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33087328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1喜欢:0
关键是你是理性分析,还是恶意扭曲事实呢?汽车电子方面,为什么苹果之前有造车计划?为什么现在的热点是小米汽车和华为系?因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有向电子消费品靠拢的趋势,在这个逻辑下立讯是优势且做的很好。如果是为了光模块、铜链接、头显而看好立讯的,那应该是走错频道了。至于苹果,在业内最近20年来看衰是常态,能打的竞争对手一个都没有。你说的苹果各个产品的销售下滑,有没有考虑经济大环境不好和产品更新幅度所造成的波动?你的那些言论对了解行业的人起不到影响,但会不会影响那些不了解的人呢?赚钱不丢人,胡说不体面。

热门回复

立讯做的最好的就是控制成本,高效的整合,资金资产流转率高。产业链上利润都是固定好的,所以谁成本控的好和资金运转率高,谁的利润就高。也就是说市场景气时,收益高,市场萎靡时,有降价空间来帮自己和客户渡过难关。其实基础估值(或股价中位数)是机构的事,因为绝大多数散户对企业和行业都是一知半解的,且机构是相对统一的大资金,好控价。看看最近北向的动作,就知道我们内资机构的水平有多差。其实对行业稍有了解的,都不会认为立讯的估值高,对立讯的那些担忧也是源于对行业业态不了解。但股价就是这样,没办法,但稍有了解和耐心,在立讯上很难亏钱。

拓普和三花做的热管理,立讯精密做的高压线束 连接器 以及电源管理两者有本质不同。而且他们是汽车产业的老江湖具备成本优势,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就开始让他们做配套了。立讯精密是做连接器出生,高压线束国内厂商除了中航光电其余也并不成熟。由于高压线束属于细分支成本高,利润大,当然难度也大。目前我看到的是无线充电这种配件现在已经运用在华为电车上了。高压线束相关报道没看到,我也不瞎说。任何车企不可能随便把单子交给你,如果立讯精密的高压线束能够大面积推广至畅销款车型,则是非常有前景的。至于你担心的纯属多余质量过硬,便宜就好
至于通信业务它们的优势一个是高速联通一个是散热,最后一个是电源管理(这个优势有点虚干不过华为 阳光电源),通信业务属性上TO B,更依赖运营商的投资,利润相对波动性大。
VP爆款应用在哪?谁知道,我相信这几个大厂不会让他们砸手里

立讯精密不可能在汽车电子上停滞不前的,纵观他的年报无论是营收还是专利布局来看,会清晰的发现立讯精密无论是在汽车电子和通讯的进步是巨大的。只不过他想成长出另一个立讯精密是需要时间耐心去长持的。至于对苹果的依赖大,我觉得是互相成就的问题。看苹果和华为的产业链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苹果的利润率相对更高点,在商言商,绑定苹果没错。目前的苹果只不过处在了没有爆品的瓶颈区,随着AI的到来,它是不会缺失爆品的机会。本次的M4芯片估计华为有的头疼。至于VP少了爆款应用和量产规模化而已,量产我相信具备条件,应用只是少了契机。所以大家对他的估值一跌再跌。

认知和格局都是自己的,盯着自己的就好,没必要去攻击别人的。合理讨论,给点质量,别总偷换概念、左右言他就好(我说业绩你扯投资,我说投资收益你扯历史故事,我说逻辑你扯前途,真没意思)。至于行不行的(你指炒股收益吗?),冷暖自知吧。

算了,大师之所以能称为大师,确实常人不能与之交流。

机构从来只会落井下石和煽风点火,我是满仓做多。

你这思维一年了,为什么一直不行?已经成系统大规模供货的行业投资没前途听懂了吗?

苹果取消造车了你不知道?

你知道苹果的现金流吗?还方向选错,苹果早就不做选择题了。

所以是投资的事吗?是没钱投吗?你真的算了,了解现代和当年有关技术专利积累所造成准入壁垒差距吗?了解现在供应链与过去供应链的区别?还有很多哈,别聊了,你是真不懂。说的越多越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