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高人为峰:回顾过去,重构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山高人为峰_():
回顾过去,重构未来
回顾过去:

这一次的快牛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去年的2000点用了半年的时间涨到了2500点,第二阶段券商蓝筹发力冲至3000点,第三阶段创小发力冲至5100点。那么这三个阶段各自的逻辑和理由又是什么呢?这里面需要辨别一下才能有助于对整个格局的认识和回顾。

中国的股市,历来就是在估值和泡沫之间来回切换,从2000点伊始的行情就是估值修复行情,行情发动本身是有一个大条件的,那就是“实体经济萎靡、两大支柱之一的房地产经济已到达泡沫顶端”,当房地产支柱不能再持续下去的时候,唯有金融投资这跟支柱来支撑GDP了,这里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指出了池子论、泡沫变相消除等理论对此加以诠释,包括改变银行对新兴行业的间接融资为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理论等,都是在解释这根新的支柱,这是发动行情的第一大必要条件。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转型势在必行,从低效率经济形式往高效率形式是一个必然,也是整个地球在驱动着走。电商、互联网、金融创新、网络、创新产业等等,这些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和土壤,必须要产生也不可逆,那么正是这种创业转型的正向的看得见的效果以及未来的更好的“预期”,也会助推行情从估值一点点往泡沫的方向去。

仅仅以上两点就能支持中国的股市从2000点起步开始上涨,这个毫无疑问,也是趋势使然。

然而,后面的事情,就必须跳出国内看世界格局。这个有点复杂,这里我首先说明一点,中国的经济体系早就不是以前的计划经济,而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也就是说中国乃至中国的经济是跟全球连通的,只看国内不看国外的做法是片面的,会推导一些不切实际的结论。当我们看全球的时候,就会看到几个耳熟能详的关键词:人民币美元两大世界货币、汇率体系、国债/债市、中美博弈、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美元回流等等这些关键词,实际上都在这次的顶部行情中有着非常多的曝光率,关于这些,虽然看起来属于经济学家或者专业金融从业人员的范畴,我这里也不做太多解释,但是我的注解就是“此类的国际金融趋势和事件影响了了这次的顶部下跌行情“,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震荡难免,肯定不会是太平岁月。之前我曾经在不同的地方都提及过“中美博弈”、“敌对势力”等字眼,其实也是指这方面,我发现有些朋友不以为然或者固执的认为这不可能,其实“博弈”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平衡,从全球角度来看,这种博弈都不是坏事,没有什么一定是坏事,虽然它助长了波动和震荡,你也不能固执的认为它不存在。

我是IT行业出身,以前不喜欢过问和讨论”政治“(下面用ZZ代替),但是既然在投资市场深入下去,就不得不意识到其实有个词语叫“ZZ经济学”,什么是经济?经济是指一定范围内,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之总称,这些行为是人来做的。什么是ZZ,ZZ是管理人的,ZZ高于经济,ZZ引导经济,ZZ影响经济,经济反哺ZZ。因此虽然我们不喜欢讨论ZZ,但必须明白“ZZ”。

这一年来,我在国外的时间比较多,由于国外信息相对开放的便利条件,顺便对政经方面的事情做了一些深入的了解。经由我个人的逻辑分析和判断,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由于涉及敏感,所以以简单的说几句,实际上这次的行情后期(3000-5100)是异常的,异常的根本不是融资杠杆,而是“某些特殊而重要的资金退出”利用了“场外融资+杠杆”这个替罪羊。中国的当下,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关键时刻,无论是ZZ还是经济,新的领导班子从ZZ上必须要消除以前的不稳定因素,消除的方式,比较温和的做法就是“利益交换”,简称LYJH,不要认为这个词语不好听,其实这是个全世界通用的方式,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最能取得平衡的手段,只有目的,没有对错,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值得和必须的。我们是国民,生活在这个国家的萌护之下,国家的稳定是极其重要的,国民只要能享受到稳定过程中或者之后带来的科技进步和消费水平提高之类的好处,就足以了。

因此,自5178的下跌到3000点这个区间就是完成LYJH和“退出”的区间,这个区间本来就不应该在当下的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去触及,或者说快速触及,这个区间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被设计出来的“退出空间”,那么LYJH的资金退出了以后,离开这个区间也就是合理的,虽然离开区间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这是你还在市场里游泳必须经历的代价。

以上的部分是我对未来的构架的大逻辑前提。

再说说汇金救市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实际上是跟上面说的“LYJH退出”这个过程息息相关的,虽然不是预先准备的金融手段,但是由于“去杠杆的粗暴方式”和“蜂拥踩踏”这两个突发,导致了流动性危机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崩塌危险,所以汇金必须救市。

汇金救市,就这四个字,结合目前的流动性情况,就是成功的,没有二话。最近在各大媒体和自媒体上看到了太多的关于“汇金救市”好不好,成功不成功之类的讨论。我个人的观点如下:
1、救市就是救市,以救流动性状况为目的,不以具体标的为目的。

2、新浪的一小搓自媒体极力贬低反对救市的,大多是海外投行背景,这些人的目的纯粹就是金融多空的角度,而非金融安全性的中立角度,过多的话就更有恶意唱空的嫌疑。

3、一部分国内金融业自媒体诟病救市的,讨论救大还是救小的,基本上都是然并卵级别,自身本事够不上高端国家金融层面,只能把眼光聚焦在该救大还是救小的这些然并卵细节上。我水平也不够,也是然并卵基本,但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发表过只能救小不能救大的言论,因为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整体出了问题,那就看救整体有没有效果,研究讨论大小根本没意义。

4、刚才说了,只要是救得了流动性,就算成功,国家队根本就没功夫研究什么大小名单。如果有这份名单的话,微博自媒体深喉早就爆出来了,现在有爆出来么?

5、其实回过头去看,最近出的名单里面,大小不是都有么?都是7月8号那天救的,哪里来的那天那么多人说的“只救大不救小”?更何况这份名单其实并不完整,还有很多个股都没有披露出来,比如奋达救了5%了就没有披露,奋达算大票还是小票?

6、一个另类的个人思考:对于某些庄股票、大票、亏损票,为什么救?之前说了,这个区间是“LYJH退出”区间,不排除有高层方面的LYJH目的的动作,不过这个跟我们散户没啥大关系,想想即可,不需要过多深究和讨论,也许我说的太另类了。

既然救市成功了,也就是说就流动性风险成功了,之后怎么办?




重构未来

接下来说说怎么重构未来。现在流动性逐渐恢复了,刚才说的那个区间不适合短期内再存在了,全球经济架构重新定义的动荡的大背景下,我们唯有去往阻力最小的方向修生养息——向下。

在一个中期的时间区间内,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

1、较为乐观的区间:3000--3500之间,因为这个区间是最前面讲的上涨过程的第二个平台起涨的地方。说乐观,是因为这个位置还能保持相当的活跃性和流动性,上下的幅度都较为可观,是个非常好的震荡消化区间。如果能稳定在这个区间里面横向运行,既能给予高层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发展新经济、双创环境的动力,也能为未来的稳定过渡之后的经济企稳作为一个跳板,股指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周末收盘3500点,如果先下到3000点附近的话,那会是一个很大的短期风险,在这个时段内,尽早的保持尽量多的现金头寸,只保留一小部分股票仓位,是最好的应对。

因为3000点左右位置是年初的一个起涨平台,这个位置也大概率有一个大级别反弹(也就是3000--3500左右的震荡吧),那么3000左右对舱内股票适当抄底,一路震荡到到3500的过程中高抛,再下来再低吸,如此反复,是一个非常好的逆袭降低成本的策略。

2、较为悲观的区间:2900点至以下。。。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情况,痛苦就在于下去的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类似乐视这样的长牛股,之前的翻倍不都是在3000点以下完成的么?奋达这样的股票之前不也是这么涨几倍的么?新上市的这么多股票里面有没有类似的牛股基因的股票?。。。恐怕痛苦之后会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乐园了吧?大家懂我的意思。

3、有没有非常乐观的情况?可能有,就是从3200再到4000点,甚至超越4000点之上。问题是我不想列出这种情况,因为之前讲过的大逻辑,各种背景和现实不支持这种泡沫的继续产生,如果真的“短期内”(注意是短期内)发生了,我唯一的做法就是“越涨越抛”,除非从国际乃至国内都看到了真正能改变基本面和经济面的好消息和好的预期,否则4200以上不考虑。当下我们以稳定为主,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都要抛弃。

最后对一些个股或者短线的操作进行总结梳理:
1、尽快的留出足够多的现金头寸,减少股票仓位。
2、确保你舱内的股票是你了解的、熟悉业务的、对未来发展有足够依据作为信心的。
3、参考舱内股票的周线甚至是月线指标,或者对股票划出合理的震荡区间,在指数稳定之后进行区间内的低吸高抛。
4、没有信心,少接飞刀。
5、谨慎估值,尽量挤泡沫,来检验自己认可的估值底区域。

至于个股,不是不推荐,而是不能推荐,没法推荐,抱歉。

关于奋达,之前的500亿也好,700亿也罢的估值,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重构的这个中期期间内,我们不要再执拗的单纯去看这个数字。现在是稳定阶段,那就维持一定的仓位,做低吸高抛。。。。直到下一次的真正的牛市来临,终有一天,但总不是现在或者明天。

之所以提奋达,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研究了快2年了,业务熟悉的很,公司质地也真的是很好,仅仅从前复权月K线来看,仍然是活脱脱一个长牛股的形态,我们当然不怕在艰难的岁月里继续的陪它走一段!

当然,除了奋达,肯定还有其他好股票,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向大家推荐!


=========================================================

以上的文字,分析和逻辑都是基于本人的理解和能力,仅供大家参考分享,肯定有很多地方不是很专业的地方或者不专业的名词解释之类的,一方面请专业人士海涵,另一方面请重点关注我的逻辑思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