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的养老投资规划#
论等到老了才富有什么用,还是愿意越活越富的。而且多少钱是富,也没有富的标准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时间是稀缺资源,是任何资源换不到的。在我们生命的时间里做值得做的事情,浪费金钱绝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其实问题的背后还是不愿意慢慢变富。可能会有一些动机冲突。这些动机冲突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投资上是都有的。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投资机会A好,投资机会B好,坚定地执行了规划,用了一种机会,就必须舍弃另一种机会。


双避冲突--两种危险回避哪个。投资证券基金有波动,这些波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不投资没有损失,却会被通货膨胀吞噬掉了。

趋避冲突--好与不好的选择。长期投资证券基金复利好,同时却又担心没有了现金流,担心遇到事情拿不出钱了。

双重趋避冲突--性价比的利弊。这点在生活中投资中是非常常见了。比如,是选便宜的普通标的,还是选贵点的好标的。


在投资中,不是投机,而是漫长的数十年的投资中,尤其是做养老金这种退休规划,如果不考虑清楚了这些冲突,没有准备好了,那么是不容易坚持下去的。

即使收益再低,买保险产品能坚持下去的多,是因为按照年金扣除,提前支取会直接损失本金。同样买证券基金,投资时间长了,复利效应才能显现,最起码五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上的时间,穿越几轮牛熊周期,才能看到滚的雪球越来越大。

根据承受波动的能力、做好组合,穿越牛熊周期、取得预期收益,是可以的。这就需要做好资金期限的匹配。这至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观承受波动能力,另一部分是主观资金期限相匹配。长期养老规划必须是至少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甚至是二十年以上的的长期闲置资金。

其次才是客观的。用存量资金做好资产配置,用增量资金做好定投。可以根据客观市场调节仓位。


为了使投资者能够长期投资市场,退休后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中国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推出了,不仅有税收优惠政策,还有五年期的产品中间不可取,除非是满足买房和看病的规定条件,需要买房证明和看病证明。

以债券类型作为固定收益的底仓,以权益类型作为增强,并且有平滑机制,争取达到预期收益。很多养老金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5%至8%左右的水平。

当然,中国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正在试点慢慢推出,养老金有较低的可投入的限额,而养老理财产品可以参与。如果熟悉的投资者可以做指数基金。

我做指数化的投资组合,包括公司组合、基金组合和可转债组合,等等。我做好存量资金管理,即做好资产配置和仓位管理,做好增量资金管理,即做好定投管理,就可以了。长期自己定投到自己的资产配置中。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理财产品也会配置一点点,跟踪一下业绩。

投资理财的过程,做养老规划的过程,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是理生活的过程,理财就是理生活。

像这些不确定的事情,只能做确定的大概率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哪个阶段的预期目标。实际上,预期实现了就会没事干了,如果没有持续的下一个目标,反而会有失败感。所以,人生是需要一个系统,好的系统不是目标,而是可以保持规律性,只要是不出局。对于不确定的事物,不犯错误能够持续,坚持到底,相对出局的人,就已经成功了。越是不确定的事物,越是具体目标,越容易拟合环境,最后绝对会犯精确的错误。

做大概率的事情,用系统搭建好面,把握好面,做坚韧性,反脆弱性,面越大,越具有反脆弱性,也越容易被坚持下来,剩下的只要重复做即可。做养老金规划,以终为始,十年很短,一天很长,天天重复做值得做的事情才是最好的。
引用:
2022-10-17 10:27
#我的养老投资规划# 近期,“个人养老金”话题搜索量暴增。不仅是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养老问题。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