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投机主义设计师111: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试着回答。
1,区分品牌和产品。茅台有不同度数,不同品名;可口可乐真的只有可乐了?可口可乐的饮用水业务占比蛮大的,有多少个品名?可口可乐饮用水业务的商标可不是可口可乐。
2,平台型公司先发优势很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携程,竞争对手抄着携程的作业活着不错,但永远只能老二,而且规模会差不少。再想到的是网文龙头起点小说,资本不断砸钱挖网文顶尖写手,两轮六年过去,起点规模吊打别的。一句话,同个行业消费者心里最多只能装下两个名字,哪怕是电商,淘宝拼多多京东很少有三个雨露均沾的。
3,泡泡玛特的布局。粉丝运营这块我没关注,我不懂,我说说泡泡玛特跟顶尖艺术家的沟通。
(1)产品设计沟通,如果有看过王宁的演讲视频或招股说明书,泡泡玛特团队配合顶尖艺术家,记住是配合。
(2)办潮玩站,挖掘新锐。
(3)策划画展。
(4)办线下粉丝签售会。
从公开资料看,泡泡玛特团队确实是在给艺术家做服务。
小孩子才想着挖人容易,泡泡玛特在全方位提升艺术家的服务(待遇)。
4,泡泡玛特未来可能的问题在哪?(1)ip及运营本质是内容,只要是内容,必然有新的挑战性,庆幸的是泡泡玛特具备了先发优势(签约艺术家),但未来会有新锐产品不断异军突起;(2)未来的营收增速会出现下降。营收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得承认只有不大的部分青年人会是泡泡玛特的消费群体,群体的消费金额未来会遇到天花板,到时得开辟第二增长曲线,那估计三五年后。
$泡泡玛特(09992)$//@投机主义设计师111:回复@快乐的KC:饮料白酒,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是它的品牌本身,可口可乐,茅台就代表这个品牌全部;而molly、dimmo这些,消费者的认知是泡泡玛特吗?消费者的认知是它的ip本身,这些ip是艺术家的创造,并不是泡泡玛特的创造,泡泡玛特作为艺术家平台,除了先发优势,还有别的吗?这些艺术家未来有更好的平台,会跳槽吗?$泡泡玛特(09992)$
引用:
2023-06-27 10:46
$泡泡玛特(09992)$ 最近看到大苹果的飞飞抨击泡泡玛特的模式不具有成长力,我认为下这个论断为时尚早,作为盲盒的泡泡肯定有厌倦的时候,但作为IP运营的泡泡其生命力会相当持久,目前御三家molly,dimmo, skullpanda都发展的蛮好。泡泡的核心用户画像是Z世代热爱表达自我的新新人类,只要稍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