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科技 vs 科技的保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Originally from FTT,by Alloy’s GM of FinTech

荐语:

Insurtech 是一个比较早期的“产业互联网方向,众安在线还可以,水滴还没验证自己,Lemonade则几乎已经被证伪。巴菲特买银行股和保险股很多,因为现金流多,能不断投资保持竞争力,传统玩家生命力很强。上一波Insurtech本质还是在卖保险产品,AI已经用来获客和理赔已经被证伪,而且精算能力还比不上传统玩家;新一波Insurtech Infra公司变成了SaaS公司,有机会错位竞争。保费占了全球GDP的7.2%,我们正处在下一代保险产品的早期阶段,但是需要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

一、基础设施为什么关键?

从消费者金融科技的经验看,Stripe、Plaid、Marqeta、Lithic、Alloy等产品花了3-4年的时间建设了比原有基础设施好10倍的产品。然后我们观察到了建立在这些产品之上直接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产品。Unit、Treasury Prime、Sila、Apto等 Banking as a Service产品出现造就了新一批用户产品。疫情以来FinTech产品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的积累。保险市场可能经历同样的周期。

二、上一代Insurtech公司犯了什么错?


第一波Insurtech公司试图用D2C的方式聚拢消费者和商业合作伙伴,比如 Coverwallet、Hippo、Lemonade、Root、Metromile、Next等。尽管它们取得了一些成功,二级市场对它们并不友好——Lemonade 250亿美元市值(上市以来-40%),Hippo在15亿美元左右摇摆(-80%),Metromile被Lemonade 以5亿美元收购(-80%)。

D2C并不能为驱动增长。事实证明传统的保险公司(All State、Geico、Farmers、Progressive)的品牌+经纪人模式是相当强大的护城河。因此上一波Insurtech要么和传统公司合作来增加需求导流(降低CAC),要么得拓展产品线(增加LTV)。传统玩家完全没被拖入泥潭。

三、未来方向是什么?

保险是一个分拆起来很难的方向,有非常多的链条和环节:

保险许可

给客户报价、签署承诺书

保费支付和保费融资

理赔

承保的数据收集、清洗和分析

……

针对每个环节,我们在看到第一批基础设施公司正在出现:

许可:Agent Sync(保险API,1400万美元ARR,12亿美元估值)

报价和承诺书:Herald(小企业买保险API,800万美元seed)

支付和融资:Ascend(商业保险BNPL,550万美元seed)

承保数据:Planck(保险数据分析平台,2000万美元新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