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心之痛!柳传志的三大遗憾?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敖海峰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多方面的消息显示,一代商业巨擘柳传志将在本周内宣布退休。他的退休,将标志着联想一个时代的结束。尽管从联想如今的局面来看,他仍有起复的可能,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是真的要彻底退了,毕竟,这已经是一个七十五岁的“古稀”老人。

回顾柳传志的一生,他筚路蓝缕,以不惑之身创业,将联想艰难推上如今的地位,过程可谓是可歌可泣。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关于柳传志的生平,相关的文章很多,本人不再赘述,本文将细数这位商界传奇和他一手缔造的联想帝国的三大遗憾。

01

第一大遗憾:抛弃“技工贸”,选择“贸工技”

所谓“技工贸”,就是以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成果来推动生产和贸易。而“贸工技”则是将技术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先以贸易营销积累技术及资金。

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柳传志曾经长期徘回不定。

1995年5月,联想总裁室发布《联想之路百题问答》,总结联想集团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建成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

1996年3月11日,柳传志在《北京科技报》上发表了题为《联想集团的战略设计》的文章,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联想的计划称为海外发展三部曲……第二步建立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售的技、工、贸一体的跨国公司……”

“……在1989年底,我们开始了第二步办“技工贸”一体的产业……”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柳传志和联想是把技术放在第一位的。

但是随后,风云突变,柳传志的态度突然发生180度大转弯。

同样是在当年,在接受中青报的采访时,柳传志把“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改了一个顺序,变成了‘贸工技’”。

1998年3月30日,《计算机世界》报发表了柳传志撰写的《贸工技三级跳》。

以这篇文章为转折点,联想从此由“技工贸”转到“贸工技”。

但在两年后的2000年,联想又以“高科技的联想”为目标,决定从“贸工技”转为“技工贸”,加重对研发的投资。

加重到多少?

2亿元人民币!占联想当年总营业额不到1.2%。

而同期另外两大高科技集团华为和海尔,研发投入在营业额中的占比分别超过10%和5%。

因此,虽然联想经历了在“技工贸”和“贸工技”之间的犹豫,但不管在哪个时期,他的战略本质上都是“贸工技”,对技术的投入远远不够。

对此,多年后柳传志曾经解释,当时资金不足。但资金之所以不足,也正是因为联想将更多的资金用在并购和多元化上,轻视技术所致。

对技术轻视带来的巨大恶果一直伴随着联想。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联想要想做大只能通过不断地并购。这也导致它规模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

如果有后悔药可以吃,我相信柳传志先生会有不同的选择,现在的联想,也可能是另一番光景。

02

第二大遗憾:多元化太早,导致了联想的“空心”

世纪之交,当现在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还弱小如孩童时,联想已经是中国商界的巨无霸。为了迅速实现进军“世界500强”的梦想,联想雄心勃勃地同时推进了国际化和多元化进程。

2001年4月23日,联想公布其多元化发展战略。向互联网、IT、手机等多个行业大肆进军:

互联网方面,联想入股赢时通,并先后与新东方美国在线合作,成立了新东方教育在线以及FM365网站。

IT方面,联想耗巨资相继收购汉普咨询、智软计算机开发、中望系统服务等多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手机业务方面,联想于2002年投入9000万,与厦华电子合资建立了联想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然而,雄心勃勃的多元化战略,除手机业务外,其余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相继失败,这给于联想以沉重的打击。

关于多元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多讨论,我们只谈失败的后果。

在检讨三年计划失败时,柳传志认为,这次失败,不仅让联想损失了大量资金,也耽误了其核心业务PC的发展。

但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那个科技井喷发展的时期,联想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元化并购,却没有潜心来投入于研发,这导致联想错过了发展技术的最佳时期。

到如今,联想想加强核心技术的发展却已经无落后了市场很多步,有些事,一步慢步步慢,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

03

第三大遗憾:错过BAT

在2017年的全球创新峰会上,柳传志遗憾的表示:“当时BAT三家都来找过联想的风投,但我们都没有去看。”

现如今,百度市值430亿美元,腾讯阿里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而联想集团联想控股的市值加起来也不到140亿美元。

联想为什么会错过BAT呢?

柳传志自己解释说:“在那个时点也只能错过,一是资金不足,二是眼光不到,甚至连VIE架构都不了解。”

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联想“贸工技”的战略指导思想。

上文提到过,在2001年左右联想推进多元化发展时曾经涉足过互联网行业,但最终因为亏损问题而放弃。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行业,前期烧钱是必不可少的,亏损是常见的现象,但在那个互联网行业井喷时期,许多公司在短期亏损之后迅速扭亏为盈。但联想在盈利目标的指导下,迅速砍掉了极富潜力的互联网项目。

由此可以看到,联想早期在投资时是激进的,但又缺乏耐心的。

所以,柳传志及联想很有可能是在看不到短期盈利的可能时,选择放弃投资BAT。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相信,即使是卖掉联想,柳传志一定会大投特投!

人生总是带着遗憾的,柳传志先生亦然。因为一些认知和决策上的失误,他失去了将联想发展为中国最大公司的机会,也失去了登上首富宝座的机会。

但他的人生也是不遗憾的,因为35年前的那个冬天,年满40的他毅然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用35年的奋斗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移步至微信公众号“国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