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涨628%,英伟达赚麻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英伟达涨嗨,黄仁勋赚麻。”

本年度最值得关注的一份财报出炉了!

“宇宙硬核第一股”英伟达再次捅破华尔街的天

第一财季营收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连续20个季度超预期;

净利润14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猛翻了6倍多

股价在一年半内,从百余美元飙升至1000亿美元,简直像坐上了倍速火箭。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高呼“下一场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已经为下一波增长做好了准备”。

01涨嗨的英伟达

对于一季度业绩,华尔街已经给出相当大胆的246.5亿美元营收预测,结果英伟达直接亮出个260.4亿美元,赤裸裸的炫瞎同行。

英伟达的Non-GAAP净利润为152亿美元(折合约1101亿人民币)。

对比之下,最新财季,腾讯Non-IFRS净利润为503亿元,阿里Non-GAAP净利润为244亿元,华为归母净利润约为197亿元,百度Non-GAAP净利润达70亿元,小米经调整净利润达65亿元,加起来的总和才1079亿元。

目前,英伟达还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市值已接近排名第二到第六位的台积电三星电子、AMSL、博通AMD等全球头部半导体公司的总和。

难怪有网友调侃,美股这座摇摇欲坠的高楼现在就靠英伟达撑着了

是什么,让英伟达无视全行业的衰退,逆势飙升?

答案正是眼下大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以及对整个AI世界的想象。AIGC的背后是大模型,而训练大模型需要超强算力,而未来AI世界的运行,也会需要更多的算力。

所以分业务来看,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本季度260亿美元的营收中,其核心增长也完全由数据中心业务驱动,以222.6亿美元再破历史纪录,环比增长23%,同比大涨427%。从管理层表述来推测,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英伟达的游戏业务Q1实现营收26亿美元,同比上升18%;汽车芯片和图形工作站芯片的影响相对有限,两者在第一季度分别实现4.27亿美元和3.29亿美元的销售额。

公布财报之余,英伟达也宣布了拆股计划——1拆10,拆股后季度现金分红提高150%。

02卖铲子的赢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当季毛利润率高达78.9%,简单说就是极其赚钱。

有人形容英伟达的买卖,就好比在淘金时代,向一众科技巨头出售挖黄金的铲子

另有行业观察者这样描述英伟达在AI热潮中暴赚的逻辑:“ChatGPT相当于AI版瓦特蒸汽机,下游应用到哪儿不好说,但上游肯定要多烧煤。什么是煤?是芯片,是算力”,事实也确实如此。

早年的英伟达在PC游戏界可是颇有知名度的,也因此在不少国人眼里是个不太正经的存在,但随着其在GPU领域的不断“打怪升级”,加上连续的算力风口,英伟达近年来彻底破圈了,摇身一变成为“AI的世界引擎”、全球的宠儿。

▲图源:unsplash

如今规模最大的“AI战争”正在打响,显卡就是算力,英伟达几乎是这场战争唯一的“军火供应商”。你无论开发什么样的大模型,都得抢购同一种军备——英伟达的GPU。

随着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英伟达的芯片,已成为这个星球上最稀缺的资源。连马斯克都抱怨:比毒品还难搞到!

一货难求之下,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去年被称为“最强显卡”的英伟达H100,在市面上的价格被哄抢到将近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甚至微软、Alphabet、Meta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也纷纷以自己拥有海量英伟达H100芯片为荣。

最终,科技公司们越是杀得头破血流,英伟达越是“赢麻”。

03黄氏定律

要说英伟达的伟大,便离不开「狂人」黄仁勋。

得益于股票奖励和非股权激励计划薪酬的增加,2024财年,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总薪酬达到3420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2140万美元增长了60%。作为美国工程院院士、英伟达创始人兼CEO,他值得。

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上,老黄凭借694亿美元总身价,位列世界第21名。

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南市,9岁便赴美求学,后来拿到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1993年初创立了英伟达,专注于开发独立显卡。

第一代产品NV1并不成功,还花光了英伟达筹集来的第一笔钱。

在缺钱的紧要关头,世嘉的一笔700万美元订金着实让英伟达喘了一大口气。

而撑到了Win95时代的黄仁勋,也开始大放异彩。

黄仁勋眼光独到、崇尚“长期主义”精神,他提出了著名的黄氏定律——显卡芯片的性能每6个月会提升一倍。并高瞻远瞩地在2006年推出了CUDA,在造芯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性能出色的明星产品,从一个风口走向下一个更大的风口,不断加固护城河,直到实现芯片霸权

单凭他的对行业和未来技术趋势的把控,就可以说是近年来最成功的科技企业CEO。

▲图源:英伟达官网

热衷于思考未来的黄仁勋,对于AI和世界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些明确判断:

第一、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核心在于我们首次大规模生产了一种全新的东西——Token,它们代表着人工智能。

第二、AGI或在五年内出现,但谈论AGI时需要明确其定义和标准。

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上,黄仁勋称,Blackwell下一代超强芯片正“满负荷生产”,今年就会看到“大量的Blackwell芯片收入”,Blackwell芯片产品将在今年二季度发货、三季度增产、四季度投放到数据中心。英伟达推出新芯片的周期从两年缩至一年,狂飙还在继续。

“当你无法分辨自己是在寻找食物还是逃避成为食物时,奔跑就好了”,黄仁勋如是说。

英伟达一直奔跑在路上,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