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320亿件,我国快递行业出现新商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2023年全国快递单量达 1320.7亿件

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我国快递业务量又刷新纪录。

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202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日均业务量达到3.6亿件。

这样的发展速度着实令人惊讶,去年10月底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一个月过后又再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再到现在的1320亿件,又继续增加了120亿件,快递行业正在发展壮大。

图源:中经数据

据了解,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北,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比重的64.0%。

同城、异地和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成为了快递行业的潜力股。2023年,这三项业务的业务量增速分别为6.6%、20.5%和52.0%。与上年相比,同城快递业务增速由负转正,异地快递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回升明显。

而进入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依旧稳步发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23年提前32天。

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实现100亿件,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从那时起,我国快递业务量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且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持续到现在,各大快递巨头之间打的越来越猛,这助推了快递业务量的增加。

比如在2023年全年,中通、圆通、申通快递业务量分别为302.02亿件、212.04亿件、175.07亿件,同比增长23.8%、21.31%、35.23%,均远高于行业增速,相比之下,韵达快递业务量为188.54亿件,增速为7.07%,低于15.8%的行业增速,稍显缓慢。

不过整体而言,各大快递公司的业务量都持续上升。

然而业务量持续上涨的背后是以牺牲价格为代价,在“以价换量”之下,快递企业们的快递单件均出现下滑趋势。

图源:面包财经 3月份4家A股快递公司单票收入排名

比如今年3月份的经营数据中,同比变化方面,除了顺丰增长3.3%之外,圆通、申通、韵达单票收入均下滑,其中申通、韵达降幅超过10%。从环比变化来看,四家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均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国快递业务整体平均单价为9.15元,同比下降4.1%

可以预见,未来几家快递公司在价格上还将展开激烈竞争。在价格战仍将持续的情况下,快递公司需要咬紧牙关、过苦日子,并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降价越来越狠,快递行业寻找出路

当前快递行业持续的大幅降价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被动应对之举。

而长期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会迫使快递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做出妥协,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同时,非理性的价格战还侵蚀了各大快递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的信心。

比如中通就放弃了全年增长1.5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目标。中通在2023年三季报中指出,鉴于以价换量的非理性竞争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侵蚀,原本预计全年增长1.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的目标已经不合理,预计全年业务量维持292.7亿至302.4亿件的区间的指引,同比增长为20%至24%。

快递单价持续下降影响到了中通快递的营收增长预期,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0.76亿元,同比微增1.5%;归属净利润为23.45亿元,同比增长了21%,不过盈利主要依靠成本的下降

2023年全年,中通快递营收为384.19亿元,同比增长8.6%至,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9.4%至90亿元。

中通快递营收情况 图源:东方财富网

为了应对过度依赖价格战带来的消极影响,各大快递公司都纷纷寻找其他出路,如提高配送速度、优化客户服务、增加个性化服务,以及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等。

比如在快递时效服务方面,2023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保持了在超1500个区县、95%京东自营订单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超千万种SKU商品品类可实现半日或当日达。

而菜鸟裹裹联合淘宝天猫,面向中小商家推出免费极速回款、时效托管等新权益,天猫非官方商家还可以免费享有时效服务、获得菜鸟裹裹提供的“晚必赔”承诺,发货时效承诺。

“三通一达”也先后升级快递服务能力。中通旗下产品原“标快”升级为“中通好快”,原“特快”升级为“中通飞快”。而且其早就采取了“快递+快运”双轮驱动的方式,布局了“冷链+航空+星联”等多种类产品等。

圆通升级成“无人驿站”,在多个城市试点“24小时自助取件”,申通也持续加快数智化升级,同时其在双11期间的“预售极速达”服务、“申咚咚”末端配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降价越来越狠,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寻找出路。其中,即时零售业务的发展为快递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顺丰同城全场景业务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0%。当前顺丰同城已经全面接入抖音外卖、抖音超市小时达等到家场景。

京东“小时达”即将正式品牌升级为“秒送”,品牌升级或将于几日后正式官宣。依赖于京东的物流体系,京东小时达配送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圆通速递、韵达和中通快递等都在即时配送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

海外市场大有可为

随着2023年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快递物流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机遇。

“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3年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约22800亿元,同比增长19.92%。同时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增速高达52%。

为了抓住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国内快递企业加速拓展国际市场,以寻求新的突破。京东、菜鸟、顺丰、极兔以及通达系等中国快递物流企业在2023年进一步加快了“快递出海”的步伐,全球布局更为广泛和深入。

比如,菜鸟国际快递的各线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财年,菜鸟物流跨境包裹总量超过15亿件,服务1.33亿名跨境消费者。

顺丰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全球物流效率。其中,增加国际航线是顺丰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去年10月份,,顺丰先后开通“鄂州−新加坡”“鄂州−吉隆坡”“鄂州-大阪”三条国际货运航线,由此航网覆盖范围扩展到东亚及东南亚区域。

此外,顺丰还积极建设智能化的物流设施,如智能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库等,进一步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而对于国际化战略,京东物流提出,未来三年将建设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构建包括海外仓网、国际转运枢纽、海外国家本土的运配网络及跨国干线运输网络于一体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而极兔已经在美国、印尼、马来、菲律宾等多地建立海外仓,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不过由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本土化和末端配送是跨境物流企业需要克服的一大痛点。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背景,并加强优化末端配送能力,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全球化对快递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 周文君

全部讨论

05-1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