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忠告:炒股不想当韭菜,必须先学会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0喜欢:46

做一个价值投资者,而价值投资首先要做的是发现价值,然后才能去投资,如果你连发现价值的能力都没有,那谈价值投资就毫无意义了。学会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是炒股的第一步,如果这个都不懂,那进入股市很大的概率是当韭菜被收割的命运了。针对不同类型的股票要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投资方法论是四问分析法,也就是问四个问题:(1)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企业本质、宗旨和使命)?(2)这门生意是否值得投资(行业分析)?(3)如何分析这门生意(财报分析、竞争战略分析)?(4)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安全边际)?

投资第一问,我们从企业的本质(为社会解决问题)出发,了解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满足顾客的需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回答德鲁克的经典三问:我们的业务[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事业]将来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事业]应该是什么?

投资第二问,我们从历史出发,了解行业的过去和现状,从而展望未来,并分三个层面来做行业分析:了解行业(行业分类、行业市场结构、行业竞争结构),了解经济(供需、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了解国家(读懂中国)。

投资第三问,我们从竞争本质(盯住顾客,而非盯住对手)出发,用财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了解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差异化)。

投资第四问,我们从安全边际出发,基于企业本质、行业分析、财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最后做投资决策时,追问三个问题:在能力圈内,相比这门生意(行业),还有更好的生意(行业)选择吗?相比这家公司股票,还有更好的可替代性投资工具(如可转债、指数基金)吗?投资组合是否具有反脆弱性?

我的投资方法论可以简化为,投资系统=“四问分析法”知识体系=文化母体/底层逻辑+价值投资。我做投资的文化母体来自儒家思想(孔孟、王阳明)和《孙子兵法》。价值投资理念来自本杰明·格雷厄姆。

儒家思想,既是学习学,又是自我管理(自我修养)学,也是领导力学,更是经营王道。《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此,《大学》列出了儒学的知识体系框架——“三纲八目”。所以,做人做事做投资,首先要诚意正心,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投资理念要正,企业价值观也要正,这是投资的出发点,也是投资第一问的重点。

《孙子兵法》讲慎战,价值投资讲谨慎投资,保本第一。《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己”是自己能力圈(要懂得放弃,懂得认输),“彼”是企业基本面、行业情况、企业竞争优势(兵力原则,以强胜弱),知己知彼才能比较准确估算企业内在价值。这是投资第二问、第三问讨论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先胜后战(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要能等待),价值投资的中心思想是安全边际(以显著的安全性标准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胜”就是知己知彼,就是基础工作(投资四问),做基础工作就是积累胜算,有胜算才去“战”,有安全边际才去投资。《孙子兵法》的排兵布阵讲正奇(分战法),价值投资讲资产配置(股债平衡反脆弱,投资工具低风险,交易坏公司投资好公司)。投资时,也要注意安全边际,也就是要注意投资工具的使用,以及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这是投资第四问所要讨论的内容。

估值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第一章便阐述了内在价值的概念:“一般来说,内在价值是由资产、收益、股息等事实和可以确定的前景决定,有别于被人为操纵和狂热情绪扭曲的市场价格。”同时指出,内在价值并不由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下的公司净资产)决定,因为不论是平均收入还是平均市场价格,都不由账面价值决定;内在价值也不由盈利能力决定,因为“盈利能力”一词意味着对未来业绩的预期有十足的把握,而这个预测方法并不可靠。

既然内在价值难以捉摸,这一概念对证券分析有什么作用呢?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一书认为:“证券分析并不是为了确定某只证券的内在价值,而是为了证明其内在价值是足够的,例如能够为债券提供保障或者能够为购买股票提供依据。证券分析也可以用来确定证券的内在价值,或者该值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要实现这一目的,只需对内在价值有个大致的估计。”

那么,有什么估值方法呢?

阿斯沃斯·达摩达兰在《学会估值,轻松投资》一书总结说:“估值模型虽有数十种之多,但归根到底,估值方法却只有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该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以及你对这些预期现金流的确定程度所决定的。如果一项资产拥有高且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其价值理应高于现金流较低且不稳定的资产。……在相对估值中,资产的估值取决于市场对类似资产的定价。就股票而言,你需要比较该股票与其他类似股票(通常为同一种类股票)之间的价格。绝对估值提供的是一个全景式的画面,它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企业或股票背后的价值,而相对估值则会让你对价值有一个更贴近现实的预计。总而言之,两者并无优劣之分,你完全可以在某项投资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事实上,如果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表明一只股票被低估,那么投资它一定会增加你的胜算。”

简而言之,估值方法可以简单分成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比较估值比率)。

绝对估值法中,常用的有股利贴现模型(DDM)和现金流贴现模型(DCF),前者适用于股利发放政策稳定的公司,后者更适用于不派发股利的公司。其中,常见的现金流贴现模型(DCF)有两种:公司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和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按照兹维·博迪的《投资学》一书的说法,自由现金流估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FCFF)进行贴现来估计公司价值,然后扣除已有的债务价值来得到权益价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权益资本成本对股东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to the equity holders,FCFE)贴现来估计权益的市场价值。计算公式:FCFF=EBIT(1﹣tc)﹢折旧﹣资本化支出﹣NWC的增加,其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tc为公司税率;NWC为净营运资本。FCFE=FCFF﹣利息费用×(1﹣tc)﹢净负债的增加。

叶金福的《从报表看舞弊》一书,在“现金流量”这一项内容,给出了一个最直接的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运营性净现金-资本支出。其中,运营性净现金可以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支出可以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价值投资者都强调规避长期巨额的资本支出(设备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等)和营运资本支出(存货、应收账款等)的公司。公司账面利润好,不等于公司自由现金流好,也不等于公司价值高。

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道理都懂,问题是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难以预测,因为其中有太多的变量和假设。但为什么很多价值投资者看重贴现现金流量(DCF)估值模型呢?因为他们更看重DCF估值模型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过程),而不是其估值结果。

不过投资实践中,还是相对估值法(比较估值比率)占主导。除了市盈率P/E、市净率P/B、股息率(这三者可参考杰里米 J. 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常用的还有市销率P/S(市值/销售额[营业收入],用于刚起步的公司)、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用于成长股,可参考吉姆·斯莱特的《祖鲁法则》)、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其中EV为企业价值=市值+负债[-现金],EBITDA为息税折扣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出的现金,可参考张然的《基本面量化投资》),以及现金收益率(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市值总额+长期负债-现金],可参考帕特·多尔西的《股市真规则》)等等。

价值投资讲低估买进,也就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进。有什么择股标准呢?

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第14章——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列出了选择特定股票时的7项质量和数量标准:“(1)适当的企业规模。(2)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3)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4)股息记录。(5)利润增长。(6)适度的市盈率。当期股价不应该高于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7)适度的股价资产比[市净率]。当期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报告的资产账面值的1.5倍。然而,当市盈率低于15倍时,资产乘数可以相应的更高一些。根据经验法则,我们建议,市盈率与价格账面值之比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这相当于15倍的市盈率,乘以1.5倍的账面值。同时,也可以是这样的股票:9倍的市盈率和2.5倍的资产价值等等。)……我们的基本建议是,所建立的股票组合的总体利润与价格之比(市盈率的倒数),至少应该与当期高等级债券的利率一样高。这就意味着,不高于13.3倍的市盈率,相当于收益率为7.5%的AA级债券。”

前4或前5项标准已经把大部分股票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了,再结合最后两项标准——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指标,符合进入投资组合标准的股票应该所剩不多。不过个人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市净率的要求有待商榷。市净率估值指标,一般用于银行业和周期型行业。

菲利普·费雪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总结了保守型投资的四个特点:(1)低成本的生产、强大的营销组织、杰出的研究和技术努力、优秀的财务技能;(2)人的因素;(3)一些商业的投资特征;(4)保守型投资的价格。

我个人的投资实践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圈选择投资的行业,然后淘汰ROE低于15%的企业(少数行业领导者除外),再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企业。不过投资要讲安全边际,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标准,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投资有不同的估值指标要求,也就是需要保守型投资的价格。

对于积极型投资者,《聪明的投资者》(第7章)推荐了三个可用于“积极投资”的领域:(1)不太受欢迎的大公司(低市盈率大蓝筹)。(2)廉价证券(净流动资产股、烟蒂股)。(3)套利和特殊情况,包括并购重组、套利业务等。书中(第15章)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挑选优于平均水平的证券组合方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单一的合理标准,比如较低的市盈率,较高的股息回报,或者是较大的资产价值?”书中认为:“有两种方法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一致取得了不错的结果:(a)购买市盈率较低的重要企业(比如道琼斯中的企业)的股票;(b)挑选价格低于净流动资产价值(或营运资本价值)的各类股票。”

采用低市盈率投资法的代表性人物是约翰·聂夫。在《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一书中,约翰·聂夫透露了其选股方法:低市盈率;基本增长率超过7%;收益有保障;总回报率[收益增长率加上股息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基本面好。约翰·聂夫执掌温莎基金31年的经验说明,低市盈率投资策略是可行的。

采用购买廉价证券(净流动资产股、烟蒂股)投资法的代表性人物是沃尔特·施洛斯。他主要寻找那些售价大大低于私人所有者价值的股票,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一文有所介绍。

唐朝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一书里分享了一个估值方法:“‘三年后15倍PE卖出能赚一倍的价格,就可以买入。高杠杆企业打七折’就是我的估值方法。……不过,需要考虑三个问题:净利润数据是否为真?未来能否持续?持续是否依赖加大资本投入?这三个概念是市盈率指标的核心问题。”这个估值法是建立在能力圈的基础之上的。

我的股票投资组合包括成长股、不太受欢迎的大公司/低市盈率蓝筹股、廉价证券/净流动资产股/烟蒂股,所以会综合采用以上方法。

李杰在《股市进阶之道》对估值另有一番深入解读:“估值的简单体现在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和金融背景,其基本逻辑是简单清晰的。但它的复杂反映在投资者必须对一个生意有着透彻理解才能做出这种判断。越是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实质和这个生意的特性、了解市场定价的基本规则,估值就越简单;越是对企业的认识模糊不清、对生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市场的定价茫然不解,估值就越体现出它不可捉摸的复杂性。所以我认为,大多数对估值的困惑,与其说是不了解某个估值指标的原理和算法,不如说是始终徘徊在企业经营态势和市场定价原理的大门外而不得入的原因。任何一个估值行为都不能脱离对这个企业基本面的定性。不能忘记,所谓的估值都是在特定的前提条件下才成立的。所以越是接近理解主要几个估值指标的本质意义之后,我们发现估值的主要困难其实越是指向一个老问题:你对这项生意到底有多了解?

企业估值的难就难在对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能力的预估,解决方法就在于对“知”的了解。了解得越深,估值就越容易。所以,投资第四问(估值),需要建立在前三问的基础上。

投资实践中,除了银行股和强周期行业用市净率,其它行业我基本用市盈率估值(房地产用根据合同销售额结合历史利润率调整过的PE)。不过,估值是放在四问分析法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建立在企业本质、行业分析、财报分析、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证券分析只需对企业内在价值有个大致的估计,并不需要十分准确。所以,投资需要谨守安全边际原则。

阿斯沃斯·达摩达兰的学会估值,轻松投资,需要的朋友,可以移步评论区。虽然我们可能无法预测明天的走势,但学会估值一定一定一定会增加你投资胜算的砝码。

 $海天味业(SH603288)$   $格力电器(SZ000651)$   $歌尔股份(SZ002241)$  

 #2020国庆中秋见闻#    #投资书籍合集#    #估值#   #美股重挫明星科技股领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