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的衡量标准【证券分析坐标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我设计了三个估值法用来衡量公司优劣,还有三个公式反应财务基本面情况,并以进行评级,在此统一解释,方便在分析文章中不再赘述。

一、 定义成熟公司估值法:(市值-(总现金-带息负债))/三年平均扣非利润=衡量参数。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按照过去三年的平均利润,扣除账上现金和带息负债的影响,需要多少年赚回市场价值。

其实就是优化后的市盈率,这个公式的优势,一是在于扣除了现金和带息负债的影响,有利于发现经营稳健的公司,他们的特点是账上现金多,欠钱少;二是在于用近三年的利润,可以平抑市场波动。

这个公式的劣势在于,只适用于成熟型、稳健型、保守型、稳定型的公司,无法甄别爆发性增长的公司。

衡量参数为负数的,定义为第零梯队T0,标准的资产隐蔽型公司,他账上的现金都比市值还多,理论上几乎没有风险。

衡量参数在0到10的,定义为第一梯队T1,

衡量参数在10到20的,定义为第二梯队T2,

衡量参数在20到30的,定义为第三梯队T3,

衡量参数在30到40的,定义为第四梯队T4,

衡量参数在40到50的,定义为第五梯队T5,

衡量参数在50以上的,则不再纳入考虑范畴。

二、 现金流估值法:现金收益率=自由现金流/市值,其中自由现金流=五年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五年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收益率当然越大越好,我们可以定义大于25%为T0,20%到25%为T1,15%到20%为T2,10%到15%为T3,5%到10%为T4,0到5%为T5。

三、 成长股估值法:十年复合增长率*自由现金流/市值*100

这个公式既涉及利润增长率,又涉及自由现金流,还有市场价格衡量。复合增长率越大越好,自由现金流越大越好,同一条件下当然市场价格越便宜越好。

因此这个值越大越好,我们可以定义大于2.5为T0,2到2.5为T1,1.5到2为T2,1到1.5为T3,0.5到1为T4,0到0.5为T5。

四、 稳定性评估法:过去十年中利润下降最大的那年利润/前三年的平均利润=稳定性。

这个公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发现公司近十年发展中,变故最大的那一年是什么时候,一次可以专门看当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同时可以看到该公司董事会的发展理念,是否喜欢大跨步式的发展,当然步子大了容易翻车。

同样的稳定性大于0的,定义为T0;-20%到0的,定义为T1;-40%到-20%的,定义为T2;-60%到-40%的,定义为T3;-80%到60%的,定义为T4;-100%到80%的,定义为T5。

五、 衡量资产价值的公式:市值/(流动资产-总负债)=营运资产比

这个公式是更苛刻的市净率,因为这个公式的含义是,把公式的非流动资产价值直接记为0(参考《聪明的投资者·第十五章》),它的值越小越好,市值比例越小越好,流动资产越大越好,总负债越小越好。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流动负债小于总负债,其值为负数,反而是不好的情况,因为已经资不抵债了。

我们可以定义0到1为T0,1到2为T1,2到3为T2,3到4为T3,4到5为T4,5到6为T5

六、 衡量财务稳健性的公式:三年平均利润/财务费用=保障倍数

这个值越大越好,但是要区分,如果三年利润均为负数,则要排除掉;如果财务费用为负数,说明公司具有很多银行存款,光利息都能覆盖掉财务费用,还有多余。

我们可以定义小于0为T0,大于25为T1,20到25为T2,15到20为T3,10到15为T4,5到10为T5,0到5为非常危险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