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53回复:120喜欢:17
先将我的思考和想法说说当做抛砖引玉:
行业逻辑:国家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行业写进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同时对待中药的集采也远比化药温和许多,行业发展前景似乎不错。
估值方面:虽然很多中药企业从去年开始估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除了片仔癀 其他中药整体估值不算太贵。
挑选三家企业的逻辑:
$济川药业(SH600566)$ 近十年平均ROE在20%以上,PE PB 估值百分位都不是很高,近十年分红稳定。中药产品方面也有自己的配方单品。
$白云山(SH600332)$ 虽然近十年平均ROE只有10%多一点,目前PE 13 PB 5估值极低.近几年利润和营收都排在中药企业前列,同时商业模式是大医药➕大商业模式。
$同仁堂(SH600085)$ 目前估值百分位较高,但是百年老店品牌影响力比较大,而且有牛光安宫丸大单品.而且部分产品明年有提价预期
我的问题是如果要从这三个里面选择一个以至少十年为期进行投资选那个更合适,请各位大神能够用数据帮忙分析拆解一下[惊呆][可怜][拜托]@一MAN @只买消费垄断 @终身黑白 @都江堰都教授

全部讨论

2023-06-24 11:25

白云山,虽不是一块金矿,但至少是一个底部业绩有保障的烟蒂,但就单纯情绪上的估值修复,也有个1倍的想象空间吧,至于结果怎么样,就交给时间验证吧!很看好白云山抗老抗衰的拜博士,7年技术研发、3年临床试验,公司与加拿大生物皮肤研究室、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室及拜博士科研团队多方联合,结合最新生物科技研究成果,白云山拜博士系列抗衰产品终于得以上市!女人最怕衰老,这个一旦成功是超级蓝海!
关于白云山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王老吉还有没有增长?就消费场景而言,王老吉主要用于节日用餐、火锅用餐,单价不高,口感尚可,虽然普通消费者不会每日购买其重复饮用,但是出于对凉茶市场的品牌识别度而言,王老吉这款产品占比消费者消费支出较小,家庭逢年过节还是家庭必备的,相信只要中国人的聚会不停止,只要王老吉的运营不出大问题,王老吉的业务至少仍然会跟随GDP稳步发展的,而这一项也会每年稳定的给企业带来10亿元的现金流。至于刺柠吉、荔小吉、龟灵膏这些产品,至少在成为明星产品之前,现在看不出什么大的竞争优势。所以,王老吉这块13亿元买来的牌子,只要管理层别糟蹋了,躺着吃老本还是有的一吃的,毕竟多年来打下来的消费者心智,是不会轻易易主的,想想王老吉品牌,也曾是估值1000亿元的品牌。当然,如果加多宝能够继续萎靡下去,蚕食其份额的话,那也是意外之喜。第二,金戈在专利到期、竞品涌现的背景下,还有没有高增长?作为一款2014年上市的ED类药物,短短8年间销量从290万片增长到如今的9800万片,4000多玩营收到如今9.8亿营收,市占率超过辉瑞万艾可(伟哥)成为市场销售冠军,其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虽然齐鲁在集采中把价格杀到2块多一片,但是,作为一块隐私性极强,消费者更注重疗效的产品,普通消费者真的敢吃下去2块多一片的壮阳药?虽然我没吃过,但我总感觉出于一个朴素的认识,在服务于性冲动的内服药品中,便宜肯定不是首选项。对比价格更高的伟哥,相信金戈需要的不是与其他竞品去竞争据说每年36亿元的ED市场,而是进行消费者培育,将对金戈的认识从药物变身保健品、甚至是必需品。真如此,那么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国假如有1亿人每年服用1片,就是10多亿的收入。但是,白云山团队的营销能力,确实不敢让人做如此假设,而且是对于处方药。但至少,我相信金戈的高增长,一定还会持续,不看数据看常识,中国男人会为了性享受而去为这款产品买单吗?相信只要消费者培育做好了,所谓的需求,就是供给引导的。至于白云山制药总厂和康乐园的利益分配问题,相信迟早会有定论的,毕竟当年的加多宝VS王老吉大战,历时多年也最终得以解决了。第三,大商业板块到底是鸡肋,还是竞争优势?18年并表医药公司后,小白最大的变化就是营收瞬间变大,但毛利率同样被拉到很低,每年300多亿的医药流通贸易几个亿的利润,企业之前说要分拆上市出去,今年6月份又中止了,搞不清楚这战略是什么个情况?很多股友认为大商业毛利太低,是拉低小白估值的重要原因,但是毛利率低,资金密集占用大就一定是劣势吗?沃尔玛的毛利一样很低,而超低的毛利率在竞争者面前反而恰恰是优势,毕竟这种砸钱挣点辛苦钱的生意,又有几家愿意做呢?同时,它带给小白的整个华南市场医药流通渠道上巨大的渠道资源、铺货能力和议价能力,想想医药产品要进入巨大的华南市场,又有几家能够绕的过广州医药?所以我想,大商业既有明显的缺点,也有额外的优势,算是优劣抵消吧!至于其他的普药产品,感觉滋肾育胎丸销量还不错,其他的产品在京东大药房上,爆款不多、竞品不少,毕竟是普药,门槛不高但疗效尚可,老牌产品了医生也愿意推荐、患者可以自备,但数年来营收、毛利并无明显增长,但是没有明显下滑,成长性不足,但是现金流尚可,属于吃老本行业。看华佗再造丸之类的产品,能否被营销成爆款,但小白家的营销能力确实一般般,相比当年的加多宝团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目前看大南药板块没什么大发展。总结一下,就是成长性不足,稳健性有余,现金流稳定。同时分析近10年来资本开支和成本分析,规模上没有经济性,变动成本为主,但好在不需要大的资本投入,属于躺吃老本型。唯一的进取心就是14年退出的金戈了。

2023-06-24 10:50

推荐白云山。
第一,从行业过去的走势看:白云山所在中药行业从2015年到2020年足足跌了五年,指数腰斩,最近2年开始走出上涨趋势。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也是跌出来的。
第二,从国家政策支持看: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扶持中药行业的发展(包括中药支付纳入医保、县城设立中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相对西药中药受集采政策影响更小等)。在A股这个政策市,政策的长期大力支持,永远是最大的利好!
第三,从未来发展大势看:说到未来最确定的大势,老龄化和少子化无疑位列第一。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浪潮冲击下,中药在内的大医药医疗行业,是少数几个不会受到冲击而萎缩的行业。在老龄化的长期趋势下,医药需求会持续爆发,中药具备调理慢性疾病的优势,其市场空间巨大。
第四,从个股市盈率来说:白云山的市盈率PE目前非常低,A股PE(TTM)才10倍出头,港股白云山的PE(TTM)更是只有8.2倍!具备十年10倍股第一个必要条件中的第一个隐含前提,即现阶段PE足够低。
第五,从行业地位和盈利能力来说:白云山是中药行业龙头股,近年营收和净利润都位列行业前列。
第六,从企业竞争力和护城河来说:白云山旗下12个中华老字号,包括陈李济、潘高寿等知名的百年老店,旗下王老吉品牌更是家喻户晓,在凉茶市场市占率超70%,妥妥的垄断地位。
第七,从业务多元化和未来前景看:白云山旗下子公司非常多,业务也十分多元,共分大南药(包括中药和西药)、大健康(王老吉凉茶、刺柠吉、荔小吉等新品饮料)、大商业(低毛利的医药流通)、大医疗(口罩、防护服等)等4大业务板块,产品极多。
在中药行业,业务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原因在于中药行业本身细分子行业非常多,这意味着单一子行业的市场空间很有限,企业要想发展成万亿级别的巨无霸企业,走强生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云南白药、片仔癀也都在走“中药+日化大健康”这条路,云南白药搞出了牙膏,片仔癀在大力发展化妆品业务,连痔疮膏龙头马应龙都做了口红。
白云山的多元化业务布局,为其发展成为中药行业巨无霸企业,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2023-06-24 10:39

既然楼主是冲着十年去的,我们把一些关键点量化一下在看。
1.10年存活,三家稳定性都还不错,就目前预期均可存活,统一得1分。
2.未来预期,未来注定是老年化社会,生育下降,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从这方面产品来看,同仁堂领先0.5分得1分,另外两家0.5分。
3.营收白云山216亿,同仁堂51亿,济川药业23.88亿,归母净利润白云山19>济川6.7>同仁堂5.2。在这一方面打分,济川0.9,白云山0.7,同仁堂0.5,白云山走的路子不同并不能完全对比,但同仁堂这点远远不如济川。
单从这三项,同仁堂1+1+0.5=2.5,白云山1+0.5+0.7=2.2,济川1+0.5+0.9=2.4。
综上个人推荐同仁堂,另一方面也提醒楼主,同仁堂跟济川都是中药概念药品收入,但白云山收入大头在金戈和凉茶周边产品,只从中药方面考虑,有失偏颇,仅供参考。

2023-06-24 10:04

片仔癀。
片仔癀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非常的优秀的,首先来说,公司处于我国传统的中药行业,且占据及其稀缺的麝香资源,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上天给了一个好饭碗,天生的竞争压力比较的小,这是公司能够持续赚钱的保障,第二,公司的片仔癀产品不仅有着良好的疗效,还有着稳定且忠实的客户群体,产品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且需求人数缓慢增长,第三,公司属于轻资产类型的公司,公司所获得的的利润大部分都可以转化成自由现金流。
生意特性主要考察的是这门生意赚钱是否轻松,对于片仔癀来说,拥有片仔癀系列产品就是相当于拥有一台印钞机,并且具有很高的客户粘性,虽然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大了扩张的边际成本,但是公司可以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通过适当的提价转移给消费者。

2023-06-24 10:11

G IC(管理资产超千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调研白云山了,这机构厉害.

厉害,这么多选同仁堂的。
要选也选同仁堂科技,才十倍市盈率。
我选白云山。
中药集采,+西药集采即使把利润打没了,但是大商业流通+王老吉+金戈利润也有30亿。目前港股300多亿市值,十倍市盈率出头,也是安全的。参考东鹏特饮都500多亿市值,王老吉年利润比东鹏特饮多。
中药西药利润不会归零,但是肯定会受集采影响。
但是白云山有很多未来要申请的专利,以及在研药物,可能形成新的大单品,其产品研发能力,比同仁堂强。
比如近期上市的刺柠吉,已经10亿+。铁马销售也不错。
白云山的优势是产品线丰富,年利润绝对额多,40多亿,钱多好办事,同仁堂才10几亿。而且营销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不如白云山。
比如同仁堂也搞凉茶,市占率很低。白云山的华佗再造丸,销量还是很不错的。
一个年赚40亿市值350亿一个年赚15亿市值700亿。
一个在京津冀一个在珠三角。
两个未来都会做大,到200亿利润6000亿市值。
$白云山(00874)$ $同仁堂(SH600085)$ $东阿阿胶(SZ000423)$

2023-06-24 11:47

对于三家公司的选择,我的看法如下:
济川药业:ROE 高且稳定,股息也不错,估值不高,这些特征属于价值型股票,适合长期持有。但是单看财务指标,近年来营收和利润增速都不高,中药产品线也没有哪款非常出彩的单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白云山:ROE 虽然不如济川药业高,但近年来业绩表现更好,营收和利润都稳步增长,且估值极低。采取大医药和大商业的模式,规模优势更强。但是低估值也意味着市场看好度不高,转型执行风险更大。
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最大,也有安宫丸等单品支撑,但估值相对更高。有提价预期,利好消息可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
如果追求稳定价值,济川药业可能更合适;如果更看好业绩成长,白云山值得考虑;如果着眼品牌和单品,同仁堂也不错。但考虑到 10 年投资期,济川药业和白云山由于当前估值较低,则有更大的升值潜力,这两个选择会更为合理。
选择一家公司投资 10 年,不仅要看财务和估值,也要考虑其产品线、商业模式和未来成长性。济川药业和白云山在综合考量后,风险回报特征可能更适合长期投资。但无论选哪一家,都要关注其后续发展和面临的变数,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2023-06-24 10:52

看好片仔癀,三年一倍,五年三倍,八年十倍。

我首选白云山。首先,体量足够大,品牌影响力强,国企安全可靠;其次,价值低估,PE、PB足够低,十年不涨底部积累的能量比较足;再次,发展空间比较广阔,国企改革提高经营效率,新的智能产线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众多老字号品牌力提升,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新产品有序培育形成新的发展动力。白云山的前景是光明的,投资的预期效果是比较确定的。

2023-06-24 13:35

中药股里白云山H,同仁堂科技的估值比较低。
白云山A,同仁堂等都是属于较好的品种。
广誉远相对而言,股价的弹性较大。