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分析系列(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文梳理完了有关行业及公司的基本情况。这次我们来谈谈,过去还算得上辉煌的历史是否是由强大的护城河所铸造的。我把涪陵榨菜所拥有的护城河合称为“五力”,他们分别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力、全国性的品牌力、口味的粘性力、渠道的掌控力以及雄厚的资金力。接下来进行逐一分析。

一.资源力

榨菜最主要的原材料是青菜头,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产地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两地种植。由于榨菜产品附加值较低,原材料占榨菜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榨菜加工企业远离榨菜原料盛产地,企业将负担较高的运输成本,其原材料成本大大增加,榨菜产品价格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并且,青菜头作为一种蔬菜,收获后如不及时进行加工处理,易腐烂变质。因此限制了榨菜原料盛产地外的榨菜加工企业的发展,所以榨菜行业区域性较明显。但是,一旦制作成包装榨菜,其产品保质期时间长,易于储存和运输。这是榨菜行业的特点,从原料上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垄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单凭一个涪陵榨菜无法消耗涪陵区所有的青菜头产能。因为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榨菜行业年销量为48万吨,其中涪陵地区生产厂家共销售榨菜22万吨,占行业总量的45.83%,而当年涪陵榨菜的销量6.42吨,仅为涪陵地区销售量的29%。另外根据涪陵区官媒报道的数据显示,2023年,涪陵区常年种植青菜头73万亩,产量178万吨,是全国青菜头最大产区。涪陵榨菜2023年销量为11.78万吨,根据公司报道的,青菜头加工成产成品成率大约为3:1,所以反推消耗的原材料青菜头为36万吨,仅占涪陵区青菜头产量的20%。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去有鱼的地方捕鱼,有青菜头的地方做榨菜就好,这样便能打破区域资源垄断了。但是,这样小打小闹还行,想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难度就非常大了。在地方政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地方龙头企业的大背景下,想要在涪陵榨菜的卧榻之侧额外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性,我认为是不大的。

二.品牌力

前阵子我刚看完一本书,里面讲述的是巴菲特通过投资企业,从1亿美金赚到10亿美金的故事。我透过巴菲特所投资的企业,发现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独特且深入人心的品牌力。能牢牢占领人心智的品牌价值非常强大可以说品牌是价值的缓冲垫。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市场中的不利因素,即使遇到不好的天气,其情况相较于没有品牌优势的公司也会要好一些,从而能增强公司的确定性。除非遭遇到质量等问题而受到毁灭性打击,使得品牌顷刻间轰然倒塌,譬如三聚氰胺之于三鹿。

我个人把品牌分为三类。

一流品牌是属于没它不行,也被巴菲特称为一种“无法回避的事物”。通过获取该品牌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大幅提升人的优越感,能体现出自己与他人的等级,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有着强烈发朋友圈装逼的冲动。你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如此高的情绪价值了,那么你的价格自然少不到哪里去,甚至消费者都希望你能高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他人拉开差距。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很高,而且确定性相当大。代表企业有茅台、LV等。

二流品牌是通过在极其稳定的行业赛道耕耘良久,从而根基庞大。存在着广大忠诚的消费者群体,拥有一定的客户粘性,能具备一定的提价权。这类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都还行。代表企业有可口可乐海天味业等。

三流品牌是通过规模效应而形成低价、高周转的商业模式,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这种模式往往需要精打细算的管理层,对管理层的要求较高。此类模式下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往往较高,从而难以提价,一旦价格上涨就有可能造成需求的锐减。因其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所以往往容易陷入价格战的血海之中。这类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主要靠周转率。代表企业有Costco

好了,让我们再把视角聚焦到公司IPO上市时,关于如何去打造品牌力的战略。公司在招股书这样写道:

榨菜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原材料竞争等方面。榨菜属于快速消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榨菜单位价格较低,榨菜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忠诚度的提高可使榨菜加工企业获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榨菜加工企业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品牌塑造和产品质量提高……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等。信赖名牌,消费名牌产品,已是一种趋势和必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品牌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塑造一个知名品牌,既要投入大量广告费用,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新进企业在短时间内与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竞争将处于不利地位……未来,随着消费水平的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和品质重视度提高,市场竞争不断规范和新产品更新换代,榨菜行业中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高、规范化运行的企业将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层的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不断向上打造品牌效应,从而获取品牌溢价,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大更稳定的生存空间。他们是这么说的,他们确实也这么做了,连续多年坚持在央视播放经典的“乌江”系列品牌广告。从而使得“乌江”品牌在全国深入人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到榨菜,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乌江。2016年,根据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委员会发布的“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乌江榨菜排列第347名,品牌价值高达100.98亿元。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嗯...总之就是品牌力在榨菜行业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但这也只能归于我上面总结的二流品牌这一类,毕竟榨菜吃不出来什么优越感。

三.粘性力

就餐饮行业来说,有时候厨师为了保证菜品的口味,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品牌,这样根据以往的经验放佐料时,能保证自己出手菜品的口感。同样,当人们习惯于一个品牌的榨菜口感时,往往就习惯于多次重复购买这一品牌的产品,形成一定的口味粘性。

四.掌控力

依靠20多年榨菜生产经营积累,公司已拥有3100多家一级经销商客户,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近三百个地市级市场,一千余个县级市场,公司的产品遍布大到全国各大知名连锁超市和各级农贸市场,小到城乡的便利店等零售终端,这些毛细血管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而且公司对于渠道的话语权非常高,先款后货,应收账款所占比例极小。近几年只有2023年为照顾部分经销商资金需求,应收账款余额到达1千万,占当年营收0.4%。若非没有强大的品牌以及盈利能力作为背书,就不会有对渠道如此强大的掌控力。对于一般的竞争者来说,就算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强大的经销体系,无法完成全国性的销售。在公司2010年IPO上市时,华南地区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销售大区,多年占比高达45%以上。经过多年的持续耕耘,华南大区虽然还是销售榜大哥,但已被其他大区分权,在25%上下波动,经营风险有所降低,也体现了其全国化布局能力。

五.资金力

公司经过多年深耕,拥有强大的资金能力,没有一分有息负债,经营态势十分稳定。并且,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可以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份、债券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寻求资金支持,这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钞能力。譬如公司就曾在2021年通过增发从资本市场获得了33亿元的资金,其募集的资金量相当于另一个涪陵榨菜。试想竞争对手从哪弄来这么多资金,光靠慢慢累积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竞争对手拿钱砸进来,也会慎重考虑自己面对的是在这个行业内怎样一个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