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化炮灰”可能连渣都不剩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5回复:20喜欢:3

大家好啊,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151篇原创文章。如果您要和我互动,文末留言。

第一,对于统一大市场的理解

前两天,我们的决策层出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性文件。刚开始扫地僧司马懿和很多吃瓜群众一样,觉得非常的高大上,但又不明觉厉。经过这两天的消化。扫地僧司马懿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不一定正确,但是也是一方的认知。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高屋建瓴,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项重要举措。整份文件看上去高大上,但是又比较复杂难懂。那到底为什么要统一大市场?什么是统一大市场?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嘛?首先为什么要统一大市场?当今世界是个什么样的背景啊?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疫情战争交织在一起,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

以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似乎在被漂亮国为首的霸凌所打破,比如,在以前,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造一辆汽车要十几个国家合作协同,现在这个罢工,那个打架,还有人卡脖子,一辆汽车想造出来太难了。很多生产链条被打破的七零八落,企业构建全球化的生态体系雪上加霜。更何况是常常被歧视的中国企业呢?所以,从2020年开始,我们反复听到过一个词儿叫内循环,什么是内循环?就是我们自己就要强大。我们的确拥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阻碍。

好朋友举了一个例子很生动。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网购,如果你是一个东北人,你想吃广东的橘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距离远是一方面,关键是关卡给不给你过,只有本地的水果能够在东北市场畅通无阻,你外地的东西再好过来东北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家里有长辈的可以问问,以前是不是都是喝本地酒、抽本地烟,用本地日用品,甚至部分省与省、市与市之间的道路都不相通。其实不只是国家,哪怕是一家企业,一旦人多了起来,部门与部门之间都会存在竞争,同一个项目,好几个人争抢,你看我卖苹果赚钱了,那我也去卖,哪怕我种的是橘子。最终的后果就是企业管理混乱,员工内耗,最后还是企业自己吃亏。而且平时就算了,一旦遇到了像疫情这种情况,小的企业物资根本供应不上来,倒是坏了大事儿。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发挥你自身的优势去做事,你部门适合卖什么你就卖什么,卖苹果,卖香蕉就不要去卖橘子,既避免了恶性竞争,大家也能买到真正好吃的水果。

当然,只是举了一个小例子,建设统一大市场比这个例子复杂多了,但其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减少内耗,让国内能够集中资源发展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我们的市场不仅要做到大,而且要强,要破除各种自我小循环和地区封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加畅通,这样才会提升我们在全球的地位,中国消费者也会有更多更优的选择机会。很多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朋友会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不是计划经济了?是不是有形的手要干预太多?其实恰恰相反,建设统一大市场就是要破解地方保护主义,让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主导作用,让市场来选择,而不是让市长来选择,有形的手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确保方向不会跑偏而已。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大家可能就会更加的明白。在扫地僧司马懿读大学的时候。我的教授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经常是一条虫。为什么这样讲?比如说,有一个中国人在高速路口建了一个加油站很赚钱。那么过几个月之后,你会发现周围建了好多个加油站。而如果换成犹太人来做这个生意。那么几个月后会发现这个加油站的周边开设的不是另外一家家加油站。而是开设了餐饮店,咖啡馆等等,大家都有钱赚,避免恶性竞争。

第二,当国际化炮灰的企业不投

我们作为股票投资者,一定要牢牢守住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不适合干什么比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更加的重要。很多人问扫地僧司马懿为什么不高抛低吸?我的回答和老唐一样。我对于给别人送钱没有任何兴趣。这么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却乐此不疲的去当“啄木鸟”。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也是如此。很多人觉得在国内做生意不容易。但是在国际做生意就容易了吗?其实更加艰难。国内做生意不容易,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卷和恶性竞争。2021年本来我们是第1个控制好疫情的优等生国家。全球的工厂全部停顿,只有我们能够生产,其实我们应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但是结果是我们生产的越多亏损的越大。所有的大宗商品的涨价权全部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辛辛苦苦大半年,最后赔了个底朝天。很多做出口的企业虽然订单如流水,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最终日子都不好过,赚了一份辛苦钱。赚的钱可能还抵不上上游成本涨价的压力。

而走出去的国际化的企业又是如何呢?别忘了中国平安走出去投资比利时富通银行之痛,富通银行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倒闭,人家直接把你国有化,中国平安白白损失了400多亿,那是当时一整年的净利润,如果不是中国平安肉多,要是换做其他家企业早就破产了。外国人耍起流氓来,深不见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外国人都在觊觎我们中国的大市场。如今,决策层高瞻远瞩的要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内循环。我们投资的企业更应该注重主责主业,注重我们自己的内部市场。在多事之秋的今天,在外部环境不友好的当下。尽量远离那些动不动就要国际化的上市企业吧。因为当“国际化炮灰”,可能连渣都不剩。特别是听到某白药业绩说明会录音的时候。扫地僧司马懿听到某白药要把2022年准备定义为国际化的元年,我为之一颤。陈某树先生,你能长点心不?

如今看来,扫地僧司马懿锁住能力圈的关键词:除了“二次创业”,“改革”,“艰难”外,还真的应该加上一个“国际化”。

文:扫地僧司马懿 您的投资按摩师

投资的道路需要用脚去感受,投资的道路需要用心去丈量。需要“司马懿”的坚忍,更需要“扫地僧”的禅心。此文仅作为本人投资记录和思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片仔癀(SH600436)$

$云南白药(SZ000538)$

$比亚迪(SZ002594)$

#雪球星计划#

#统一大市场#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貌似只有白酒和中药符合独立自主,国内大循环

2022-08-19 17:12

有见识

2022-04-20 07:57

200见

2022-04-20 02:36

无论实业还是投资,本分、平常心,最重要。

2022-04-19 23:23

还是要尊循经济规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打破一切地方保护主义,有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