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贫穷的本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首先说一下诺贝尔奖,授予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从1901年开始,获奖人都是某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是人类的至高荣誉。国内获得诺奖的人有:莫言、屠呦呦(国内比较少,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系,因为我们还在解决温饱,更关心发展的问题,以后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成就让世人公认)

一开始是没有经济学奖的,在1968年的时候瑞士银行成立300年之际捐出了巨额资金设立经济学奖,从1969开始颁发。

过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是高大上的,今年的比较接地气,表彰的是对摆脱贫困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人,更贴近我们普通人。

调查发现穷人极度的偏爱奢侈消费,来证明自己摆脱了贫困,比如说攒钱买个LV的包,办一次豪华的婚礼...甚至有些贫困国家的人在温饱的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却要攒钱买个大电视。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以下,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呢?接下来就看一下诺奖得主给我们的启示。

1.健康

每年,约有5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疾病,而这些疾病本来可以通过廉价的治疗方法预防或治愈的。
贫困国家普遍对疫苗注射、疟疾防御、蛔虫消除等在有援助的情况下普遍做的都不好,后来经过实地调查论证发现,是人们对健康不够重视,援助的方法不合理导致的。穷人普遍重视治疗轻预防,这让他们不但经济更加紧张,身体也饱受摧残。

我们国家相对来说这些方面已经做的比较好了,但是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过量饮酒、抽烟、熬夜、缺少运动等等,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面对的问题。如果不重视健康,一旦出现重大病情,马上无法工作,没了收入,还有一笔重大的医疗费用需要支付,瞬间拖垮一个家庭。

2.教育

调查发现国民每增加一年的受教育年限,就可以为国家带来30%GDP增长,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更容易成为富人,而富人拥有更多资源让下一代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的效应。
平均来说,多度一年书比少读一年书工资高8%,不要小看这8%,如果一个高中生收入是4000元每月的话,一年就是4.8万,那大学生就是6.53万,一年多出1.73万,差距也就这样拉开的。
受教育的质量也影响着人们的收入,往往名校毕业的学生收入会远高于一般学校毕业的学生。

这也是富人和穷人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国家教育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这也是普通人一生中改变命运不多的机会之一,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不仅仅是逼小孩子读书,还要提高自己,给孩子们做好榜样。

3.经济

这张图是一个收入变化的图,我们把今天改成今月,比较容易理解。
常规思维会认为今天收入的增加并不会影响明天的收入增加,是一条直线Q,就是我这个月的工资是5000块,下个月的工资也是5000块,如果涨工资了,变为6000块,那下个月的工资也是6000块,等着下一次涨工资。
而事实上他是一条曲线P,一旦你落入“贫困陷阱”,你今月的收入是A1,对应下月的收入就是A2,因为你没个月需要为了生存而消费,当你的收入无法覆盖消费的时候,即使你下个月工资仍然是A1,但你还要偿还上个月消费的负债,所以你的收入实际减少了,当你意识到你手头上钱变少的时候你不得不削减开支,但依旧无法覆盖实际收入A2的时候,你再下一次实际收入就变成A3了,从此就陷入了“贫困陷阱”,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喜欢过度消费,没有存款的原因,人们一旦习惯某种消费水平的时候是很难改过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穷人越穷的原因。
而反过来就可以看到,当你的收入可以抵消掉你的支出的时候,你就会慢慢的拥有存款,慢慢的不断增加自己的财富。

但是人们发现自己收入可以抵消掉自己的开支,但自己依旧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是个勉强度日的普通人。

这就对金钱使用的使用

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穷人对奢侈品的季度偏爱,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这就是穷人的生活是乏味的,每天为生活奔波,穷人更愿意用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趣一点,变的不那么乏味,如果有一点钱的话,就会去买一包烟,就会去打麻将,就会去和朋友下馆子,如果更多钱的话就会买个苹果手机,买个LV的包,买个小汽车。

可能我们会认为,人们应该把钱存起来,走出“贫困陷阱”,一点一点让自己变得富裕起来,但是这却非常困难,比如说穷人要存钱,那就要少抽一些烟,少下一次馆子,少买一部苹果手机...一点一点把钱存起来,让自己富裕起来,你需要一次一次克服自己的欲望,这需要极大的耐心,而富人缺不需要,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因为这些消费并不会对他的实际收入照成多大影响,富裕的人的耐心更容易获得,而穷人却需要克服很多欲望来获取耐心。

如果穷人克服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财富慢慢累积的话会有什么结果,你就会看到身边那些收入还可以却非常省吃俭用的人,但他们并没有变的富有,因为10万块涨到100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极长的时间,现实中却可能还买不起一套房;而如果富人1亿变成2亿的话就变的不那么难了,年复增长10%的话,只需要7年可以挣到1个亿。

所以人们根本不相信省钱会让自己富裕起来。

我们这里并不是让人们极度的省吃俭用,我们只是希望人们不要过度的消费,追求那些奢侈品,甚至去贷款消费,这些东西只会让陷入陷入贫困,我们还需要摒弃陋习,比如说葬礼,越穷的地方对葬礼支出越高,当地的风俗是活着的时候过的憋屈,死的时候一定要风风光光,不然会被别人看低,其实这对活着的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会让人陷入贫困。

穷人们普遍喜欢风险较高的投资:赌博、彩票、投机、创业...对未来没有足够的耐性,这些投资往往能获得很高的回报,风险却极大,大家对一些成功的案例津津乐道,也成为了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信奉这种成功的方式,往往忽略了幸存者偏差,把一种低概率事件梦想成自己也会如此幸运。

富人们却极度的厌恶风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经历一次重大风险,他们将不再富有,发达国家的富人们非常喜欢买保险,喜欢投资一些传统的稳健的行业。

是不是富人们天生就容易变富?美国有一位畅销书作家--芭芭拉,香港有一位商业大亨--田北辰,他们为了验证富人思维是不是可以让穷人变为富人,都身无分文的去体验穷人生活,他们去扫大街,去做服务员...结果他们发现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怎么让自己变得富有,自己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现在的生活,他们也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穷人维持生活都很困难了,而一次伤病或者一次意外就可以摧毁他的未来,从此陷入“贫困陷阱”无法自拔。

所幸的是,我们国家基本实现脱贫,我们已经处于小康阶段,我现在要做的是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受教育水平,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同时我们要注意积累我们的财富,选择更为稳妥的投资。

女性结婚普遍更青睐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正规企业的男性,可以看出这些工作更稳定,更有保障,更容易让下一代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女性从择偶策略的角度来说比男性更聪明。

我们变得富裕可能需要一次机会,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可以等待这次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防范我们可能会倒回贫穷的风险。投资路上也同样,不要去参与那些垃圾股,懂得稳健仓位和风险收益仓位的控制。

希望大家关注、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