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仍被低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3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英伟达,市场还是低估了?今天CEO黄仁勋接受了Yahoo Finance的采访,透露了关于公司的更多信息。各大投行在财报后发表了看法,我们就来通过这些来把握一下,未来英伟达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首先来看黄仁勋的采访。在采访中,黄仁勋就表示,Blackwell是AI领域里面的一次巨大飞跃。我们现在的大模型已经达到2万亿的参数,而模型的大小,也就是参数的数量每6个月就翻倍,而算力的需求,根据模型的大小和他们所消耗的数据,每6个月翻四倍。所以这些数据中心能不能承载这么大的模型,提供这么大的算力,很大程度上就依赖我们公司的技术。这番话一方面反映了当前AI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另一方面也变相的在说,英伟达未来的需求不成问题,所有AI的企业都需要我们,再次强调了英伟达芯片当前供不应求的情况。

那么主持人就问,英伟达有没有办法提升供给来应对这个情况呢?黄仁勋给了一个比较绕的回答,但基本的意思是说,基本没办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他指出,即使在宣布Blackwell之后,前一代的Hopper芯片需求还上涨了。这就说明需求有多强劲,人们想要马上就用上这些数据中心,开始赚钱开始省钱。而从供应端,他则说,我们并不是在做GPU,也不是芯片,我们其实在打造AI工厂,一个AI工厂有GPU,有CPU,有很复杂的记忆存储,整个系统很复杂,各种开关和连线,更别说要运行这个工厂所需要的软件了。这些AI工厂才是我们产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我们又可以将其拆分,让客户们在可以在任何形式的数据中心里面使用。所有的部分都很复杂,因为我们在打造世界上最复杂的电脑,所以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面临短缺。

采访也提到了推理Inference。黄仁勋就说Blackwell也被设计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很快推理的产品。原本推理只是识别东西,但现在更多是生成东西,比如你每次问ChatGPT问题的时候,它的回答就是生成的,而生成技术是一个全新的复杂技术,需要更高的性能。主持人就问随着我们从AI训练转为AI推理,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各类自研芯片可能会更具优势,这会对英伟达有什么影响呢?黄仁勋回答道,推理原本很简单,但现在不一样了。生成式AI基本上都在做预测,预测下一个字符,预测下一个像素,而要给出一个好的回答,AI需要理解背景、理解意图,这就需要记忆,所以记忆的部分就变得非常大。生成的速度也要很快,一张图片有很多个像素,推理一件事需要很多字符,所以生成式AI比原本的推理复杂100万倍。正因为复杂,所以他对于英伟达在推理芯片市场很有信心,现在绝大部分数据中心的推理都是英伟达在处理,他预计这种情况还会继续。

黄仁勋还说,AI的需求不只是来自云服务提供商,其他企业也会显著增长。他举了三个例子,在消费者端,有Meta提供Llama3,给到所有的App上,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还有生物医药方面。财报中,CFO就提到汽车行业是数据中心业务里面占比最大的领域。黄仁勋就说,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遥遥领先,未来每辆车都需要有一定的自驾功能。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用视频训练这些模型是最有效的方式,以前我们会用标记过的图片来训练。视频的数据量就要庞大很多,而且这也是模型了解物理世界运行的方法,比如说Sora, 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就是通过大量视频了解各种物体应该有的运动轨迹。这也是多媒体AI模型未来的趋势。

高盛在昨天财报后,就上调了英伟达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改为1200美元。公司认为,英伟达接下来一些列的新产品,比如H200,B100,GB200等芯片会持续支持公司数据中心的增长。他们预计,未来三个季度,数据中心将会实现10%-15%左右的环比涨幅。公司的客户群体也在扩大,大型云服务商在这个季度的营收占比跌到了45%左右的区间,低于上个季度的50%以上,也就是说其他的客户在迅速增长。高盛认为投资者对这样更多元化的营收结构会保持积极的态度。

汇丰银行则认为,英伟达2026年的增长也有保证,表示市场仍然低估了公司的技术优势,其中NVL服务器架构以及GB200平台的技术优势会给数据中心增长提供最重要的驱动力。汇丰维持1350美元的目标价,距离现在还有30%的涨幅。

阿吉认为,短期来看,英伟达的财报,还有管理层的说法,基本上打消了投资者对于公司产品过渡当中可能存在需求空档的担忧。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前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未来业绩还会持续上扬。而从一个更长期的角度来看,这次黄仁勋的采访则表明公司在推理芯片领域也非常具有竞争力,未来随着AI技术逐渐成熟,这部分的业绩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是带领英伟达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同时采访中也解释了为什么芯片的需求会这么高,给予了我们长期投资者更多的信心。整体来看,我认为只要公司供不应求的状态还在继续,未来的股价就会在业绩提升之下有积极地表现。最主要的风险则包括,华尔街对于英伟达的业绩有过高的期待,还供不应求的问题减弱。这需要我们投资者持续的关注。

全部讨论

05-24 10:01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