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卖爆一个亿,小杨哥离不开直播带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小杨哥连续登顶抖音带货榜

连续两次直播皆登顶抖音带货榜,销售额破亿,“宰客”风波后的小杨哥事业反而蒸蒸日上。

近日,根据抖音直播达人带货榜,疯狂小杨哥5月8日的带货销售额冲破1亿元,5月11日的直播中带货销售额则介于7500万元至1亿元之间,两次直播均位居抖音带货日榜第一名

榜单数据源自“三眼查”

身为刚经历了一场“宰客”舆论风波的头部网红,这个成绩显然相当亮眼。

回顾这次舆论风波,起因是小杨哥在电音节中售卖的纯净水价格为20元一杯,公众对这一定价表示不满,指责其“宰客”

这一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时间,小杨哥的个人形象和品牌声誉遭受了不小的冲击。

面对舆论的重压,小杨哥在个人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回应,强调电音节现场所有商品均遵循透明定价原则,不存在违法经营获取非法利润的“宰客”行为,并且17个摊位属于外包。

小杨哥解释说,早在3号在看到价格问题后,他便立即进行了整顿,将水价降低到了10元。

此外,他还承诺在未来的活动中会免费提供饮用水。

面对争议,小杨哥及其团队及时采取了恰当的公关措施来缓解负面影响,公开回应质疑,提供其他音乐节的定价作为对比,并承诺未来会有所改进,这有助于维护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小杨哥作为头部主播,身后已经积累了大量支持他的忠实粉丝。在小杨哥有理有据的解释下,粉丝们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不移。

再加上部分舆论将此事件解读为媒体炒作或是对网红经济的过度敏感,一部分公众并不完全相信关于小杨哥的负面报道。

得益于此,尽管陷入了20元一杯水的舆论风波,小杨哥在直播中依旧取得了相当出色的销售业绩,带货能力并未受到舆论的影响

小杨哥想转型,进退两难

办电音节之前,小杨哥多次表达了想要“退网”的想法,表示对持续直播带货感到疲惫,对自由受限的生活方式感到厌倦。

他逐渐减少了直播频率,从一周七场减少至三场、一场,甚至考虑将账号交给徒弟,转而自己则投身于娱乐、电音节、影视、实体等领域。

目前,张庆杨与张开杨兄弟俩携手执掌的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商业版图覆盖五十家企业

但是这样的产业布局,显然还不足让小杨哥安心“挂帅封刀”。

一方面,在电音节、短剧等新兴领域的探索上,小杨哥还没有足够的经验

前一阵,关于小杨哥与短剧合作伙伴杭州益梦的传言四起,有人说是要解散,也有人说是要重组,虽细节各异,但无一不意味着小杨哥的合作公司正在经历重大调整,这必然会影响小杨哥新业务的推进。

三只羊短剧开机仪式

另一方面,三只羊网络在直播带货这一核心板块,尚缺乏一位能够独当一面、接替小杨哥的顶级主播,仍然需要小杨哥来坐镇引流。

小杨哥大幅度减少直播必然会对三只羊的收入有所影响。

目前,在小杨哥逐渐退出直播前线的情况下,“疯狂小杨哥”这一账号已经连续三个月掉出抖音带货榜前20名

因此,在新人接班未成气候之前,小杨哥的逐步隐退无疑为三只羊的未来平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在此前,他的直播带货事业同样面临了诸多争议,包括商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

特别是今年315曝出的“槽头肉事件”。槽头肉通常指的是猪颈部的肉,由于该部位可能含有淋巴结等不宜食用的部分,因此售卖时应该按照标准严格处理或者直接避免食用。

知名打假人王海直指小杨哥销售的商品“御徽缘”梅菜扣肉存在使用“槽头肉”的问题,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这一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小杨哥所售商品真实性和质量的质疑。

小杨哥的直播间不止一次地陷入了“翻车”争议,还涉及到商品虚假宣传。例如,电器产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不符,存在夸大的情况。

在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消费者网等机构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中,疯狂小杨哥的维权舆情占比达到了31.3%

图源: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这些负面新闻进一步损害了小杨哥的公众形象。

在种种争议下,小杨哥卡在了转型便“后继无人”,不转又“经常翻车”的十字路口。

直播带货面临大洗牌

头部主播频繁卷入舆论风波显然对消费者的信任会造成重大打击,对平台乃至市场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建立信任如同滴水穿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信任的崩塌却来得轻而易举。

各大平台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纷纷采取行动试图减少对单一头部主播的依赖,实现生态的多元化和健康稳定。

例如快手在享受辛巴带来巨大流量和销售额的同时,也意识到其个人对平台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前不久,辛巴及其家族的多个账号再次被快手封禁,原因依旧是辛巴在直播时和平台产生了冲突。

据悉,辛巴团队为此次直播准备了5万辆婴儿推车待售,然而实际销售情况远未达到预期,仅成交1万多单。

辛巴在直播中情绪激动,无法自控,公然指责快手平台,言辞激烈,称之为“垃圾平台”

图源:快手

快手频繁封禁辛巴及其家族成员的账号,直接减少了他们在平台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同时,头部主播之间的“流量博弈”也促进行业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减少了市场乱象出现。

李佳琦被质疑与品牌方存在“底价协议”,尽管李佳琦所属的美ONE公司已经明确否认了与品牌方存在此类协议,但此类传闻与讨论,包括大杨哥在“疯狂小杨哥”直播间中提及的李佳琦控价控库存言论,以及后续关于小杨哥直播间可能存在保价合同等等,这些事件共同加剧了公众对直播电商行业操作透明度的质疑。

杭州司法局在此背景下公开征集《直播电商产业合规指引》,并特别在《指引》中强调禁止从业者要求商家签订“最低价协议”,除非法律明确界定不构成垄断行为。

这些事件串联起来促进了监管层面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讨论与政策制定。

随着行业逐渐成熟,直播带货回归零售本质,意味着主播的核心竞争力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选择的专业性、价格优势、售后服务质量以及个人品牌的可信度上。

主播需要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品质推荐官”,深入参与到供应链中,确保所推荐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价值的期待。

并且随着相关政策与指南的出台,未来直播电商行业正逐步告别早期的野蛮生长,向更加专业化、标准化迈进。

作者 | 电商君

全部讨论

05-14 16:21

为啥快手头部主播带货差抖音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