张朝阳似乎没有利用好自身的流量。因为火的是张朝阳本人,不是搜狐。

虽然张朝阳开直播课时穿的衣服上印有“搜狐”的字样,也算是一种对搜狐的宣传,但是这样并不能为搜狐带来多少的用户。有些人会专门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张朝阳的物理直播课,但不见得会下载搜狐视频来使用。

知识直播也不同于带货直播,寄希望于知识付费来完成直播的商业变现,所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更不能为搜狐的营收带来多少的加持。

张朝阳的知识直播不同于俞敏洪的带货直播,俞敏洪在新东方失去意后转型直播带货,并将知识讲解融入其中,转化为订单成交率,成就了另一个商业帝国。

雷军也是利用自己的流量,为小米做足了营销,成为了小米的形象代言人。小米SU7的成功,就足以说明雷军自身的流量实实在在的波及到了小米身上,企业家和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

图源:雷军微博

到处折腾的周鸿祎,本质上也是在为360打免费的广告。他们这些网红企业家的目的其实都很明确,那就是要将自身的流量和企业联系起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是,张朝阳的追求可能有点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点“佛系”,知识直播更像是爱好。张朝阳肯定也想借着直播课给搜狐热度,但这个热度是有限的,难以真正转为商业变现。

搜狐该怎么走,还是一个未知数。作为一个根基如此身后的互联网企业,搜狐不会轻易的倒下。只不过,搜狐一直困在自救的路上也不是办法。

未来,搜狐的主业务该如何寻求创新突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张朝阳如何利用时代的流量帮搜狐脱困,也是一个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 | 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