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药股被ST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0喜欢:14

$片仔癀(SH600436)$ $ST九芝(SZ000989)$ $ST百灵(SZ002424)$

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906篇文章。如果您要和我互动,文末留言。

01

三家中药股被ST

今天有位新粉丝在司马的后台留言说,他的中药股被ST了,贵州百灵,已经连吃了五六个板了,问什么该肿么办?对于这种问题,司马真的没有办法,在连续跌停板的时候,你想跑都跑不掉。对于这种ST的股票本身就是买入逻辑错误,当初买它的时候是不是想赌一把,单车变摩托?既然是赌博,错了就得认错,别无他法。这种情况更不容怪民间股神,人家买的是一揽子的企业,丛中再挑选出龙头,从而不断向龙头集中,可能很多观察仓都是用来试错的,而我们普通的投资并没有多少试错的成本,切不可把人家的轻仓或者观察仓买成自己的重仓股,那样子神仙难救。

今年来,中药股被ST(特别处理)的情况愈发引人关注。从ST太安ST九芝,再到ST百灵,这些曾经备受市场瞩目的中药企业,如今却陷入了业绩下滑、经营困境的泥潭,要知道这些中药股都是存续了三四百年的老字号,为什么在今年集中经营不下去?如果老祖宗知道这些不肖子孙把好好的品牌和企业经营成这样子,不知道棺材板还能不能盖得住?

这些ST案例不仅让人对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也引发了业界对于中药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策略以及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深入反思,今天司马就通过此文和大家一起剖析剖析。

02

贵州百灵:不小心买成了重仓

贵州百灵这家公司是很多朋友关心的一家公司,之前股价涨得不错,再加上坊间传闻有民间股神的加持,不少投资者买了进去,其中不乏司马的一些粉丝。确实,这家企业也曾出现在民间股神采访的货架上。但是民间股神对于这家企业的配置属于基金一揽子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很多聪明的人却把它买成了重仓股,这就很尴尬了。

在中药行业的众多企业中,贵州百灵一度以其稳定的业绩和深厚的品牌底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然而,近期该公司被ST(特别处理)的消息,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03

贵州百灵的业绩概览

贵州百灵,一家专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在业绩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营收数据来看,该公司从2021年的31亿增长到了2023年的40多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贵州百灵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甚至在2023年出现了亏损。

当然出公告来说,贵州百灵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主要原因是其2023年度的内部控制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具体问题涉及公司销售费用的相关内控存在重大缺陷,包括在市场开拓及促销费用等的计提方面存在时间滞后、确认不完整等情况,公司未能确保披露的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这表明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其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此外,贵州百灵2023年的业绩出现大幅波动,前三季度虽保持盈利,但第四季度净利润突然出现大额亏损,单季亏损达到6.5亿元人民币,且第四季度的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异常增高,远超前三季度总和,显示出公司财务制度可能存在一致性与连贯性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导致贵州百灵的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由“贵州百灵”变更为“ST百灵”。

04

销售费用之谜

(一)高额的销售费用

在司马看来,贵州百灵被ST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其高额的销售费用。据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贵州百灵的销售费用高达6.67亿,较往年的3.95亿增长了67%。而在2023年全年,其销售费用更是高达23亿,较2022年的15亿增加了8亿。这一数字的增长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二)销售费用高的原因

那么,贵州百灵为何会投入如此巨额的销售费用呢?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可能是公司产品缺乏竞争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来吸引客户。然而,作为一家拥有多年历史的老品牌,贵州百灵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这一原因似乎并不成立。其次,可能是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通过虚增销售费用来掩盖其他财务问题。但这一说法也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最后,也有可能是公司在销售策略上过于依赖广告等营销手段,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创新。

(三)销售费用与净利润的关联

高额的销售费用对贵州百灵的净利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销售费用的不断增加,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逐年下滑。在2021年和2022年,贵州百灵的销售净利润率仅为三个多点,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而在2023年,由于销售费用的激增和营收的下滑,公司更是出现了亏损。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对贵州百灵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05

中药行业的隐忧

(一)销售费用普遍偏高

贵州百灵的高额销售费用并非个例,而是医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药。由于中药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导致很多企业在产品推广上不得不依赖大量的广告和营销手段。这种过度依赖营销的销售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削弱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西药的企业销售费用比中药企业的占比还高,但是西药毕竟成本低,速度快,加上整个舆论氛围的利好,使得中下游的中药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销售费用来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这块是普遍中药的缺点,但也是优点。除了销售费用偏高外,中药行业还面临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中药的研发过程复杂且周期长,很多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这种缺乏创新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然而,目前中药行业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漏洞和缺陷。一些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如虚增销售费用、掩盖财务问题等,严重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因此,加强中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06

对于投资的思考

贵州百灵被ST的事件,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了中药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忧。虽然目前整个中药行业还是增量行业,还是在百花争鸣、争奇斗艳的阶段,但是一些中下游的中药企业同时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困境,这也就是今年开始出现三家中药企业被st的根本原因。

我们做投资,要同甘,但不能共苦。司马坚决不愿意跟出现生存困境的企业一起成长。所以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日子过得滋润而舒服的头部企业。一些二三线的企业咱们就不选。

另外销售费用这个指标很重要,销售费用的占比不能太高。最好是花小钱办大事,因为销售费用这个占比太高的话,表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强,而且在医药反腐的背景下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投入一定产出无限大的头部中药企业,销售费用越低越好,这个指标和负债率一样。

根据已经披露的2012年年报,在70多家中药上市企业中,华润三九的销售费用在中药企业中居首,达到了69.65亿元。此外,步长制药白云山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也超过了50亿元,分别为63.69亿元、61.05亿元和52.26亿元。这些企业销售费用都比较高,和股价无关。

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外面确实诱惑很多,但是那都是古希腊神话里为祸人间的海妖的歌声,最终吃人的比比皆是,当你分不清的时候就不要去碰,错过总比犯错来的强!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投资的道路需要用脚去感受,投资的道路需要用心去丈量。需要“司马懿”的坚忍,更需要“扫地僧”的禅心。此文仅作为本人投资记录和思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星计划# #星计划达人# #股民日常#

精彩讨论

扫地僧司马懿05-16 17:53

卖了没有?不少朋友都买了这只,市场总是很多意外。

全部讨论

05-16 11:17

销售费用高就是给回扣了,各个链条上的灰色收入。

我3月份买的百灵,谁知道它能ST呀?

05-16 15:59

林园不会买贵州百灵,不会买九芝堂,不会买广誉远,很多公开的散户为什么不买,而去想当然的买自己认为可以有爆发力短时间涨十倍二十倍的股票,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销售费用高,产品竞争力弱,利润难以长期维持,随时可能爆大雷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个字总结:贪!
贪的人没有好结果!

05-16 10:07

只选好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只选长期平均净益率20%以上的企业就可轻易躲开这样的坑。这并不复杂,也不必需有高智商。

05-23 09:25

总结的好

05-21 15:40

也是分析大师,你卖吧!我买

西藏药业销售费用高但毛利率也高95%,请问司马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